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同时还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那么教学过程应处于一种“和谐”状态下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林金榜 《云南教育》2002,(25):26-2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显得尤为重要。一、营造氛围,发展个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使我们认识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给学生一种心理安全感,为他们提供一个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老师允许学生插话,允许学生不必先举手就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3.
赵春阳 《学语文》2004,(5):52-5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更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性、师生对话的交互性、学习方式的自主合作探究性、语文运用的实践操作性以及目标体系的开放性。新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但语文教学中相关因素无论变化多大,语文教学的目标必须是相对恒定的,而师生用以对话的教学内容本质上也必须是相对稳定的,因而设计教学内容时必须讲究有效性和适度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探讨和实践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新课改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想法及做法:  相似文献   

5.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而“综合性学习”就是实践这一理念,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作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亮点,“综合性学习”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注重过程和学生的感受。新教材“综合性学习”给语文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它的提出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它正等待着语文教学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6.
沈传学 《学语文》2005,(6):22-2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努力构建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同时还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共同发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郝士英 《新疆教育》2013,(7):129-129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互动合作过程中进行。这种互动合作的教学方式强调语文教学是“互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文本”进行“互动探究合作”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进行师生平等的、动态的、全方位的合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课堂“互动教学”,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本文就新课程下的语文互动合作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教师,对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教学,我们怎样才能做到通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经验”,使语文课程“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达到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目的,有必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何谓“自主、合作”?“自主”就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喜好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合作”就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可见,语文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活动的开展,培养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自主合作能力,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显然这种学习方式是达到语文教学目标最基本的教学策略。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构建自己的教学模式,怎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下面就从语文课型的角度.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语文教学基本理念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把“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放到了语文教学的熏要位置:在这个前提下,新课程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即倡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  相似文献   

15.
王菊梅 《甘肃教育》2020,(3):154-15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让师生取长补短,促进师生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为学生的不断发展提供动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应从小学低年级学生抓起。  相似文献   

16.
毛学文 《文教资料》2011,(27):44-45
合作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人”。作者结合中职语文教学的实际,谈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方丽敏 《考试周刊》2012,(86):29-3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观念的转变,无疑给遭受众议的“授受式”语文教学带来一片曙光。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语文教学展现了广阔的碧海蓝天。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应当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一系列新的教学理念,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谈谈我们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9.
王柏生 《湖南教育》2005,(17):42-4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是非常正确、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把时代的“活水”注入传统的课程呢?一、改变旧观念,实现新目标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语文的主人”的观念。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论是在内容上,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还是学习方式的设计上,都要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把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作为首要任务,树立一切为了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新理念。同时,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课堂角色,由传统的知…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把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同时提出,并作为一条重要的理念提出来,这是以往语文教学大纲所没有的。可见《语课标》对合作学习是多么重视。合作学习既是语文教材的学习方式,又是学生学习其它语文材料的学习方式。它应该贯穿学生学习语文的全过程,甚至贯穿学生一生的学习。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人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