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骥 《军事记者》2008,(1):33-34
军事科技报道,主要指对军事科技领域内的新发明、新发现、新创造、新理论所进行的报道。随着高科技时代的来临,军事科技对国防和军队建设至关重要,军事科技报道在军事报道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但由于军事科技报道涉及军事科技活动的各个研究领域,高深理论、专业术语、专业名词很多,加之一些军事科技报道写得枯燥乏味,跳不出技术圈子,用术语诠释术语,使局外人和普通受众如涉云雾、不知所云,从而影响了军事科技报道的传播价值和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改进文风的大背景下,十八大后各级党报在基层党建报道中都想方设法积极创新。本文从拓宽报道领域、创新报道形式、提升报道质量角度出发,以经济特区党报——深圳特区报的创新探索为案例,论述了在基层党建报道上应该遵循舆论传播的规律,不断拓宽报道视野,转换报道视角,切实突出"新"、"近"、"活",让党建报道更接"地气"、更聚"人气...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人类的全面发展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倚重科学技术。在我军现代化建设与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科学技术在关键领域的开发和创新,在普及、推广和应用领域的成效,对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影响愈来愈突出。在科技全球化的浪潮中,在新的军事变革面前,如何从科技强军的需要出发,发挥新闻媒介的特殊功能与作用,军事科技报道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当前,军事科技报道与过去相比正逐步走向经常化、正规化、大众化,许多媒体还开办了专刊、专版、专栏、专题;所发报道有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但军事科技报道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相比,与我军战斗…  相似文献   

4.
军事训练报道,是引导和推动部队军事训练,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宣传实践活动。近年来,笔者在报道实践中,积极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形势和任务,着眼"引领、指导、推动"的目的和要求,把握"高度、角度、深度"几个关键词,坚持紧贴部队年度训练任务谋划布局,抓住演习演练、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等重大军事活动用力,采写了一大批鲜活的军事训练报道,较好地发挥了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和工作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进入网络时代,由于受受众的心理喜好及生活节奏的影响,传统先进人物报道逐渐从"高大全"向"小人物"转变。本文从新闻事件打头、做强深度报道、创新报道方式和报网联动等四个方面来谈报纸媒体如何在网络时代做好"小人物"报道,枯木逢春重放光彩。  相似文献   

6.
梁丰 《军事记者》2011,(7):25-25
一、军事新闻媒体历来重视记者下基层报道"基层是我师,官兵是我友""基层第一、士兵至上",历来是军队的办报原则。为此,一代代军事新闻工作者都非常注重沉到基层,到"源头"找"活水"。  相似文献   

7.
李波 《东南传播》2010,(6):81-83
中印作为亚洲陆地邻国,都是世界瞩目的新兴经济体,对彼此的政治生态所带来的经济、军事、外交影响都非常关注。本文希望通过对印度主流媒体《印度时报》从2008年到2010年"两会"期间涉华报道的实证分析,从报道主题、态度倾向、消息来源、报道内容四个方面分析其涉华报道关注重点,管窥我国对周边邻国传播现状。研究发现,《印度时报》涉华报道以平衡报道和负面报道居多,我国对周边邻国传播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8.
军事活动所具有的高度政治性和强烈冲突性,使相关报道特别引人注目。新闻报道需要追求最大限度的公开,军事活动则需要遵循适时适度的保密。于是,"有限公开"就成为军事报道的一项基本原则和实践艺术。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新军事变革浪潮中的火热军营是有志军人大展身手、创造不朽业绩、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军事新闻宣传应该以记录和讴歌我们军营的英雄为使命和职责,搞好军事新闻人物报道。同时,时代大潮也卷涌推动着军事新闻人物报道走向改革创新,在报道形态中悄悄地萌发出变革的新芽,孕育着重大的文体转型。 报道形态是指某一类新闻作品在主题定位、材料选择、结构安排、感情渗透、介入方式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总体特点和风格。与报道形式和报道体裁不同,报道形态需要在形式与内  相似文献   

10.
李曼 《军事记者》2013,(6):26-27
军事典型报道,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军事典型人物报道、典型集体报道和典型工作报道等。而军事典型报道的特征,又是由它的内涵决定的。因此,要深入地探析军事典型报道的特征,必须要正确认识军事典型报道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陈斌 《新闻世界》2010,(8):83-84
由于经济类报道的专业性特质,往往造成新闻报道亲和力不够、报道手法单一的现象。本文以合肥电视台为例,提出了一条探索之路——增强城市电视媒体解读式报道,从而实现经济报道的"有用性、实用性、全面性"。  相似文献   

12.
李哲 《新闻爱好者》2008,(12):86-86
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报道,预测性报道和其他的深度报道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未来时的报道。从预测性报道的起源来看,最早的预测性报道主要是商业预测报道。短短几十年,预测性报道已经覆盖了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领域,无论是形式还是深度、广度都有了大大拓展。将其置于广泛的社会图景来看,  相似文献   

13.
李艳 《新闻世界》2010,(11):149-150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图书网"进行了有关我国艾滋病报道的研究论文和专著的检索和研读,对1998年到2008年有关我国艾滋病报道研究的成果进行综述,以了解现状,展望未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余婧 《新闻世界》2013,(11):218-219
时政新闻报道是新闻报道领域的一个重大题材,但是一直为人诟病的是,时政报道长期流于仪式化的报道,内容严肃不易读,严重影响到时政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本文试以《新京报》对2013年"两会"的报道进行分析和解读,探究以市场、受众为导向的纸媒在重大时政新闻报道中怎样报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中日甲午海战过去整整120周年之际,由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与《参考消息》编辑部联合推出的“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大型系列报道,从理论和实际、历史和现实的对接中,对甲午战争进行了多层次、多领域的深入思考,报道形式新、主题设置准、传播平台大,开辟了军事报道的新天地,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反响。  相似文献   

16.
高洁  张淼淼 《青年记者》2006,(24):39-40
新闻故事化的缘起与军事报道“三贴近”原则已成为我国新闻界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媒体用生动鲜活的故事形式讲述新闻,“新闻故事化”潮流正在风靡传媒界,同时也涉及到军事报道领域。所谓新闻故事化,指的是“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现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电视台《军事报道》栏目推出的"我的强军梦"和"我是一个兵"等系列报道,把普通一兵和一线带兵人推到了荧幕前。编导和记者将镜头对准这些军营草根"明星",为他们量身打造属于他们的镜头语言,用生动抓人的画面,把每一名官兵的个性特点和绝技绝活放大.通过小人物的微观故事反映强军梦的宏大叙事。  相似文献   

18.
孙璐 《新闻世界》2014,(8):354-356
"甘肃校车事故"、"复旦投毒案"、"海南校长开房事件"……近年来,媒体的报道呈现出一种现象:一起负面事件一经曝光引起轰动后,紧接着一段时间内,同类性质的类似事件的报道在各媒体上不断出现。此报道现象可称为负面新闻的"井喷报道"。新媒体环境下的"围观文化"助推了这种报道现象的产生,带来了媒介恐慌、阅听污染等负面影响。走出此种报道困境,需要媒体在报道时注重平衡原则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9.
军事报道是指对军事战争、军队建设、军人生活、军地联系以及所有与军队相关的报道。军事报道有助于满足受众对军事信息的需求,增强民众的国防意识。有调查显示,军事新闻在部分省级党报新闻中普遍存在固定栏目缺位、信息量少、工作味浓等问题。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省级党报通过军事报道提高民众国防意识,增强驻军荣誉感,为我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是职责所在。同时,通过开拓军事报道领域,进军军事报道这一新闻竞争的  相似文献   

20.
张鹏飞 《新闻世界》2009,(7):141-142
西方信息传播的强势使我国军事报道国际传播遭受严峻挑战。如何突破西方的话语体系,客观、真实地传播我国国家和军队形象,是我国军事报道国际传播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以文本为切入点探讨了改进我国军事报道国际传播的方法和途径,既从文本意识层面,又从文本语言、风格层面进行了考量,对于提升我国军事报道国际传播的影响力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