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韦正  马铭悦 《家教指南》2022,(5):97-110
对河西早期石窟与炳灵寺第169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第74、78窟关系的梳理表明,早期石窟在河西的传播并不一定由西到东,还应存在跳跃或迂回现象。长安佛教可能对炳灵寺和云冈石窟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长安与河西早期石窟一样可能也都有自己的独特来源。长安佛教在北中国早期石窟史中的地位值得继续仔细评估。  相似文献   

2.
近七十年来,云南石窟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呈现出三个阶段性特点:滥觞阶段,由宋伯胤等首做调查,搜集了一些基础资料;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云南石窟的年代、来源、题材、宗教内涵等进行相关考释,呈现出"多角度"的研究态势;兴盛阶段,"石钟山石窟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举办,吸引了国内外学者、高等院校师生的关注,研究逐步向全面方向发展。云南石窟研究,应当也正在朝着全面化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足石窟艺术是“唐盛而宋不衰”的最好的例证。它具有三方面突出的典型性:宗教性与世俗性的有机结合;艺术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结舍;规划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它是遵循艺术创造规律、继承与创新有机统一的成功范例,是合乎历史逻辑的自然发展产物,给我们以无比深刻而丰富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唐代佛教石窟造像风格的形成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南宋宇文屺<诗碑并跋>、王象之<舆地纪胜·昌州>条、席存著铭文等直接文献,魏了翁、杜孝严,姚宍恭、覃怀孝、泸州军州某的题刻等相关文献,都证明赵智凤在大足宝顶数十年刻石凿窟.宝顶石窟的内容证明有统一的规划.赵智风不是僧人,而是密教道者.小佛湾1号应名之为本尊轮藏塔,第一级北面鬈发人为赵智风造像.  相似文献   

6.
川渝石窟唐宋时期的造像记、修妆记、工匠题记及其他碑记等摩崖题刻中保存有一批与石窟营造工匠有关的资料.系统辑录、考证相关材料可知,川渝唐宋石窟营建工匠有完备的分工,涉及石匠、画匠、镌字匠、木匠等四个工种,其中石匠最为重要,其开龛镌像的程序可依据未完工的小型龛像大体推知,各工种都有相应的头日,又以技艺高低区分为都料、博士、匠三个级别,此外还有总领营造之事的负责人,较大规模的营造工事可能还存在特聘的专门工匠.工匠团队的组织结构大致有分工合作式和家族式两种.工匠团队成员的形象偶尔也出现在石窟造像中.对川渝石窟古代工匠的研究将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该区域现存龛像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苗苗 《华章》2011,(11)
唐代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中国佛教宗派大都于此时成立,竞标异彩,佛教艺术也达到了鼎盛阶段.此时,石窟分布地域更为扩大,数目也为最多.在这里我们将从雕塑的基本语言来分析北方地区的石窟造像.  相似文献   

8.
辽西地区石窟古遗址分布现状考察,作为辽宁地区古文化遗址分布与利用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进一步丰富了辽宁古文化遗址分布状况内容,有利于我国石窟建筑、考古艺术的研究工作的开展,通过对辽宁特别是辽西地区石窟数量、石窟规模、石窟建筑特点、石窟历史文化发展、石窟开凿工艺的调查梳理,为今后辽宁地区石窟建筑艺术水平、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及石窟遗址的研究、利用和保护提供了基础性调查研究,推动辽宁省石窟古遗址建筑的艺术考古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敦煌石窟几大类佛座的系统整理,看敦煌石窟塑、画的佛座与中原等地的异同及其规律.须弥座等佛座可能是影响我国由席地跽坐变垂足倚坐坐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由于唐宋时期的米仓道非常繁荣,因此巴中石窟不仅受到长安、洛阳二京地区的强烈影响,同时也有一些从西域经由河西传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龟兹石窟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9,25(4):F0002-F0002,F0003
龟兹石窟坐落在今库车和拜城之雀尔塔格山北麓幽静的山谷中,其疆域以库车为中心,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数百座石窟延展数里,分为谷西、谷东、谷内和后山四大窟区。以谷西区为最多,层叠栉比,梯道相连,极为雄伟。  相似文献   

12.
伍山石窟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伍山石窟游玩。从家里出发,乘车大约半小时来到长街,过长街向南转弯就来到了伍山。一眼望去,路旁全是绿油油的紫云英,偶尔夹杂着紫色的小花,金灿灿的油菜花则像铺了一地的金子。  相似文献   

13.
妆彩是石窟营建的重要环节。整理川渝石窟摩崖题刻后,可以发现,川渝石窟唐宋时期的妆彩活动分为“镌妆”和“重妆”两种。重妆活动的内涵十分丰富:一般而言,重妆是在龛像彩绘因渗水侵蚀、植物病害、微生物病害、动物病害、褪色等原因受损的情况下进行的;重妆功德主可以是信众个人,也可以是家庭或民间组织;重妆对象有单窟龛、多窟龛、龛窟内部分造像和同窟龛多次重妆等四种;重妆的性质也是施造功德;重妆活动的具体实施由画匠来完成;重妆完成后还会举行配套的表庆斋会,斋会种类至少有安像斋、十王斋、水陆斋、本命斋等四种。对石窟寺妆彩活动的研究,是我们完整复原石窟营建历程必不可少的一环。  相似文献   

14.
石室札记     
通过对北周290窟中心塔柱西向龛下部中央画“胡人驯马图”及该窟供养人画像的分析,结合正史记载,推测290窟窟主可能为北周保定二年至保定四年(562-564)任瓜州刺史的李贤。而西魏285窟窟顶的伏羲女娲像,则是佛教借用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图像,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混合创世说,以图象的形式进行了严谨优美的表现。285窟窟顶的伏羲女蜗像,其定名应为“宝应声(伏羲)”“宝吉祥(女娲)”二菩萨。其出现在285窟,与当时任瓜州刺史的东阳王元荣及佛教伪经《须弥四域经》的流传有关。  相似文献   

15.
又是秋天。2000年的秋天,由《扬子晚报》10月29日刊发的《南京发现“栖霞飞天”》的一则不足千字的消息引发了一系列相关报道、游客的参观高潮与各方面专家学者的关注与实地考察,并由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与南京市园林局联合召开了国际性的“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研讨会”(2001年3月24日——3月26日)。2002年的秋天,《南京栖霞山石窟艺术与敦煌学》一书的出版是这次国际研讨会的直接成果,终于也可以将“栖霞飞天”的话题沉淀成平实的文字,作为一个秋天的回忆与收获。 “目前的这本书,是我手头编著较晚而又一直很想快点出版的一本书。这主要是由于栖霞山石窟确实应该有其历史地位,而其  相似文献   

16.
在对敦煌莫高窟第217窟进行全面调查时,发现西壁龛下的供养人画像行列下方还存有底层壁画。这些底层壁画内容依然是供养人。经过研究,认为第217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盛唐洞窟,而是开凿于武则天时期的洞窟,由初唐时期的敦煌大族阴稠家族开凿。  相似文献   

17.
贺家沟佛爷洞石窟,创建于北宋崇宁二、三年间,是由以本地功德主狄文顺为首的多个存在一定亲缘关系的家庭共同出资开凿的,是一座民间性公共佛堂.洞窟现存29龛(组)造像和21条题记,造像水平较高,内容丰富,且出现了自在坐观音(附取经图像)、地藏与天藏、地狱十王等较为重要的造像题材,为研究唐宋时期陕西佛教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8.
鲁班窑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与云冈石窟隔河相望,据文献记载为北魏时期尼寺的附属石窟.2014至2018年,云冈石窟研究院对鲁班窑石窟进行维修、保护的同时,进行了考古调查.该石窟现存三座洞窟,窟内雕刻风化严重,但雕刻内容仍可辨析.根据该石窟的现存遗迹以及出土遗物可判断其为统一规划、设计的皇家石窟寺.鲁班窑石窟对于研究北魏平城地区石窟寺的布局、兴衰,北魏佛教艺术的特征以及"云冈模式"对我国石窟寺的影响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统一说明50多年来麦积山石窟自发现至今历次的编号过程,并对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近几年来新发现、清理的窟龛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麦积山石窟的一些重要问题,学术界争论得很热烈,比如开凿年代、现存最早洞窟的判定,目前分歧较大。关于麦积山雕塑尤其是北朝雕塑所体现的佛教民间化倾向、第127窟的睒子本生壁画所表现的北朝绘画水平等,本文亦提出自己的一些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