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知道"男人婆"这个绰号,对一个读初二的女生来说,是赞扬还是贬损。可大家都这么叫她,她也很乐意答应。我想这绰号源于她的名字——"余赛男"。这已经就有横空出世、"名盖群芳"的气势。加上她很崇尚"我是流氓我怕谁"这句另类经典,自行模仿成了她的口头禅"我是男人婆我怕谁"。用班主任的话来说:"女生坏起来真的不可救药。"可她明知道我的名字、为人和性格都与她"八字不合",偏偏还要与我结拜金兰,于是我多多少少也了解她的一些轶事。  相似文献   

2.
我的名气是越来越大了,终而至于成了所谓“另类”。不久前,市电视台“有话好说”栏目甚至以“另类教师”为题,对我进行了专门介绍。我自己自然知道,“另类”一词,在过去,在现在,总不是什么好称谓。然而,有什么法子呢?按常理,人生在世,总得按左右的看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此这般,既稳妥又快捷,可我偏苦于不能。“我与我周旋久,  相似文献   

3.
"公仆"论     
我不知道作为“公务员”的我是否应该归入“公仆”之列,也不知道我将来是否能够进入“公仆”之列,发自肺腑地说,我不愿称“公仆”,也不敢称“公仆”!  相似文献   

4.
要向妈妈"复仇"的女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若梅 《今日中学生》2004,(29):29-31
有位中学女生,写来这样一封信。信的落款是———“复仇天使”。以前,我是个乖乖女。上小学时我的成绩数一数二,上了初中,我成绩依然不错。但我突然发现自己很“土”,什么都不知道,好像是个七八十年代的孩子,无论装束还是见识都不“morden”。我想和其他同学一样,可妈妈总是觉得我要学坏。所以,我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型都要听她的。实际上,我是要多土有多土,我觉得自己很没面子。我长得还可以,刚上中学班里就有人追。第一次碰上这样的事儿,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第一次被别人喜欢,我既内疚又害怕,没人能帮助我,一个人独自承受那滋味真的很难…  相似文献   

5.
张老师:我非常喜欢看书,但就是不会写读后感。有时候,老师布置我们写,我写了一两篇,也还是不满意。因此,一写读后感,我就感到头痛,不知道如何下笔。你能帮帮我吗?我真想有个“万灵巧药”。你的学生李渊李渊同学:像你这样的信,我已经收到了好几封,都是表示同样的困难,写不好“读后感”:看见要写“读后感”就面有难色,不知道如何下笔。我也读到不少小朋友写的读后感,似乎都是一种写法,一个模式,大同小异。具体地说吧,三段式:开头第一段,简单叙述读的那本书或者那篇文章的内容;中间第二段,对照自己的所作所为,找出差距,寻找不足;最后一段谈感想…  相似文献   

6.
Q:我是职高三年级的学生,无论从身高、体重还是年龄上,我可都算是“大男人”了,虽然也有几个“铁哥们”,但感觉我们之间并不是“铁磁”,他们还总说我树敌太多,我怀疑他们在嫉妒我。就说一周前和2班的那场足球比赛吧,我已经“梅开二度”了,对方的后卫在禁区里铲倒了我,应该罚点球的,但我的铁哥们也同意“裁判”的判罚,却说我假摔,还劝我算了,居然替人家说话,真让我生气。说真的,当时要不是我涵养大,真想揍那哥们一顿。现在越来越觉得朋友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了,为这事我感觉很气愤,也感觉很无望。再有就是现在我和父亲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平时父母对我很好的,尤其是母亲,对我很细心,我学习很紧张,像整理房间、洗衣服、换床单被褥的活都是母亲干的,可最近不知怎么回事,父亲总说母亲惯着我,还总是无故地指责我长不大,不知道心疼母亲。父亲老是为母亲打抱不平,难道他也在嫉妒我吗?不知道这些烦恼是他们故意烦我,还是我真的有问题了,因为我觉得我的烦恼越来越多了,雨露能帮帮我吗?  相似文献   

7.
雷钟哲 《成才之路》2011,(7):11-I0007
不知道出国留学状况,不知道大学变化,不知道中国高校体制和发展前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来到中山大学访问时,面对记者的提问,他的回答大都是“不知道”。因为“这15年来我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在宇宙间寻找反物质”,丁肇中幽默地说,“集中精力做一件事,这样也就可以在回答其他问题的时候说不知道了。”  相似文献   

8.
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来解析,“另类播报”的真正涵义“就是通过广播、电视等途径,运用超出常规的、与众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播送、报道新闻及相关信息内容的活动”。“另类播报”具有不同凡响、时代感强、引领潮流、有悖主流和信息量大等特点,常利用“另类”主播、“另类”内容、“另类”符号、“另类”媒介和“另类”观念等大胆前卫的手段达到轰动的传播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另类播报”在定位时,必须考虑新闻资讯的价值,坚持高尚的文化导向;考虑受众和市场需求,保证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传播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9.
星期六的早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我惊醒。我还以为是哪个小捣蛋打来的,原来是一个孩子硬着要去动物园看老虎,遭到拒绝便大叫大闹,家长迫于无奈只好动用向老师告状这一杀手锏。我一边听着家长的“诉苦”,还满脑子不相信地回问了几次以确认是某学生的家长。这个孩子在我的班里可是一个听话的乖孩子啊,怎么会这样的呢?我把自己的疑问说给了这位家长听,谁知道她似乎早就知道了,无可奈何地说道:“所以我们都怀疑这孩子的心理有两面性,唉……”我还是第一次从家长口中得知这孩子有这种情况,由于无法当面交谈,我只能先说服家长冷处理。星期一,我…  相似文献   

10.
□我班有一位外地转来的学生,由于他的年龄偏大,常常欺负别的同学。我曾多次找他推心置腹地谈过话,都不见起色。一次他借了同学的乒乓球拍,就是不还。我知道这件事后,并没责难他,也没有声色俱厉地批评他,而是自己掏钱买了一块乒乓球拍送给他,并且私下里跟他说“:老师知道你爱打乒乓球,这个球拍就送给你了,你也知道一个人要讲诚信,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嘛!”蛮以为我的一番宽容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会及时归还同学的球拍。结果他不但没有归还,还在同学面前叫嚣“:怎么样,我就是不还,连张老师都怕我,你敢拿我怎样?”最终还是在我的强制执行下,…  相似文献   

11.
一流大学不能跟着"排名榜"转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去年,《求是》杂志开辟建设一流大学的论坛,邀我写一篇文章,我考虑,要建一流大学,首先要知道什么叫一流大学。对一流大学不知道如何界定,就更不知道如何来引导一流大学了。我问人家,什么是一流大学?许多人说:“排名榜排在最前面的就是一流大学嘛。”我仔细分析了排名榜,并以此  相似文献   

12.
六月随想     
这个六月是刻骨铭心的,一片茫然,一片寂静,不知道明天的我该走向何方。黑暗的日子在悄无声息中过去,只留下了岁月的影子。五天前的我,还有着疲惫的眼睛,还有着希望的憧憬。而现在,我已经无法再抱有幻想,我只能静静地等待。我不知道我的分数会是“6”字打头还是“7”字,我也不知道十位数究竟会是“9”还是“0”;我盼望是“9”,那样我的等待也会有个圆满的结局,可是,会吗?这个六月,中考在寂静中改变着我自己。故事从公元2005年3月开始。当心中的倒计时跳到了最小的三位数,黑暗的日子便无可奈何地来临。从那时起,原本嘻闹着无忧无虑的我真正感…  相似文献   

13.
班上有一位女生,早晨到校经常迟到,每次老师批评、教育她.她都承认迟到是不对的,并保证下次绝不再迟到.似乎“心悦诚服”了。但我知道,她对自己迟到这一不良行为早已习以为常了.老师对她的教育批评她也习惯了。果然.第二天这位女生又迟到了。这一次我意识到用老办法是不会奏效的。我决定暂时不去找她,更不批评她,静观其变。我从窗外看到她坐在位子上东张西望.神情慌张(尽管她对迟到和批评早已习惯了,但还是担惊受  相似文献   

14.
我知道什么是近光灯,但这个“主义”还是第一次听说,后来才慢慢明白其中的道理。我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夜里回家,天已变暗,我骑着车赶路,前方突然射来两束强光,射得我无法睁开眼睛,只好用手遮住一点光线——显然司机开了远光灯。他应该看  相似文献   

15.
也许一个普通的早晨 ,鄂西山区的农民一觉醒来 ,会发现庄稼地里一片狼藉。野生动物不邀而至。我不知道 ,他们是“人口膨胀” ,要开疆拓土呢 ;还是在本土无法安生 ,而对人类进行无可奈何的报复呢 ?假如是前者 ,我倒认为是个好兆头。至少说明野生动物们在那里生活很好。他们的环境状况良好 ,不然何以人丁兴旺、繁衍不息呢 ?要是真实情况如后者 ,那却不妙。据说地球上有成千种的野生物种濒临灭绝 ,其直接的原因当然是环境 ,那么鄂西的动物们也就不成其为“另类” ,他们也正在受难 ,如他们的同伴。我要追问 ,“鄂西现象”究竟说明了什么 ,我们对…  相似文献   

16.
特别对话:每一个人都能创造出一些奇迹岳池县齐福学校蔡义义:我是“青春热线”的发烧友,喜欢您以幽默、简短的方式解答我们提出的问题。我的许多烦恼,就从中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最近我读了《韩寒访谈录》,觉得他的许多观点也不是不对,为什么人们还要把他称为“另类少年”?他到底是不是我们中学生学习仿效的榜样?应该怎样向他学习呢?很想知道您是怎样看韩寒的。田星:关于韩寒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是这样看的:韩寒能够写出那么多作品,他的勇气和才华,是值得学习和拥有的;但是,我不喜欢过分偏激和“另类”。一个健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电脑》2005,(12):5-5
在如今的校园,左一个“我晕”,右一个“我倒”,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如果你不是“圈内之人”.知道什么是“特困生”和“觉皇”吗?“特困生”就是早上笫一节课就打瞌睡的学生.“觉皇”就是嗜睡的人.是不是觉得自己落伍了?这些都是时下校园流行的“行话”。面对这些受学生喜欢.却令家长老师头痛的“异类语言”,我匀究竟是该追捧还是该捧杀?  相似文献   

18.
倘若我们把那些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甚至故意搞笑的学生称之为“另类学生”;那么,对这类学生,是批评还是赞扬,是训斥还是鼓励?下面是我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遇到的若干案例。  相似文献   

19.
嘿!告诉你一件新鲜事,老封建也买保险了。你一定很想知道这个人是谁吧!告诉你,他就是我“爷爷”。以前,不知道保险公司的人到我家做  相似文献   

20.
我在教鲁迅的《七律·自嘲》时,问到“运交华盖欲何求”是什么意思,有一学生突然答到:“它的意思是说鲁迅这时行了桃花运,乐得不再想别的了。”话音刚落,全堂大笑。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学生是有意捣蛋,但不可否认他对这个问题做了相应的思考,否则他不可能知道“华盖”指的是一种运气,也不可能懂得“欲何求”是“还想求得什么”的意思。我没有批评这位学生,而是接着他的话说:“有位伟人说过,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位伟大的女性,谁说人交了桃花运就不会再有所成就呢?况且鲁迅此‘华盖运’非彼‘桃花运’。算命术认为,和尚交了‘华盖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