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保险业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保险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以《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报告》确立的"八大经济区域"为划分依据,利用全距和变异系数,从区域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三个方面分析了八大经济区域保险业发展的差异性。总体而言,2003—2008年我国区域保险的差异性在不断扩大,但差异程度并没有异常变化;2009年以后其差异性趋于平稳。因此,应加强对保险业落后地区的政策支持,保险企业应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确立不同的目标市场,开发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险种。  相似文献   

2.
对秦皇岛市人寿保险业进行市场调查,并针对秦皇岛市人寿保险业的险种、保额、市场容量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秦皇岛市投保人参保的主要险种为少儿险、医疗险等。投保人的年龄多在30-45岁之间,保费数额在2000-4000元之间。  相似文献   

3.
近代保险业在晚清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新行业,海上保险业的发展亦是如此。19世纪初期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二十年,外商资本独占中国保险市场,海上保险业一枝独秀,不断发展。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一方面外资海上保险业走向繁荣,火险、寿险等险种出现,但还附属于水险;另一方面华人保险行介入保险业,开拓中国保险市场,为民族保险业兴起奠定了基础。70年代中期以后,以保险招商局为代表的民族保险公司纷纷成立,中外保险公司在竞争中合作,大大开拓了中国保险市场;同时各色险种独立出现,海上保险业在平稳中发展,海上保险市场走向成熟,保险立法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4.
现代保险业起源于西方。古代共同海损原则是海上保险意识的萌芽。兴起于14世纪的海上保险是保险业最早的险种,也是近代保险业开始形成的标志。16~19世纪,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了保险业的发展,险种不断增加,市场日益扩大。19世纪70~80年代,为了缓和第二次产业革命后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西方各国相继制定了社会保险制度,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体系,二战后又进而发展为“从摇篮到坟墓”式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5.
湖南保险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业与经济发展有着较高的关联度,但不同保险市场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是不一样的。湖南省可以从建立多样性的保险市场体系;加强监管,促使保险业诚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与县域寿险业等方面来促进保险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体育保险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体育保险的发展现状,对我国体育保险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要形成明确的认识观念;建立健全法规;合理确定险种、加速体育保险对象多元化、加速体育保险中介业的发展;在北京奥运会的历史契机下最大限度地扩容我国的体育保险。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保险市场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9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保险业进入了快速、持续增长时期,无论在保费收入、保险公司数量、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保险中介机构数量、险种、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等方面还是在保险法规与监管制度建设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一些制约中国保险市场发展的现象和因素也逐渐暴露、积累。本文旨在对这些现象、因素进行分析,寻找解决方法,以促进中国保险业能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是企业"质"的提升。经济一体化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带动着邻近相关产业的发展。金融的深化将随着产业规模达到最优后持续扩张从而导致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资金缺口扩大速度将超过募集资金速度。通过空间关联度分析金融集聚程度与经济增长速度,实证研究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银行业集聚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贡献度明显大于保险业与证券,同时金融集聚对区域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昌藜 《时代教育》2012,(21):265
保险,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规避未来风险的理财方式。保险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人民的生活幸福。保险公司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其特有的保险险种的创新。保险险种的主体部分由相关条款、费率规章、保险单和投保单组成,体现于纸页之上,显然属于文字作品,理应受到版权法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保险业出现一个新的险种——保证保险。由于保证保险表现出两种法律关系:保证法律关系和保险法律关系,对于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法学理论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通过从保证保险的表现形式和内在实质两方面对其法律性质进行剖析,得出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应为保证。  相似文献   

11.
煤炭产业占据山西经济的主体部分导致山西产业分布不平衡,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滞后,科技创新能力落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变弱。为了让山西走出长期过度依赖煤炭等能源资源发展的困局,必须树立创新观念,立足于现有条件延长煤炭产业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开发新能源、新技术,让其能源产业通过与其他产业融合焕发新的生命力,同时加快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低能耗低排放产业,逐步令新兴产业部分甚至完全地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有力推动器。只有走产业转型融合发展的道路,山西才能够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基于陕西省1985-2010年的GDP、固定资产投资(FAI)以及碳排放数据,建立OLS回归模型,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陕西省FAI、经济增长与CO2排放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长期来看,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同时,FAI、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最后,建议陕西省积极实施相关节能减排措施,合理调节能源生产、消费结构,因地制宜,深度发掘具有陕西特色的旅游产业资源,拓宽第三产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以及余暇时间的增多,体育旅游已成为一项“朝阳产业”,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文章通过对山西省6所高校1106份在校大学生的有效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山西省大学生旅游消费倾向及体育旅游消费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市场需求,对丰富和促进山西省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保险业在促进社会经济稳定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现状来看,中国保险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较多I"*-1题,加强风险管理是缓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利益冲突的现实需要,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和平发展、掌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前,山西旅游产业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新兴产业,在山西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提升产业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拓宽就业空间、调整产业结构优化配置资源、增进交流和沟通扩大对外开放、改善城市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形象等重要作用。但是,思想观念落后、产业定位模糊、区域经济水平不高、城市形象不佳等因素困扰山西旅游产业顺畅发展也是不争的事实。为此,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山西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济转型中加强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与实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地发展的实践表明,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进程中,现代物流产业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作为物流产业欠发达的山西省来讲,想要快速实现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目标,大力发展物流产业成为必要。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加盟,这就给高职物流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本致力于对如何提高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的水平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实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能消除样本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在保持样本主要信息的前提下,提取少量具有代表性的主成分;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的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进行综合比较,通过对装备制造业7个大行业和209个小行业19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分析,认为陕西装备制造业具有一定的规模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但是比东部的江苏、广东等省份竞争力弱;研究结果还表明,陕西有47个小行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排名10位以内,可以通过大力发展这些优势小行业,从而提升陕西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肖翠仙 《高教论坛》2011,(11):36-38,1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为我国保险业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平台,随之而来的是对高素质保险人才的巨大需求。如何培养熟悉、了解和适应该区域经济贸易发展的保险人才是现实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