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新闻工作提出的要求,是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新闻单位必须承担的重要职责。做好热点引导需要把握几个问题。一、准确认识社会热点,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什么是社会热点?怎样准确认识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我认为,准确认识需要把握好以下四个观点:  相似文献   

2.
热点,是公众的热切关注之点.是公众议论的集中之点,热点问题是上上下下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它往往是诸多矛盾的结合点.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热点问题的范围极广,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诸多领域,还时常会涉及一些敏感事件.在热点新闻的报道上,存在着一个如何引导的问题.热点问题往往是新闻舆论引导中的难点,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因此,新闻工作者完全有必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热点新闻引导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王雪桥 《新闻传播》2010,(8):100-100
热点问题多为敏感问题,错综复杂的难点问题。因此,对热点问题报道,必须加强引导,使之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引导是一门艺术。热点问题报道引导的关键是把握“度”。  相似文献   

4.
抓好热点问题的报道,不仅仅是党报的重要任务,也是专业报的应尽之责。首先,这是由报纸的使命决定的。我们的舆论工具,都应该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让积极向上的舆论占据受众的心灵空间。而热点问题是公众的关注之点,抓住热点问题的引导,是抓好舆论导向的关键环节。其次,是由新闻规律决定的。当前,报业竞争激烈,如果对公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下闻不问,势必会让读者失望,以致失去读者。因而不妨这样认为,热点引导是报纸争夺读者、赢得市场的重要环节。当然,由于报纸职能、读者对象、办报艺术等有所不同,热点引导的侧重点、具体方法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热点报道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因为改革和发展越是深入,读者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就会越多,特别是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步入关键时期,新闻媒体在热点报道中更要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努力为党和政府排忧,为人民群众解难。因此,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选题与引导,是  相似文献   

6.
热点,是公众的热切关注之点,是公众议论的集中之点。热点问题是上上下下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它往往是诸多矛盾的结合点。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热点问题的范围极广,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诸多领域,还时常会涉及一些敏感事件。在热点新闻的报道上,存  相似文献   

7.
所谓社会热点问题,是指在一段时间与范围内引起公众舆论高度关注的某一社会现象、新闻人物或事件等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报道,是指大众传播媒体对其关注程度的介入,并通过介入将舆论引导至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8.
王松林 《传媒》2018,(5):87-89
后真相是指在互联网新媒介发展背景下,公众对事件真相的认知和判断会忽视事件的真实状况,受到情感、情绪的影响,并倾向于表达对事件的情绪化立场和观点,这对舆论引导形成了新的挑战.为此,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引导,需要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领责任,及时传播权威新闻事实;把握公众信息认知规律,注重公众情绪的理性引导;合理规划社会正向舆情信息,及时化解负面舆情.  相似文献   

9.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或公众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述的一种新闻文体。其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鲜明的针对性、指导性以及理性和深度,成为新闻传播中的强大“引擎”,并进发出巨大“正能量”。要积聚新闻传播“正能量”,必须高擎旗帜、塑造灵魂;必须正确引导舆论、给力新闻宣传;必须强化舆论监督、疏导公众情绪,从而使新闻评论在新闻传播中释放出无限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目标要求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  相似文献   

11.
一、对社会热点的引导社会热点,是指一段时间内公众强烈关注的事态或问题,是舆论热点产生的根源,也是舆论引导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引导的好,可以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推动社会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反之,则会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对社会热点的引导,应该成为政府舆论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何永斌 《新闻前哨》2000,(11):35-36
在县市报的舆论导向中,对社会生活中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引导,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一定意义上讲,对热点问题是否敏感,引导是否得当,不仅体现了报纸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到报纸的贴近性和可读性。因此,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具体实践中努力增强对热点问题引导的主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要增强对热点问题引导的主动性,必须时刻绷紧政治这根弦热点问题是时代的特征,是一定时期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无论是社会生活的热点,还是经济生活的热点,无不与“政治”二字紧密相关。因此引导热点问题,是政…  相似文献   

13.
社会热点问题报道因时效性强、公众关注度高,一直以来就是媒体吸引受众、争夺市场、引领舆论、赢得新闻竞争的主要着力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媒体社会问题报道,对于提升媒体新闻报道影响力、增强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3年:公共知识分子参与新闻舆论监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公共知识分子(publicIntellectual),近年逐渐成为讨论热点。一般认为,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美国学者亚格比,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出版的《最后一个知识分子》中宣称,美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死亡,最后一代是二十年代出生的,被称为“公共知识分子”,即面对公众发言,为公众写作。①结合目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存在现状,我想所谓公共知识分子,就是那些“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就公众关心的政治、社会和意识形态等热点问题在各种公共媒体和讲坛上发表评论的知识分子”。自“非典”、“孙志刚事件”、“黄静事件”发生以来,知识分子在媒体上论政立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公众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明显提高,一些负面信息的传播直接影响到消防工作的开展和形象。本文主要就如何掌控、引导舆情形势,有效应对舆情危机,维护正确的消防舆论导向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主流媒体如何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旭日 《青年记者》2005,(12):50-51
所谓舆论引导能力,实质上就是用新闻舆论改造和同化公众舆论的能力,以媒体的立场观点改造公众的立场观点的能力,简言之,就是导致公众“态度的改变”的能力。对我国主流新闻媒体舆论引导能力,个人的基本估价是:正在逐步提高;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17.
行业媒体在引导舆论,推进行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独特作用。作者以《中国水利》杂志的办刊实践为例,从做好"与行业相关的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舆论引导"、"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舆论引导"三个方面,介绍了该刊的具体做法和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18.
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实质上就是用新闻舆论去改造和同化公众舆论,以媒体的立场和观点去改造公众的立场和观点。当前中央提出的“三贴近”原则是为了引导舆论,宣传部门要求媒体“以正面报道为主”是为了引导舆论,强化新闻报道中的受众意识更是为了引导舆论。恰到好处的舆论引导应该是把握适度、领导满意、群众喜爱、市场接受,但  相似文献   

19.
热点问题报道,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产品备受关注。对热点问题,引导的好,能够理顺群众情绪,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服务大局。反之,就会激化矛盾,对社会大局造成危害。在热点引导中,笔者认为,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三个基础性的命题一、关于热点在社会生活中,热点是公众热切关注之点,公众议论的集中之点。热点问题“是上上下下都很关心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们往往是诸多矛盾的结节点”(中央电视台:《十年的探索和追求》,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编《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水平》第69页,学习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构成热点或热点问题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事实或事件)。1999年5月8日,我驻南使馆被炸,三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英勇捐躯,举国上下受到震撼,异常激愤。在此后的一段时间中,相识的或不相识的人们交谈,口不离对北约罪行的声讨,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