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明确阅读对象名著阅读篇目可分为指定阅读篇目和非指定阅读篇目。对指定阅读篇目,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来安排:应先阅读量少的后阅读量多的,先阅读理解难度小的后阅读难度大的,先今后古,先课内阅读研究后课外阅读研究。如:高一上学期读余秋雨散文(从广义的“名著”来看,亦包含近期的优秀文学作品),下学期读唐诗宋词;高二上学期读《三国演义》,下学期读《红楼梦》;高三上学期读《论语》,下学期选读莫泊桑的中篇小说(因将参加高考,阅读量及难度有所降低)。对非指定阅读篇目,可要求学生每学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教师开列的书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课外文学名著阅读试题存在着分值偏低、内容浅易、题型单调、考查篇目确定得不尽合理等诸多问题,多数名著阅读试题还不能很好地引领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导致许多学生的名著阅读成了虚假的阅读。当务之急是要改进名著阅读的考查策略:合理确定名著考查的篇目和范围.准确制定名著考查的目标和要求.加大名著考查内容的深度难度,创新名著试题的形式。提高名著试题的分值,借此引领学生真正走进名著深入阅读.达成名著阅读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2021年江苏十三市中考名著阅读题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江苏省名著阅读题的分值区间、考查题型、考查题量、考查重点篇目以及分值安排、考题出现形式等特征趋势,并参照浙江省中考名著测评出现的最新趋势,反思一线教学在比较阅读、阅读教学的情境化、整体化等方面尚需改善。  相似文献   

4.
名著导读既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渠道。以初中名著阅读篇目中最有争议性的《水浒传》为例分析名著导读的技巧,需从作品的特点入手,以名著中存在的明显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吃力的内容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优化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髓,名著阅读学习是提高学生自身文学素养和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新课标下,名著导读板块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初中三年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还推荐了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阅读的篇目,其中初中部分必读10种。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给方法,指导学生有效阅读;逐步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黄荣娟 《广西教育》2010,(23):42-42,48
一、分析阅读现状 据一份调查报告统计,学生一周内阅读量极少的约占40%。每天阅读时间在15分钟以下的占68%。数据显示,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时间是极少的。此其一。 其二,阅读面相对狭窄。不少学生除了语文教科书所规定的一些名著篇目外,几乎没有涉及过他们这一年龄阶段可以阅读的文学名著。  相似文献   

7.
农村中学由于受到办学经费与应试教育的影响,名著阅读教学存在较多问题。在农村中学开展名著阅读教学,可以通过明确阅读篇目,制定阅读计划;创设阅读氛围,培养阅读兴趣;做好读书笔记,交流读书心得;以增强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我省自2007年开始,将文学名著阅读列入高考考试范围,名著阅读在高中阶段得到了空前的重视。然而,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交谈,我们发现不少学校阅读情况很是严峻。只有极个别学生能完成新课标要求的阅读量,甚至有20%左右的学生没有完整地读完一本名著。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名著阅读量严重不足呢?我认为首先是重视不够,校园阅读氛围差,不少教师和学生根本没认识到名著阅读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其次,阅读难度大,动  相似文献   

9.
"多读书,读好书",这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明确提出的要求,同时都非常具体地推荐了初中阶段必读的名著篇目。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名著阅读欣赏的要求,避免学生阅读欣赏名著流于形式,切实提高名著阅读欣赏水平,本文着重探讨了笔者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关于名著阅读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0.
王凤 《现代教育》2021,(2):58-61
部编版语文教材对于名著阅读在篇目上进行了变革,并且给予了具体明确的阅读方法的指导,但是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笔者根据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结合新课程标准的阅读建议及教学指导,从阅读过程中的准备阶段、阅读阶段、展示阶段,对名著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江苏高考开始对选修历史的考生考察名著阅读,"要求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规定了《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十部名著作为必考篇目。这样名著才开始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名著阅读的复习往往是用名著的概要阅读和做题代替的。特别是大部头的长篇小说,大部分学生不能完整阅读,只读自己感兴趣的,男生不读红楼,女生不读三国,都是刚开个头,就读不下去了。这样,我们的阅读目标就难以实现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几年来,笔者尝试着让高中学生从高一就开始阅读《三国演义》等长篇名著。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和摸索,我已经积累了一些具体的做法。下面笔者就以《三国演义》为例,谈谈自己是如何指导阅读名著的。  相似文献   

12.
1.利用教材辐射课外,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名著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底蕴和精湛卓绝的艺术特色而经久不衰。中学课本中涉及不少篇目,教师应该恰当地进行诱导指点,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使学生窥一斑而视全貌,而且能够使学生自然地向外延伸,阅读整部作品,从而领略泰山之颠的风采,使学生沐浴在名著的艺术熏陶中,丰富其知识与阅历。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2016年中考名著阅读题为研究对象,指出中考名著阅读考查的命题趋势:考查内容走向深入,由了解信息走向感悟鉴赏;考查形式更为灵活,由传统题型走向开放创新;考查目标指向运用,由记忆积累走向能力培养;考查范围有所扩大,由教材篇目走向课标范畴.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中第四学段(7~9年级)关于阅读方面要求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明确而具体地指定了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此举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读书中陶冶情操,涵养品性。如何引导学生阅读这些经典名著呢?笔者想谈点做法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当今教育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这事说说容易,真要落实下去,就难了。尤其对农村学生难度就更大了,本文根据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引导农村学生阅读名著。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时代,基础学段学生阅读现状堪忧,表现为:缺乏阅读兴趣,阅读面狭窄,阅读量少,尤其是阅读名著的意识严重缺失。对于这种现状,在基础学段开展名著阅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在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地位日显重要,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对名著阅读的部分要求如下:“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强调:语文新教材专治不读书,主张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然而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必读篇目共有12本,自主阅读篇目推荐24本,意味着学生三年至少需要阅读36本。日常教材内容尚且繁重,加之名著阅读内容,语文阅读任务急剧增加。教师应怎样教,  相似文献   

18.
整本书阅读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整本书阅读"同传统语文学习的篇章阅读或片断式阅读相比,无论从阅读量还是阅读的难度上都极具挑战。特别是那些年代久远,作品文字过于隐晦、难以把握其主题内涵的经典名著,对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产生障碍。所以,要想有效地实施"整本书阅读",必须制订有效的阅读策略和阅读计划。教师的"善导"和学生的"悦读"应该始终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初中生语文素养,响应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课外阅读质与量的要求,在农村初中开展阅读经典名著教学符合目前人才培养需求。文章通过分析农村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价值,针对目前农村初中开展名著阅读不容乐观的现状,提出有益于提升农村初中名著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指导对策:发挥课堂熏染功能,提升学生名著阅读兴趣;营造名著阅读环境,培养学生名著阅读意识;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加强名著阅读技巧指导;更新名著阅读教学设计,构建名著阅读评价制度;提高语文教师阅读素养,扩充名著知识储备量。  相似文献   

20.
江花兰 《考试周刊》2014,(86):23-23
<正>名著是经过时间的打磨而沉淀下来的经典。阅读名著可以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修养。《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七到九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甚至很多省市把名著阅读列入中考的考试范围,以2014年镇江市中考语文试卷为例,名著阅读的分值是6分,考查的篇目涉及《汤姆索亚历险记》、《水浒传》等六部名著。由此可见,名著阅读已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