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工程管理活动面对的是"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复合生态系统.工程管理的生态界面从静态角度来看,由自然生态因子、社会生态因子、经济生态因子和技术生态因子构成,从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和工程消费三个方面体现出自身的生态位;从动态角度来看,由物质链、信息链和技术链三个单元流量系统构成独具特色的生态链.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的本质、价值基准及其人文价值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霞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10):135-136
科学技术的本质是展现人的存在本质的一种方式,是人类本质力量的一种体现.从科学技术的本质出发,科学技术的价值基准就应当是以人为本,以人为尺度,为人类造福.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基准,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协调;关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平衡;综合协调人、自然和科技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是基于对城市的规划,是人对自然新的认识,按照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任何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想法,生态城市是人们依照生态学构建的自然、经济、社会共同协调的新型关系。提供人们高质量、健康、和谐、稳定的宜居城市,生态城市需要精心设计,需要规划,通过对我国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现状,阐述了需要大力发展生态城市,以求人与自然可持续、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如松  欧阳志云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3):337-345,403,404,254
人类社会是一类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文化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自然子系统是由水、土、气、生、矿及其间的相互关系来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生存环境;经济子系统是指人类主动地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组织有目的的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和调控活动;社会生态子系统是人的观念、体制及文化构成。这三个子系统是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三个子系统之间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秩序方面的生态耦合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决定了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与演替方向。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是生态整合,通过结构整合和功能整合,协调三个子系统及其内部组分的关系,使三个子系统的耦合关系和谐有序,实现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间复合生态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类未来的冲突决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冲突 ,还可能发展到为争夺生态空间而大动干戈。如果说恐怖主义、霸权主义不会在短期内消失的话 ,那么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将会困扰人类更长时间。为了能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缓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文章将视角转向经济领域。首先从自然、社会和人本身三个层面深入分析了生态危机的内在本质 ;接着进一步从经济学与生态学的角度阐述了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异化及其表现形式 ;最后提出了解决生态问题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基础、根本方式和社会保证 ,试图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提供一种科学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科学发展观角度,结合近期我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探讨了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相处和协调发展问题。在倡导人与自然生态和谐依存上,要强化全民族保护生态理念、经济建设与保护生态应协调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构建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关系上,要认识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对自然要保护而不是征服;在推动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上,要坚持以人为本,搞好统筹兼顾,注重可持续发展,推进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协调、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科技企业非伦理技术行为不仅局限于企业与冲突方之间的关系相背离,还影响着社会、自然等生态圈的平衡。技术伦理原则寻求的是平衡和谐,实现整个环境的融洽稳定。从技术伦理原则的12个指标研究高科技企业的非伦理技术行为,具体分析核伦理、太空伦理、生态伦理和基因伦理,最后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提出发展型伦理意识,即宏观层面从整体上关注企业与自然、企业与技术、企业与未来之间的关系;微观层面具体地考察企业与人之间的技术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科技企业非伦理技术行为不仅局限于企业与冲突方之间的关系相背离,还影响着社会、自然等生态圈平衡。而技术伦理原则寻求的是平衡和谐,实现整个环境的融洽稳定。本文从技术伦理原则的十二个指标研究高科技企业的非伦理技术行为,具体分析核伦理、太空伦理、生态伦理、基因伦理等方面,最后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发展型伦理意识。宏观层面从整体上关注企业与自然、企业与技术、企业与未来之间的关系;微观层面具体地考察企业与人之间的技术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道德维度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分析。认为,生态伦理的确立是生态文明社会道德建设的前提,从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生态世界观出发,要注意人之"小"与人之"贵"的特殊性;从人与自然和谐论的生态价值观出发,要处理好人类价值取向和所取与所予适度的问题。生态文明的道德维度建设关键是区分人的类内关系和类外关系两大维度,提出了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类的自我关系等的基本态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来看,当下生态和环境问题的核心仍然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焦点是如何正确认识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任何"中心主义"都是片面的,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并不存在着以谁为中心的问题,它们只有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区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是单纯的顺应自然,而是顺应和改造的统一,关键是人要把握好受动与能动之间的主动性,或者说是辩证的主动性.因此,我们需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的困境,主动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一社会一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科学理解生态自觉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自觉是指人们科学理性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使其自觉地外化到立法、制度制定、日常生产生活等活动中,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基础之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自觉的前提是生态理论的自觉创新和生态意识的自觉建立;生态自觉的基础是生态法律、法规、制度的自觉制定及执行;生态自觉的核心是日常生产生活中自觉的生态实践;生态自觉的终极价值指向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基础之上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危机的实质与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环境危机是人类错误的价值观导致的;是人类消费需求增长而引起的对自然的过度开发而造成的毁坏;是建立在工业革命基础上的经济活动和科技发展所造成的恶果;是由社会本身所带来的问题。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科学技术应该造福于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应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需要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重新确立人对自然的价值标准;科学技术必须有利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爽 《大众科技》2013,(9):165-166,141
马克思生态思想是分析人与自然关系和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科学思想,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于马克思生态思想与中国实际情况,文章从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重视资源紧缺与创新能源结构、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三方面展开,分析了马克思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广义的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和人的生态系统。生态问题的产生源自于技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威胁到了人类及其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通过对绿色技术在三个系统中运行的特殊性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融合的路径。绿色技术只有通过与三个系统的互动和融合才有可能发挥其解决生态问题的功能。这一分析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人类将可能面临的资源环境新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兆良 《资源科学》2001,23(3):14-18
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将给人类带来新的繁荣,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缺乏理性指导也可能会伤害到自然界和人类自身。文章论述了21世纪人类与自然界将可能面临的新的资源环境问题,如可能受到新旧传染病;以及气候变暖使细菌繁殖速度加快、传播速度传播范围的扩大;电磁污染对人类,自然界的危害;还会出现太空污染;网络犯罪;因贫穷悬殊造成社会不稳定等。  相似文献   

16.
在自然灾害多发期,人类需要从各方面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的途径。从技术创新角度看,可以通过将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并协起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此,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并协需要具备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文效益。具体而言,在技术并协创新过程中,需要遵循效率保障原则、环境友好原则和全面发展原则才能实现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7.
汪景粱  张连峰  张丽 《情报科学》2012,(2):271-276,281
本文从系统的视角构建了电子商务中的信息生态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实证研究方法,从外部环境因子、内部环境因子和信息人因子三个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进行电子商务创业的影响因素,对信息人因子和内外环境因子进行交叉分析,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结合"大学生C2C商城"进行典型案例研究,分析了其成功运营的信息生态因子和构建的电子商务信息生态模型。本文的研究从理论层面可完善和丰富信息生态理论,从应用层面将更好地推动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发展出"天人合一"的有机宇宙观,其本源、演进与功能均体现出一种有机的特点。"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式和方向。具体来看,表现为重视人与自然的有机整体,强调万物的系统思想,重视直觉与体悟的直观作用。文章认为"天人合一"的思想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但其有助于解决当代的生态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19.
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来理解"以人为本"这一命题,揭示了技术发展的主体是人,因而必须让技术回归人文,确立人本技术现;揭示了技术的发展要兼顾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因而要从满足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出发,确立技术生态-伦理现;揭示了技术的发展应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因而应实现技术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重要成果,是人类新的文明形式之一。它所追求的是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与人文生态环境系统的和谐。一个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生态化和环境的保护,也关系到人类生态价值观的建立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生态化转变。当前,成都正处于生态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根据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差别化地进行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