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奥运冠军访谈报道正趋向人性化回归,表现在尊重采访对象,做好充分的采访前准备;奥运冠军访谈报道中价值取向发生良性转变:跳出唯竞技论的模式;张扬受访人物个性特征;关注运动员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构建理性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节目中最受观众喜爱的报道形式,它以强烈的现场感,最佳的视听效果,成为当今电视新闻大餐中不可缺少的佳肴,从多年的实践中得出,要搞出好的现场报道,就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采访与被采访对象的关系:二是处理好采访与报道事业的关系;三是处理好采访与采访的关系。处理好这三个关系,就是搞出一个好的现场报道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入选“中华奥运小记者”将有机会成为“中华奥运少年”,安排采访奥运冠军和参赛运动员;种植奥运小记者林;在奥林匹克公园或红领巾公园立碑;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学》2008,(3):12-14
优质教学是课程改革中一个颇为热门的话题,进入新世纪,青浦基础教育为打造优质教学做了不少的探索;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原院长郑少鸣与他的合作伙伴,长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下面是采访郑少鸣老师后整理成文的访谈。  相似文献   

5.
据9月7日<长江日报>报道,在华中科技大学拟清退的307名"超学时"研究生名单中,出现了两位奥运冠军的名字.一时间,围绕奥运冠军该不该退学的问题,又有了一番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请中国举重队的奥运冠军们谈谈对潜能一词的理解。中国举重队在北京奥运会上参加9个级别比赛,共夺得8块金牌1块银牌,应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  相似文献   

7.
新闻采访中访谈气氛融洽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采访质量。文章从记者的访前准备,采访的地点、时机,记者的仪表、言谈以及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情感沟通等方面论述了如何营造融洽的访谈氛围。  相似文献   

8.
关于“创一流学校”的话题哈师大附中校长王殿安本刊记者陈双编者的话:本刊自1997年起开辟“名校长访谈”专栏,意在通过采访中小学校名校长,请他们就教育教学改革热点问题发表意见和看法;就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办学治校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阐述。从而引导我...  相似文献   

9.
【阅读指导】 访谈,是就某一特定人、事、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并将谈话以纪实方式进行记录的文章。访谈的主要形式有答记者问、采访纪实、访谈录、对话录等。  相似文献   

10.
新闻舆论监督是一种揭露矛盾、匡正时弊的批评报道。在新闻采写实践中有一定难度,从业人员要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把握时代特征,克服困难,与时俱进,选准报道题材;要学会“特工”本领,讲究采访策略,掌握第一手资材,深入开掘;同时还要着眼大局利益,争取各方面支持。坚持曝光原则,以期发挥新闻工具应有的效力。  相似文献   

11.
第五届全国特奥会在福州成功举办,真正展现了福州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城市精神,也提升了福州的城市软实力,对于强化市民社会责任感、加快海西建设的步伐,起到了推动作用,为进一步改善智障人士的生存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特奥会来提升城市软实力的相关举措:改变市民对智障人士观念,加速福州特奥公益事业的发展,加大媒体有关特奥会事宜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2.
唐大鹏  徐纪珂  李秋良 《文教资料》2006,37(10):199-201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学的视角对“绿色奥运”理念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客观地剖析了“绿色奥运”理念的深刻内涵,并进一步揭示了“绿色奥运”理念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北京奥运会为我国高校开展体育人文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人文奥运”理念是对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浓缩与升华,是对现代体育人文精神的集中概括,也是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内容体系的主要内容。高校作为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在倡导“人文奥运”理念,推崇体育人文精神,开展体育人文教育方面无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等三大理念代表着北京奥运会的和谐精神。在和谐奥运理念的推动下成功举办的北京奥运会,给中国人民留下和谐精神的最宝贵财富。作为北京奥运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面向青少年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有助于传达和谐精神,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河南省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学生对奥运知识掌握情况一般;获取奥运知识的途径较广;学生对奥运与经济、科技的关系较为关注;体育教师对奥运知识了解一般,也很少在体育教学中传授奥运知识;校园奥运文化活动开展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大多数学生愿意做奥运会志愿者。为了加强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提出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开设奥运选修课程;把奥运与体育运动实践相结合;营造校园奥运氛围,多渠道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宣传网络作用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提高青岛市民的整体素质,不仅是青岛迈向国际化文明大都市的迫切需求,更是影响2008年奥运会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之一,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法律素质和参与奥林匹克的程度,将直接关系到能否成功举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提升市民素质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7.
从奥林匹克思想对于女性社会地位、参赛项目以及女性精神层面现代化的影响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全方位阐释奥林匹克思想对女性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研究认为奥林匹克主义主张通过增强体质磨练意志和培养高尚情操,有利于女性完善自身素质,在思想道德层面上有进一步的提高.妇女参加奥林匹克运动既能获得良好的身体素质又能养成高尚情操,树立崇高的道德品质,从而加速了女性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绿色奥运的基本内涵的阐述,分析中国在2008北京奥运会为营造"绿色奥运"采取的具体措施,就北京奥运会对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指出北京奥运会后现代体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提出,是北京申奥成功的制胜法宝。也是北京奥运向世界呈献的新的奥运内容。科技、环境、人文是实现和谐奥运的具体理念体现。因此,研究三者与和谐奥运之间的关系,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