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地级市"教体结合"培养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典型代表"南通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表现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率得到保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冲金率稳中有升;运动员学、训矛盾得到初步解决;加强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形成了多样化训练格局;竞技体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与整合;建立了科学选材的运行机制和网络体系。管理保障、训练保障、经费保障、社会保障等机制的健全促进了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刘巍 《冰雪运动》2008,30(2):47-50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调研方法,运用运动训练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汲取国内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及后备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认为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在培养体制、培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重训轻教”、“重体轻育”、教练员水平不高、保障体系薄弱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树立正确人才培养观念、发展多种培养模式、“训教结合”、科学训练、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和完善保障体系等对策,促进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决策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改革路径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为了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浙江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新体系 ,对浙江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数量与质量、项目布局、培养效益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指出了当前存在着学、训矛盾、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以及教练员素质不高等问题。结论 :走“体、教结合”的道路 ,逐步理顺人才输送渠道 ,培育体育人才交流市场 ,大力提高教练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中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比较等研究方法对中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优化,但与国外体育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开放的大教育"模式与"体教结合"模式是我国未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5.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但仍出现了许多问题,认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基本属性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曹燕华乒乓培训学校是实施“体教结合”办训的典型案例。剖析“体教结合”模式的优势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属性实现方式,探讨曹燕华乒乓培训学校与杨泰实验学校“体教结合”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将从陕西省"体教结合"模式下培养渠道的实际情况入手,审视我省"体教结合"模式下三种培养渠道的发展对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价值作用,从中进一步为有效地实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献计献策,并针对性地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1后备人才教育培养机制的改革必要性"举国体制"一直是我国竞技体育工作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他曾经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形成独立运作、教体分离、自成体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集中"业余体校模式,这种单一的培养模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竞技体育朝着社会多元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  相似文献   

8.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体育发展的主题。通过对国内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我国现行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弊端的分析,认为“体教结合”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竞技体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当今世界上,竞技体育不仅是科学技术和综合实力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而竞技体育要发展,其先决条件是应培养出大量的体育后备人才。因此,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在整体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县市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源头和根基。结合县级体校重竞技项目发展的实际情况,浅析目前县级体校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已经逐渐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也不能满足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体育运动学校的业余训练面临着"全面萎缩,部分瘫痪"的困局,如何能够破除当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困境,当前培养模式的落后根源表现在哪些方面。本文试通过对当前我国体育运动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能够建立一种新的、完整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学训矛盾、投资主体单一、人才选拔及人才流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应结合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优势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有效改革,建议我国后备人才培养在坚持"举国体制"下,形成政府主导下市场化培养机制,从而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后备人才的储备。  相似文献   

12.
运用科学知识图谱绘制软件(CitespaceⅡ),对1992-2011年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构建关键词和作者共现图谱,探讨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热点及演进路径.认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体教结合或教体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不同项目或地域后备人才培养是研究热点;除体教结合或教体结合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研究保持"热度"外,其他热点研究均呈衰落趋势.  相似文献   

13.
<正>本文采用模式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典型案例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模式如何适应体育强国战略的要求进行探讨。1传统培养模式成功案例分析1979年中国回归奥林匹克大家庭,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校担负着"培养国家奥运后备力量、为国争光"的历史使命而诞生。学校把"培养有文化、有道德高水平竞技人才"作为办学目标,坚持以打造"高水平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新形势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体教结合是目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形式,人们在对其提出种种发展对策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体育后备人才的主体性及其特征.因此树立主体教育理念,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主体意识,也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环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国参加近7届奥运会各运动项目的获奖情况分析,得出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不足。因此,探讨如何根据运动员的培养方式,造就高水平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我国在竞技体育舞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为促进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以下几方面不容缺失:①走"教体结合教育先导"的培养模式;②注重高水平运动员与基层运动队员之间的经验交流;③国家对体育事业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6.
文章立足山西省奥运与竞技体育的历史发展和后备人才的培养与现状,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走访和专家访谈法等方法与方式,对山西省"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体育运动学校近年来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上进行相关的研究探讨,并从如何发展山西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上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立足我省奥运与竞技体育的历史发展和后备人才的培养与现状,结合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专家访谈等方式,以对山西省“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体育运动学校近年来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上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探讨,并从如何发展我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上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立足湖北、为湖北服务;面向全国、为全国服务"是武汉体育学院竞技体育发展指导思想。必须以奥运、全运为我院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形成全院一盘棋,继续引导调整各运动项目布局,结合学院特色,走精兵之路。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水平。实行举院体制、院内一条龙的学、训、科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加强后备人才建设、提升竞技体育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青奥会"为切入点,以"青奥会"传承的文化理念、教育元素、竞赛宗旨引思,通过对我国"体育系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在训人数解析,旨在提出"青奥会"所引发的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及对我国"青奥会"参赛目标与价值取向的思考与定位。  相似文献   

20.
“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后奥运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对策,即在坚持举国体制的基础上,通过商业化与职业化改革,加强"体教结合",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等措施,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按照良性循环的方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