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凸显"以人为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又是大学落实现代教育理念的必然选择,也是由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决定的.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在环境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和校园精神的建设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2.
美国等发达国家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我们思考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很有其借鉴意义。美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有:更加尊重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大学多元文化的交叉与融合及更加强调和重视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亟待转型:从"学校主导"向"学生主体"转变、从"文化统一"向"多元交叉"转变、从"注重传统"向"强调创新"转变及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为此,我们从树立理念、提高热情、重视社团建设和推进社会实践活动等角度,提出自己关于推进我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马建国 《考试周刊》2013,(3):156-156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通过对校园物质环境、精神传播、学习氛围及校园规章制度的建设,在无形中引导学生思想,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道德文明等。校园文化包含了办学理念、精神文化及人才培养方向的确立,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从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学校园是培育人才的地方,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有直接的制约作用,校园文化从学校产生之时就早已存在,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完善,大学校园文化成为引人注目的话题。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对校园文化及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感觉到,要充分认清校园文化的特征,它绝不等同于搞几项活动或举办几次讲座,必须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整体规划中,它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高校要结合自身特点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学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校园文化建设的四个维度为主线,即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分析理工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在通识教育理念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朱芳转 《文教资料》2011,(21):80-82
育人功能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本体功能。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构建活跃高雅、上进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作者以思想教育、文化艺术、学术科技、社会实践、学生社团等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庄惠芬 《教育》2013,(7):48-49
学校是传播知识文化的重要场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学校主题教育活动,运用新型教育观,形成教育新机制,创新人才就能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之中得到熏陶和培养。为此,探寻育人新机制,张扬能人主旋律,提升文化品味,探讨创新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构建适宜的创新环境对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创设"显性"校园文化平台视角出发,探索教育新机制,努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刘连启 《教书育人》2012,(21):96-98
高校是社会文化重要的集结地和发散地,建设好校园文化对于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意义重大,对促进高校及社会和谐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徐州工程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校,以培育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秉承"格物致知,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从显性与隐性两方面分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提出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部分高校过分强调校园硬件设施,忽视校园文化内涵,网络对大学校园文化的消极影响,部分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等。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产生的原因:社会环境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学校领导个人意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等,以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一、校园文化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是相互联系的作为校园文化就是要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园风气以及传统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创新教育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学生思维敏捷,感情丰富,兴趣和爱好广泛,精力充沛,喜欢活动,但思维  相似文献   

11.
客家人在艰苦的迁徙过程中,吃苦耐劳,开拓奋斗,营造了自己美丽的家园,形成了"吃苦、忍耐、创造"的客家精神。"屯垦戍边"的兵团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艰苦奋斗,扎根边疆,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戍边奇迹,形成了令人崇敬的兵团精神。两种移民,目的大不相同,却有许多相似的"生存"历程。本文拟对此作简要分析,以表达对兵团人与客家人的崇敬。  相似文献   

12.
按照先进文化要求构建大学校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校园文化必须按照先进文化的要求来构建,这不仅符合校园文化的发展,也体现了先进文化的本质。按照先进文化要求来构建大学校园文化必须遵循超越性、主导性和民族性原则。构建大学校园文化,在目标上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在内容上要塑造学校个性,在主体上要实现全员性,在形式上要注重系统性,在外部环境上要保持开放性。  相似文献   

13.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第一文化与第二文化的动态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如何进行?对广大的外语教师而言,这是个难度很大的挑战。文中在对我国目前使用的大多数外语教学材料中文化因素进行简单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首先在语言材料上出现了两种文化的失衡,进而提出为培养跨文化能力,第二文化习得固然重要,但不能忽略第一文化的学习。而且,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在外语教学文化教学中,应有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使两种文化保持动态平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纵观中华文明的历史,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正在于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中,在于它的多元性和包容性。福州作为历代福建省首府,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对全省起到了引领和辐射作用,并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闽都文化。闽都文化对中华文化的主要贡献,一个是在宋代,开闽学先河,承理学南传、成理学重镇。另一个是在近代,禁烟拉开中国近代史序幕,《瀛环志略》迎来中国社会启蒙时代,《天演论》开启中华民族心智,有力地推动中国近代社会向规代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和创新文化,是我们党在文化发展理念上的重大创新。我们既要看到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共同性,又看到它们的差异性,使之在实践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努力建设先进性、和谐性与创新性有机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16.
在廉政文化建设方兴未艾之际,对廉政文化的阐释林林总总,或窥斑见豹,或借古喻今,考察的视角不同,则观念各异,但如果缺乏全面、系统的学科概括与分析,难免会有失偏颇、流于肤浅,甚至形成误导。“廉政文化的文化学透视”正是对廉政文化进行理性思考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7.
高层次、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依托源远流长、内蕴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标本和缩影,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性。充分利用资源的优势,将徽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搭建传播平台,开展社会实践,构建丰富活泼的校园文化生态,推进传统文化的永续传承。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化是网络技术与文化的一种新型整合,它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精神性的文化形态.作为后现代文化的典型代表,网络文化彰显了视觉的中心性,表明了图像的转向,宣示了文学的退场.在网络文化里,文字本身亦正在日益变成图像,人们的观看行为就是一种读图行为.网络文化实质上就是一种图像文化.  相似文献   

19.
运用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等理论对当代文化进行分析,揭示出通俗文化与精英文化在文化这个大的范畴中由原来的对抗走向相对的融洽.  相似文献   

20.
文化身份与保护文化多样性 --从怒江开发的讨论说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文化身份的认同在全球化时代显然已成为非常尖锐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人类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兼顾,而且也必须做到人口、资源、环境各方面的兼顾。即不能不顾环境进行掠夺性的发展,也不能以环境问题为借口,无视人口发展的正当要求。当我们完美的环保主义进化到要把人类文明的范围,扩大到全部生物物种和整个世界的时候,我们至少应该保留对我们同类中的弱势群体的同情心,特别是对现有贫困地区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决不能视而不见。文化身份不仅仅是一个认同的问题,它也包含着重新建构的问题,即如何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