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弗拉森在批判科学实在论的论证方式的基础上,以“经验的适当性”为要点阐述了建构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他认为,接受理论的条件,并不是因为理论是真的,而是因为理论拯救了现象。就科学而言,我们“拥有一种说明”和“理论作出了说明”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前者隐含了一种约定,这种约定并不意味着给出说明的理论一定像实在论者认为的那样是真的,而只是给出理论与事实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系。科学说明是一个依赖于语境的概念。范·弗拉森的语境论的科学说明观强调了科学发展中建构因素和语境因素,是有启发的。但他对科学成功的说明和关于物理实体的本体论承诺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后现代反实在论的视角,揭示了范@弗拉森哲学思想演变的特征,阐明了范@弗拉森作为反实在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狂飙以及与科学实在论的论争中,其哲学思想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所经历的巨大转向.从而说明系统地分析范@弗拉森哲学思想的演变对于把握后现代反实在论的特征,并站在反实在论的立场上看待后现代科学实在论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结构实在论是近年来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的焦点之一。而为了理解结构实在论必须首先了解科学实在论。文章首先对科学实在论的论据、类型及其问题进行概要性讨论,指出它的主要论据是最佳解释推理和无奇迹论证以及因果解释推理和实验实践论证,并将科学实在论划分为科学理论实在论、理论实体实在论、实验实体实在论和结构实在论;然后对新兴起的结构实在论相关的本体论和认识论作一个总体的评论,阐明结构实在论在当前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争论中的地位与作用,比较各种不同类型的结构实在论,特别是认识的结构实在论和本体的结构实在论的异同,阐明它们的内容、历史、意义和存在问题,并认为拒斥实体的结构实在论是片面的、不完备的,主张建构一种实体的结构实在论来修正和发展结构实在论。  相似文献   

4.
皮克林的“冲撞理论”和曹天予的建构的结构实在论是整体论挑战后很有代表性的理论,但这两种理论在根本上完全对立。首先是社会调查的方法与坚持概念史为基础的方法的对立,其次是理论本质的对立。这主要表现为四方面,本体论的地位、科学发展中有无中心、理论建构过程的实在性以及向未来开放的理论。两者的理论都有很大的启发性,不过要想更好地解决科学哲学的传统问题,或许还需要曹天予所说的“本体论的综合”。  相似文献   

5.
结构时空实在论是结构实在论思想运用于时空实在论研究的重要结果。文章从阐述结构实在论的方法论特征开始,继而分析了时空本体论争论中时空点的地位、结构实在论方法的可能优势及不足,最后探讨目前存在的结构时空实在论的主要形式及其方法论特征,指出一种语义概念下的整体主义方法论趋向。  相似文献   

6.
结构实在论有三个主要学派,它们在认识论或本体论上对结构概念的强调,有力地回应了反实在论对实在论核心论点的批判,但是其理论与论证过程仍有问题:主要表现在本体论基础、因果关系的协调和科学理论的演化与进步等方面。作为结构实在论第四个版本的相互作用实在论能较好地克服结构实在论上述三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隐喻与科学实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探讨隐喻的指称和逻辑问题的基础上,初步介绍了一种“基于隐喻的实在论”,对当代科学实在论的隐喻建构进行了案例分析,试图从多个侧面说明隐喻与科学实在论的内在关联,并揭示二者之间某种本质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孟强 《科学学研究》2007,25(4):604-609
在当代的科学论中,科学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各执一端。为了打破僵局,芭拉德在玻尔的量子力学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作用实在论。作用实在论超越了以往的表象主义,以科学实践为中心,弥合了自然与社会以及主体与客体的鸿沟。在作用实在论当中,实在是科学实践所构造的结果,话语则是其中的重要维度之一。但作用实在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科学的客观性,客观性被改造为责任问题。如此一来,认识论与本体论在科学实践中得到了统一,科学从表象走向了实践,实在论与建构论的二元对立被超越了。  相似文献   

9.
在对实在论和反实在论的基本观点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这两种对立的哲学思潮在情报学研究中的相关性以及在信息检索系统和知识组织中的体现。最后得出实用主义实在论对于情报学哲学假设的合理选取和情报学跨学科研究的本质归属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应用与组织结构变革的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技术与组织的建构之争一直是学术界的焦点问题,但无论是技术建构论,还是组织建构论,都有其极端的一面,不能够很好地解释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问题。而从信息技术和组织结构的本质分析入手,建立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之间的互构机制,既为技术与组织关系的探讨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也可对信息技术应用和组织结构变革的互动关系有一个整体、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克里普克语义学将可能世界的哲学概念融入了模态逻辑的形式建构中,突破了经典语义学的狭隘性,开拓了模态逻辑研究的广阔视野。一方面,克里普克坚持了可能世界的科学实在论立场,并且借鉴了传统哲学中的本质主义思想,为其历史因果的指称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克里普克语义学的建立促进了语义分析工具的完善,实现了指称内在论向指称外在论的转变,从而为科学实在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网络流传一个当代分析哲学家推荐的阅读书单,是由西班牙网站Demasiado Aire做的一个专题,向当今世界知名哲学家进行调查,询问他们在本科阶段,哪三本书对他们的影响最大.其中有28个哲学家做了回复.国内熟知的伦理学家查尔斯·泰勒推荐了《知觉现象学》《卡拉马佐夫兄弟》《平信徒神学》,心智哲学家查尔莫斯推荐了他博士生导师侯世达的《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心我论》和帕菲特的《理与人》,科学哲学家范弗拉森推荐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空间的哲学》《数学的基础》,帕菲特本人推荐了《伦理学方法》《功利主义》和托马斯·内格尔的《无源之见》,宗教哲学家普兰丁格推荐了《理想国》《中世纪哲学研究》《感知》,形而上学家威廉姆森推荐了《单子论》《表象的结构》《思想的对象》,逻辑学家普莱斯特推荐了《数学原理》《语言的逻辑句法》《从逻辑的观点看》.不难看出,大部分哲学家的推荐都和他自己将来所从事的研究有密切的关系,只有极少数是比较个人化的.例如,范弗拉森推荐的萨特著作,也许是因为自己在个人精神生活上受到了萨特的影响.20世纪六七十年代,存在主义对欧美年轻学生产生了覆盖性影响.以研究心理因果而闻名于世的心智哲学家金在权也是从了解存在主义才开始进入哲学行当的.  相似文献   

13.
传统科学实在论与科学的社会建构共享着表征主义的科学观。表征主义使“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陷入了一种“理性的危机”,即传统的科学哲学实在论把科学家看成是“理性傀儡”或“规范傀儡”,社会建构主义则把科学家变成了“利益傀儡”,结果使科学研究陷入不可自拔的认识是否能够真实地反映实在的“方法论的恐惧”之中。用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取代作为知识的表征的科学,给与“实在”以动态的、生成的、过程的解释,是消解这类“危机”,并拯救科学的社会建构理论的批判成果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4.
自社会建构主义诞生以来,它就以激进的姿态挑战科学哲学,与科学实在论处于尖锐的对抗与冲突之中。然而,社会建构主义者并没有意识到的是,他们在本质上承袭了科学实在论的现代主义的思维模式,这种承袭使它无法摆脱传统科学哲学的困境,其批判的结果是用社会实在论取代了自然/科学实在论,造成了批判者与批判对象的"两极相通"。  相似文献   

15.
哈金是实验哲学的创始人。他认为,自然科学一开始就有两种形式:理论与实验。与此相对应,科学实在论也有两种形式,一是关于理论的实在论;二是关于实体的实在论。前者是为了说出世界的真相,与科学的目标联系在一起,因而是负载有价值的,很容易受到各种反实在论的批判;而后者是为了改造世界,是对世界的干预。当科学家运用理论实体制造出仪器,并测量到新的现象时,这个实体就成为一种工具,因而是存在的。文章考察了哈金的解构理论实在论和建构实体实在论的思维脉络,并剖析了他的实体实在论所带来的启迪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达米特认为意义理论的比较研究有助于解决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问题 ,以促使一个“研究纲领”的产生。他的反实在论哲学以其意义理论分歧或语义学模型分歧为出发点 ,借助现代逻辑的手段 ,试图用直觉主义逻辑来奠定其反实在论哲学的逻辑基础 ,并尝试把应用于数学领域的直觉主义逻辑方法推广到日常语言领域 ,以解决不同意义理论之间的争论问题。因此 ,达米特的反实在论本质上是一种语义反实在论。这种反实在论的研究不仅促使我们深入地思考语言描述与客观实在的关系问题 ,而且使我们找到了一种研究哲学问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达米特发现真概念 ① 起源于特定的语言实践这一重要事实 ,揭示了真概念既具有实践的必然性 ,又具有理论的局限性 ,从而阐明了真概念具有实在论本质与特征的主要根源。达米特对于真概念的反思 ,既是他批判真值条件意义理论与实在论 ,修正二值逻辑的理论动因 ;又是他创立证实主义意义理论与提倡反实在论 ,构造直觉主义逻辑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8.
对D.刘易斯的模态柏拉图主义的详尽分析表明,如果要在可能世界问题上持实在论的立场,那么温和模态实在论是较合理的选择,而模态实在论的最终出路在于解答“跨世界同一性”和“跨世界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从根本上化解数学真理困境中提出的认识论难题,菲尔德提出了"没有数的科学"这一虚构主义求解进路。文章首先阐释该进路的主要动机及其应对数学真理困境的基本策略,继而分析其本质缺陷,指出菲尔德对科学所持的实体实在论态度与其数学反实在论的立场从根本上割裂了数学与科学的整体性,回避了数学真理困境的本质问题,文章最后探讨他对实在论在认识论解释上的进一步挑战及其对求解困境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指称问题是贯穿科学实在论两条基本原则(形而上学与认识论)的核心环节,它和真理问题一起构成实在论"非奇迹论证"的理论基础。以劳丹为代表反实在论针对性地提出"悲观归纳"问题,借助历史主义的案例分析方法,深刻揭示了"非奇迹辩护"推理存在的问题:科学理论的成功(包括预测和解释的成功)与其理论的指称和真理性并无因果必然联系。科学实在论针对"悲观归纳"的质疑,试图通过"拉姆齐置换"解决理论术语的指称问题,这代表了一种"结构实在论"的理论方案,它诉诸于科学理论的数学结构来答复反实在论提出的"指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