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中学”科学活动的教育目标明确提出:“要让儿童有机会亲历探究自然奥秘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为儿童终身的学习,更为儿童学会生活奠定基础。”在以往的科学活动中,教师地位是科学知识的传输者,作用就是让幼儿这个信息终端无差错的接收知识。  相似文献   

2.
一、活动基本形态之构想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尤其是儿童对问题探索、发现与解决能力发展的特征,我们相信,在小学阶段,以构建“综合探究活动”来组织这种新情境下的学习活动更为有效。首先,它具有某种课程的实态,因而容易组织学习过程,并有可能使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化过程成为一种能力的开发过程;其次,它也较容易使我们能依据课程的特点来编制相应的学习目标,并以此来设计一些切实的课程内容。 所谓小学综合探究活动,即指非学科性的,切合儿童经验并联系他们生活的,注重其过程体验的以及以探究发现和问题解决为宗旨的且指向全体学…  相似文献   

3.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为幼儿提供与其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适应的材料,能引发幼儿活动的欲望,使幼儿不由自主地产生“玩一玩”的想法,并在对材料直接感知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激发起活动的兴趣。皮亚杰理论强调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认为动手操作是认知冲突发生的途径。我们从中得到很多启示:材料是幼儿操作活动的灵魂,强调为儿童提供材料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强调儿童的自主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儿童的自我调节。  相似文献   

4.
我校重视开展“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学习及学科实践。我们从激、导、练、演、评等几个环节的音乐活动教学中,以培养人为核心,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式教学,尽量做到玩中学、乐中学,在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展创造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使儿童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外实践活动是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实践能力、自我探究的精神和创新意识而设计的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结合“儿童对儿童”方法的使用使小学综合实践课顺利实施,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儿童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活动能使儿童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悟,应当成为品德教学的主要形式。然而,实践证明,并不是任何“活动化教学”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该如何进行有效性教学活动呢?  相似文献   

7.
谢应琴 《今日教育》2009,(10):33-34
《纲要》中规定:“要培养儿童具有前阅读能力。”就目前来说,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虽然也在开展,但是状况不容乐观,有关研究也比较少。因此结合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探讨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合理的设计方案和良好的指导策略相结合,早期阅读活动才能够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儿童投入到其乐无穷的阅读活动中。  相似文献   

8.
魏琴 《辽宁教育》2014,(5):48-50
活动性是品德课程基本特征之一。品德教学应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引领并和孩子们一起直接参与各种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构建道德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有效的品德活动设计,应充分关注“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和状态,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得更积极、更主动、更真切。那么,如何从“学情视角”出发,合理设计品德活动呢?  相似文献   

9.
“活动”是幼儿园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常用词语,常以“××活动”的形式频繁出现。然而,当“活动”作为背景词广泛使用后,其丰富的内涵也变得逐渐模糊起来。经过对其概念史的梳理,可以发现“活动”概念的内涵演变大致经历了这几个阶段:在概念兴起时,“活动”是儿童通向自然目的的重要手段;在概念发展过程中,“活动”成为儿童内在天性展现的方式;在概念变迁过后,“活动”又转变为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当概念日常化后,“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常用词语,成为幼儿园各项教育内容的通称。“活动”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将帮助澄明当下对“活动”概念的误用和滥用现象,如“活动”并非背景性词语、以“××活动”命名并非就是真正的“活动”、“活动”与“教学”的区别、“活动”并不等同于“做”等。基于此,我们需谨慎使用“活动”这个概念,并认识到延续“活动”精神的重要性,进而继续深入探究“活动”概念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0.
皮亚杰强调:“儿童要高度活动;在活动中让儿童动脑、动手,进行探索,通过活动逐步丰富儿童的认知结构;在教学过程中耍通过儿童自身积极的活动,让儿童探究、发现知识。”因此,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些刻板的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是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来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以及对数学的理解力,  相似文献   

11.
陈鹤琴先生提出了“五指活动”课程观,“五指”即健康活动、科学活动、社会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他说:“五指活动的‘五指’是指要注意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但是不脱离社会实际,领导儿童做合理的活动,并予以适当的教养。”他又说:“‘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依据儿童身心的发展,五指活动  相似文献   

12.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兴趣做先决条件”。兴趣在阅读中具有重要作用。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它是语文课的延伸,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能扩大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感,  相似文献   

13.
学生晶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所谓“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在做中通过儿童充分自主的活动丰富经验,通过经验促进发展。儿童的发展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通过丰体实践活动实现的。只有通过主动探索,才能使自己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准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合适的操作活动材料 1.情趣性原则。游戏是儿童早期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最能促进幼儿心理发展,它寓教于乐,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深受幼儿喜爱。在数学活动中恰当运用数学游戏后用游戏情节贯穿幼儿数学活动的始终,能避免数学学习的单调与枯燥,增强活动的愉悦性与趣味性。如小班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点数及感知排序”活动时,我设计了“搭楼梯”这一游戏情景,引导幼儿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塑料插塑作“小圆砖”来进行“搭楼梯”,  相似文献   

15.
学情前测是儿童研究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结合具体案例,运用学情前测,确立活动建构的立足点,把握活动建构的起始点,以此优化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基础,以“儿童研究”为参照系的学习活动建构。  相似文献   

16.
少先队是儿童的重要同伴群体,中队活动是儿童的重要活动方式之一。如何把快乐这一儿童发展最直接、最具体的原动力引入少先队中队活动中,使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进而激发其活动兴趣、诱发好奇心,最终使快乐真正成为童年生活的主旋律呢?这是开展少先队中队活动应该着力考虑的。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与大家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7.
陈文 《云南教育》2003,(10):20-21
儿童认知世界是从活动开始的,教育要发挥其培养人的作用,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才能实现。“北师大”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数学教科书为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验对低年级数学学习的活动性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它打破了以往教师“满堂灌”的局面,给学生更为广泛、自由的发挥余地,使他们不再惧怕数学,而是由衷地热爱数学。1.经历观察、操作、调查等实践活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儿童在学习中常要依赖具体事物,通过直观…  相似文献   

18.
从“经验论”课程本质观出发,儿童中心主义认为课程是儿童自己亲身体验后获得的结果,因此课程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这意味着教师不能以教材为中心组织教育活动,而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组织教育活动,并以此作为决定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的尺度。如此,就形成了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即课程必须适合每一个儿童的原则。也就是说,课程目标、内容及实施应适合于儿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基于脑科学研究成果,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游戏是一把“双刃剑”,即“好游戏”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坏游戏”或游戏剥夺可能限制或损害儿童的发展。这些结论引发了对游戏功能的再认识,同时也有利于对儿童游戏实践活动进行一系列的反思。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前言提出了“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任务;在教学目的要求中强调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在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中明确要求“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数学实践活动”。 上好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对于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小学生数学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特点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目标包括: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意识和数学化思想的培养、提高动手能力和认识能力、情感熏陶、意志锻炼、合作交往能力培养、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