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需要加强大学生思政课程的情理融合教育研究,以不断提升高校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情理融合教育有其内在必然性和逻辑性。从高校思政课本身来讲,它具有内在情、理两方面元素。只有在思政课教学中情理结合,才能更好地达到育人目的。从高校教师本身来讲,思政课教师有情、理两方面要求。只有把自身的情感、学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温情和魅力。从大学生自身来讲,他们正处于青春期,也有情感和理性两方面需求。思政课只有做到情理交融,才能引导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徐文勇  李敏霞 《时代教育》2012,(13):228-229
感性教育突出的特点是简明的直观性和浓厚的情感性,它以事物的魅力去刺激人的心理和情感,具有形式多样,生动形象,直观深刻,容易打动人、感染人,使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和升华,扩展人的思维空间等优点。因此,把感性教育和高校思政课教育相结合,突破传统的道德说教或者满堂灌的教育方法,成为当前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也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新的目标。而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水平和实际效果,其关键就是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本文从理论业务素质、情感投入、教育机智和个人修养这四个方面探讨如何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并为其队伍素质的有效提升给出了具体建议,这对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改善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守正创新需从政治高度、理论深度、情感温度和话语力度等现实向度着手,在“守正”与“创新”有机统一的基础上发挥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以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课是高校立德树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承担着以理论与方法为青年导航的重任,是高校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陪养人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流趋势,但思政课教学改革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内容过多,思维抽象,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方法单一,缺少吸引力和创新性;教学设计简单陈旧,没有鲜活的形象、欠缺感染力和情感温度;新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较少,使得思政课堂教育引领价值效果不明显。为此,本文提出了以信仰教育为载体的思政动车教学设计,以教学设计优化思政课改革的教学设计路径,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高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人为本"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分析情感教育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然价值以及对思政课提出的新要求,围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三个环节的改革,做到整合思政课教学资源、创新教学形式、改革教学评价,从而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情感作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力.情感的催化剂功能有助于人们道德行为的形成.因此,将情感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同,激发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自觉行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及人生信仰.文章通过阐述高校思政课情感教育现状及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8.
勤俭节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重要内容。推进勤俭节约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思政课守正创新、培养国家栋梁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情怀培养、课程优化、教学创新、实践转化等路径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作用,完成立德树人的价值使命。基于此,介绍了勤俭节约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背景,指出了勤俭节约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意义,探索勤俭节约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9.
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核心能力,是建设高校高水平师资队伍的重要内容,主体自觉是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核心能力发展的目标导向。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实现对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自觉把握和主体超越,就需要以真学为知识目标、以真信为信念目标、以真懂为情感目标、以真用为行动目标。  相似文献   

10.
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赓续红色血脉是新时代我国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使命。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政课积极赓续红色血脉,有利于坚定育人使命的正确方向、丰富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提供改革创新的不竭动能。高校思政课赓续红色血脉内涵丰富,主要体现为以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以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要通过增强高校思政课赓续红色血脉的主导力量,提升高校思政课赓续红色血脉的教学效果,注重高校思政课赓续红色血脉的实践养成,不断推动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11.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和抗疫故事为思想政治教育积累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和素材。防控是思政大课堂,战疫是思政教科书。高校思政课讲好抗疫故事应从情感、内容、方法三方面着力,深刻挖掘疫情防控中的生动实践,增强思想引领,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思政课是高校思政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之一,但当前高校的思政课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与初高中课本内容部分重复、时效性和针对性不强四个问题。情感认同教育就是从这四个方面着手解决思政课当今面临的困难,让学生在自觉自发的基础上,认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美好的未来设想,认同我们党的方针政策和未来道路,从而真正实现高校思政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政课作为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的剖析,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全面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创新路径,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实效性。这些路径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对于筑牢国家安全根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促进青年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以及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和发展前景。人工智能具有精准把握思政课教育对象、精准供给思政课教学内容、精准评价思政课教学效果等价值意蕴。然而,当前高校系统内普遍存在着思政课教师的整体人工智能教学素养不高,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合力不强,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体制机制不尽完善等现实问题。因此,需要重点在提升思政课教师人工智能教学素养、多方主体参与开发与建设、健全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体制机制等方面着力,促进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建设,以期有效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影响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与"课程思政"理念相违背,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促进"课程思政"理念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相契合,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需要对"课程思政"影响下的高校思政课教育现状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剖析,在解决其问题的基础上,全面而深入的探究"课程思政"影响下的高校思政课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思政课是为国家与民族育人的关键课程,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回答好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教育问题的根本所在。当前,高校思政课效力的发挥受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思政课受重视程度不高、师生责任感较弱和教学模式单一等多维因素的制约。提升高校思政课效力应立足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运用系统的思维方法,着力解决高校思政课效力发挥的现实问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引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加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中;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丰富思政课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多管齐下,促进高校思政课效力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科学精神的充分体现,是高校思政课程的丰富教育素材和课程资源,是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民族自信、引领价值追求的生动教科书。推动“两弹一星”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可以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培养青年学生家国情怀,激发青年学生斗争精神,增强青年学生创新意识,有助于拓宽高校思政课教育渠道,增强思政课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政教育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如何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不断创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稳定发展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思想的引入,可以使高校思政课进入崭新的阶段,成为目前思政课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深刻理解生态教育理念,以及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生态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文章总结概述了当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旨在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要把握三重维度。从理论维度看,要厘清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政课的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契合、理论渊源相同、教学内容融合。从价值维度看,要重视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能够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激励大学生艰苦奋斗、激发大学生开拓创新和锤炼大学生道德品格。从实践维度看,要创新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多元路径: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在知识教育中实现价值的引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理论传授与实践教学协同育人;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努力实现教与学“同频共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20.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不同,“大思政”教育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实践性和人性化。以“大思政”观统领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能够加快高校思政教育观念和教学范式创新。当前的高校思政仍存在教育功利化淡化思政课教育地位,传统教学形式挫伤学生学习热情,离“大思政”教育平台构筑相距甚远等不足。强化思政课在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优化“大思政”教学的教师队伍建设,拓展高校思政教学的实践教育平台,创新思政课教学的考核与评价机制,是弥补以上不足的有效措施,有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