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东方 《档案时空》2003,(10):28-29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典籍浩如烟海,档案遗产十分丰富。纵观我国档案馆事业的发展史,不论是古代,还是近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档案馆库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官府都十分注意对档案的收藏,并建立了名称各异的档案馆机构,如商代有“窖穴”,周代有“天府”,两汉设有石渠、兰台、东观,隋唐设立史馆、甲库,宋元设有架阁库,明清设有黄册库、皇史、内阁大库等。这些机构都收藏管理大量档案。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档案馆工作都十分重视与支持,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全国各省、地、市、县都相继建立了各…  相似文献   

2.
王颖 《档案天地》2003,(2):28-28
英国的档案馆是保管档案和提供利用的部门。国家级档案馆之间、国家级档案馆与地方档案馆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也没有领导或指导关系 ,都以各自的《公共档案馆法》为法律依据独立运行 ,只是档案的范围不同。英国公共 (国家 )档案馆内设有一个名为“解说”的对外联络部门 ,负责社会宣传和公共关系事务。另外 ,编辑出版部门、提供利用部门、网络管理部门也有对外宣传的作用。为了扩大宣传 ,提高档案工作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 ,塑造档案部门的形象 ,实现档案宣传宗旨 ,选择宣传切入点是关系到宣传效果的首要问题。他们通常不按档案类别搞系列宣传 ,…  相似文献   

3.
档案馆,这个设有岗哨,戒备森严的地方,令许多人望而却步。如今宁远县档案馆为了使更多人了解档案,发挥档案资源的最大效用,坚持了档案工作服务社会需求的大方向,密切了档案工作与社会的联系,在工作中他们努力做到档案工作服务于全县的中心工作,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从而使档案馆出现了生机与活力。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为领导决策和推动全县工作服务。每年县委县政府都要确定工作重点,如何将档案工作融入重点工作中去,发挥档案最大效用,主动为全县大局服务,成为宁远县档案馆“一班人”共同努力的方向。2000年,永州市举行公祭舜帝陵大典…  相似文献   

4.
沙晓红 《兰台世界》2006,(4X):44-44
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到现在,建立公共档案馆已成必然的发展趋势。它是经历了档案、档案工作、档案事业三个发展阶段后,档案事业形成体系阶段的产物。综合档案馆是一个量的概念,而公共档案馆在量的基础上,更注重质的内涵,它从整体素质上进入到一个更高的阶段。是我国档案馆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桦甸市档案馆馆藏全市106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102639卷档案。这些档案为各项经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有的馆藏档案已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为了全面开拓、发挥档案馆的社会化服务功能,笔者认为,县级档案馆开  相似文献   

6.
赵瑞红 《北京档案》2005,(10):40-41
应莫斯科市档案总局的邀请,北京市档案代表团一行6人于2005年7月5日至15日对莫斯科市档案总局及其所属档案馆进行友好访问,并赴圣彼得堡参观了俄罗斯联邦历史档案馆。本人有幸随团访问,此行虽然时间短暂,但收获颇丰,感受良多。  相似文献   

7.
马静营 《天津档案》2006,(11):43-43
今年是“档案馆建设年”。丰富档案馆藏资源,是建没公共档案馆的基础,而征集档案又是档案馆获得馆藏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做好征集工作好处有三:一是区档案馆通过征集本区特色档案,可以全面反映和维护本区历史的真实面貌。有利于分析和把握本区的优势,更直接地为本区的政治、经济、化等方面建设发展服务;二是可以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的档案意识。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份,我作为江苏省档案工作考察团成员之一,先后考察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档案馆、纽约州档案馆和美国国家第二档案馆。虽然时间较短,但美国的档案馆在档案管理上的一些做法,尤其是在档案保管利用方面的一些做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档案馆保存档案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档案。而在诸多利用方式中,主要的是利用者前来档案馆查阅档案。因此,接待利用工作就成为了档案馆对外的一个主要窗口。在这个窗口中,集中体现了档案馆馆藏的信息量、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水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程度、档案管理人员及接待利用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接待利用的场  相似文献   

10.
—般地说,档案部门的同志都希望改变默默无闻工作的境况,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档案事业出现一种繁荣奇观。但意愿只是意愿,上下观察,前后比较,老是看不到心目中预期的繁荣。这里,除一些客观环境外(如《浙江档案》2001年第四期发表的拙作《关于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的思考》一文所说),也有诸多主观上的原因。档案馆是档案工作的主体,档案馆的发展情况决定着档案事业的兴衰。笔者认为,要繁荣档案事业,就应把档案馆的发展方向定位在主动服务上,寓繁荣于服务。主动服务是兰台人品格的本质要求众所周知,档案馆具有接收、收…  相似文献   

11.
简而言之,档案馆档案咨询服务就是档案馆根据利用者的要求,以馆藏档案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以解答问题的方式指导利用档案,提供档案信息,传播档案知识的服务工作。档案咨询服务是档案馆的一种重要档案服务方式。档案馆档案咨询服务是以档案为依据的专门服务工作,属于专业咨询的范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莫陌 《北京档案》2005,(8):4-4,16
7月25日至28日,国家档案局副局长郭树银率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组对北京市档案工作进行了为期四天的执法检查。检查组听取了市档案局关于依法管理全市档案工作的汇报,并在市档案局长王芸和副局长时山林、姜之茂分别陪同下,先后到朝阳区档案馆、国家游泳中心和国家体育场工程、北京建工集团、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顺义区档案馆、延庆县档案馆和北京市档案馆,对依法行政管理、档案法制建设、档案馆设施建设、档案规范化管理与开发利用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就有关方面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关于档案文化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档案文化产业的有关讨论作了分析:一是构想的档案文化产业是否可行;二是档案文化产业的产品问题。文中指出,把“档案馆办产业”等同于档案文化产业是一种认识误区,档案馆办相关服务产业才是一条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的路子。  相似文献   

14.
周萍 《档案管理》2005,(4):64-64
基层单位形成的声像档案是档案馆声像档案的来源,是影响档案馆馆藏结构的主要因素,基层单位声像档案收集不齐全,移交不及时,档案馆的声像档案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15.
陆穗 《西安档案》2004,(2):22-23
档案馆举办展览,早期是偶尔为之,近年来全国普遍开展。有的将举办展览纳入档案工作年度计划,有的还专门召开档案展览工作的经验交流会。一些档案馆在筹建新馆伊始,便把建设一定规模的展览厅纳入设计之中。举办档案展览正出现方兴未艾的势头。  相似文献   

16.
邱毓芳 《兰台世界》2007,(3S):27-28
综合档案馆是我国档案事业的主体,在各级综合档案馆保存和管理着大量的档案资源。在新的形势下,综合档案馆建设面临一些问题。这包括馆藏档案数量庞大,但档案资源质量不高;档案信息资源丰富,但档案利用率不高;综合档案馆数量众多,但档案资源保存分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津门风景线     
《天津档案》2006,(2):7-7
蓟县档案馆接收退役军人档案,静海县档案局举办档案法宣传,东丽区档案馆征集“中老年艺术团”档案进馆,开发区档案馆举办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培训,河西区深入贯彻天津市企业档案工作会议精神,墉沽区审计局认真做好首次实物档案移交工作,南开区档案局举办普法宣传展览。[编按]  相似文献   

18.
为做好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工作,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作用,不断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各级档案馆、室尤其是基层档案馆、室在不断研究档案馆、室藏档案内容和成分的基础上。编写出版或内部印发了大量的档案编研成果。这些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编研出来的档案编研成果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了呢?据笔对部分地县档案馆、室调查了解。目前已出版或内部印发的档案编研成果材料在实际利用上大致有四种情况;一是赠送利用的多。面向社会销售利用的少,而赠送利用的除档案部门相互交换之外,大多数赠送利用的对象是有关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各级国家档案馆按照《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以及《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办法》法规的规定,实行开放方针,陆续将馆藏档案对社会开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作为部门档案馆和事业单位档案馆实行对外开放档案的单位还不多,在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创新服务工作机制的今天,部门档案馆和事业单位档案馆是否应该开放档案?开放档案的意义何在?本将借鉴各级国家档案馆开放档案的经验,对实现部门档案馆和事业单位档案馆开放档案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档案开放"语词溯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改娇 《山西档案》2005,31(5):16-19
长期以来,不少学者认为,“档案开放”语出法国大革命。文章作者认为,“档案开放”一词并非“法国造”,200多年前,法国人提出的是档案馆开放和公民享有利用档案的权利,而非档案开放。“档案开放”是国人结合了法国“档案馆开放”的含义和我国当时“开放档案”的表达需要,由“开放历史档案”、“开放档案”、“档案的开放”逐渐演变而来的。在这种语言转换过程中,档案馆开放的精髓——公民利用档案的权利观念,逐渐被我们的文化和思维惯性淡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