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是一门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因此对音乐的学习与了解不能仅停留在用耳聆听和嘴巴演唱,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肢体律动,使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可以更为直观细腻。有效的律动不仅拉近了学生与音乐的距离,更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让音乐课堂变得鲜活热烈,显著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各方面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为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教育理念和创新教育理念的深化,使音乐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思想与观念,并且善于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能力,打造无痕音乐课堂,激发学生审美意识和艺术情怀,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态度,有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本文结合小学音乐教学实际情况,分析了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总结出几点打造无痕课堂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人们对音乐课堂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在新课程视野教学要求下,教师应当更注重音乐课堂的生动性,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作为学习的器皿,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至于在音乐课学习中大部分学生不知道音乐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我们更加注重教育的创新,国家教育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职高是国家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根据时代的要求,我们的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接受高质量的专业培训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协调发展,培养新时代特色的职高人才。因此,在职高音乐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用音乐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让学生通过音乐增强情感感知能力,提高学生情商。为了提高职高音乐教学的质量,教师要注重对音乐课堂的情境创设,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快乐的课堂,以此推动音乐教学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职高音乐教学中的问题,提出创设良好音乐情境课堂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戏曲音乐是我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中的瑰宝。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与历史悠久戏曲音乐文化渐行渐远。本文通过阐述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戏曲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在戏曲音乐学习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对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施行以来,学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音乐在初中阶段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学科。构建有效的初中音乐课堂,将音乐知识较好的教授给学生,可以提升音乐教学的效率并塑造学生良好的内在品质。笔者通过自己对音乐教学的研究,提出几点关于构建初中音乐有效课堂的方法,针对构建有效音乐课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基于素质教育改革的理念下,对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当下教育教学的重点发展方向,而音乐对于学生来讲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对于激发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的艺术底蕴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节奏作为音乐的灵魂与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音乐的档次与格调,同时也是音乐的最直观表现形式。而节奏的掌握对于小学生来讲也有着很好的作用,所以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强化学生的节奏教学与培养。而通过运用积极有效的节奏方法,可以让小学生对于节奏的掌握更加的轻松与容易。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创新是新时代的主旋律,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表达观点,培养学生存疑精神;从生活中感知音乐,激发学生联想;关注学生对音乐接受的新内容、新形式,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9.
陈和水 《亚太教育》2021,(2):120-121
音乐学科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整个小学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音乐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音乐教学中器乐教学非常重要,应激发学生对乐器学习的兴趣,加强音乐教学实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开展分层教学,切实提升器乐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化,人们对音乐教学越来越重视。所以,音乐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在新课标的明确要求下,音乐课堂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  相似文献   

11.
蔡晓芳 《文教资料》2010,(11):100-101
器乐走进音乐课堂,是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可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对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培养音乐才华,促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与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通过科学的评价,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建设与发展。"由此可见,评价已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评定,更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多边活动,课堂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课堂教学活动始终。  相似文献   

13.
随着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新的课程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对新课程实施的目光也越来越聚焦在课程改革的主阵地——音乐课上。大胆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已成为教师们的自觉行为,音乐课堂上出现了全新的、可喜的变化,但在课改中,背离以"音乐为本"的现象仍然普通存在。一、学科特点决定音乐教学必须以"音乐为本"音乐课程是以音乐为载体来实施教学工作的,离开了音乐这个载体,以其他教学形式取而代之,实际上音乐课程的学科性质就已经不存在了,或者说"变味了"。《课标》在表述课程性  相似文献   

14.
游戏教学方法是融合学生认知特点与教学目标的教育形式,教师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贯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综合音乐素养为发展方向的教学形式,游戏教学法非常重视对学生的个性以及音乐情感的培养,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热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学习氛围中感受音乐课程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提出:对未来人才的培养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应该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师生平等参与的"自主化"课堂,本人就此简述了教学实践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音乐学科的有效教学是指通过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对此本文探讨了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7.
音乐课堂教学是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因为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通过音乐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学生紧绷的状态得到一定的舒缓,减轻学生疲惫、消极的感受。但是对高中音乐教学进行实际调查发现,高中音乐课程教学理念过于落后,教学方式死板、单一,使得音乐课程教学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高中音乐教师需要积极地找寻有效的策略提升教学效率。对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相关教学人员能够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仅靠单纯的聆听音乐作品是不够的 ,必须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设计多种音乐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在“动”中参与音乐、感知音乐、体验音乐、鉴赏音乐。通过学生的“动”———动口、动脑、动手 ,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 ,理解音乐 ,从而获得审美满足 ,得到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在课堂上如何释放学生的音乐天性,发展他们的音乐潜能,提倡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首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民族音乐的快乐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20.
在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当今社会,随着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同落后的文化素质的矛盾不断激化,素质教育已经取代应试教育的地位被人们接受,音乐作为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课程,其重要程度不容小觑。然而在音乐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传统的音乐教学束缚了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发展,迫切需要改变教学方式,以满足新时代下的音乐教学,新潮音乐的引进对音乐教学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