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维屏是岭南晚清到近代过渡时期的重要诗人,他一生走过了从乾嘉盛世至道咸衰世的八十年道路,跨越了1840年前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代。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及其诗学理论研究,早年的诗作,承袭乾嘉余风,风格俊雅清隽,诗境颇高;嘉道以来,由于列强入侵,张维屏诗歌内容关注社会现实,诗风变得沉郁顿挫。在岭南诗坛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岭南诗歌走向近代、实现古近代转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阮籍与庚信两位诗人的现存诗歌中均有以五言古体为创作形式的咏怀诗,二人的咏怀诗都体现了在高压政治统治下郁郁寡欢的苦闷矛盾心理,反映他们对社会人生的感想。但由于他们生活的时代环境不尽相同和受时代风的影响也不同,二人的咏怀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兼民主革命家拜伦,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梁启超是近代诗人中受影响最早也是较深的一个。拜伦精神及其积极浪漫主义的诗风都对梁启超创作的新诗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梁启超的诗歌在思想内容及风格上都有别于传统诗,别树一帜,开拓出传统诗歌的新国土,成为真实反映近代社会现实,充满慷慨豪迈之气的时代之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龚自珍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作为诗人,龚自珍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给我们留下了近八百首诗词。他的古体诗,情思凝炼,诗势奔放;近体诗,七言律诗含蓄精当,而绝句尤为自然洒脱,加上思想内容之深广,实成龚诗之大宗。龚诗还具有艺术形式多样、艺术风格迥异及以小见大、纵横议论等特点。但最能代表龚自珍诗歌特色的是积极浪漫主义。这种艺术特色,在龚诗中,表现鲜明直捷,纵姿都丽。而且,作为一种时代的透视,窥探着社会、人生、理想;透露着自然的奇幻与思想的孜求所凝结的奋争气势,渗透着忧国质世的激情和对理想生活…  相似文献   

5.
布莱克与龚自珍分别是英国与中国同一时代具有开拓性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杰出诗人,他们两人的诗歌创作的主旨和艺术手法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从平行探析的角度入手,对他们两人的写作背景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和艺术表现手法作一些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校中文系讲师黄刚编著的《张维屏诗文选注》一书,将由华东师大出版社于今年年底出版。张维屏是我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其反映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三元里》等诗作曾被誉为“在鸦片战争诗歌中,其最具有灿烂不朽光辉的英雄史诗”(阿  相似文献   

7.
生活于嘉道之际的龚自珍,之被后世学界方之为中国古代最后一位诗人、中国近代第一位诗人,不只是在于诗人跨越古、近的生命时段,更重要的是,诗人"尊情贵真"诗学思想,不仅承继古人,而且启迪来者,而诗人的诗歌创作,恰正是其诗学思想的准确诠释,这突出体现在其诗歌创作中"剑气箫心"的真情体露和尚奇求新的艺术追求。换言之,龚自珍以其"尊情贵真"的诗学思想和"豪不就律"的诗歌创作为中国诗歌领域开辟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启动了中国诗歌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晚清文学家谭献的纪实诗反映了近代中国发生的太平天国运动及鸦片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些诗歌多记述时事,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谭献以诗歌表现民生疾苦,写出下层百姓生活的困窘,表现出诗人忧生念乱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前后,一大批以爱国志士为主体的诗人,从清中叶以来腐气沉沉的诗坛上奋然而起。他们蒿目时艰,俯仰舒啸,掀起了爱国诗歌新的浪潮。这些诗,主要以近代爱国主义新的基础和内涵,以诗歌爱国思想顺乎时代的深化和题材更广泛的拓展,把我国爱国诗歌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层次,开启了近代爱国诗歌乃至整个近代爱国主义文学的先河。  相似文献   

10.
郑珍以忧国忧民之情融入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其诗被称为郑珍时代的"诗史"一点也不为过。郑珍诗与杜甫诗不仅在内容上具有相似性,诗歌所反映出的生命悲剧意识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表现在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及思乡孤独的个体之悲和社会之悲两大方面,体现了郑珍和杜甫两位诗人强烈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1.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辞官出京后的诗作。其中不少正面咏佛或引用佛学术语的诗作。从诗中看来 ,龚自珍确实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龚自珍的佛学思想是一种“外佛内儒”的思想。其儒家和佛家思想是交融在一起的。他认为“佛教济世之方”可“与世间法相辅而行” ,佛学可以有助于社会的变革 ,国民道德的改造和革命者无私无畏精神的培养。他在《己亥杂诗》中 ,将早年积极入世的情怀升华到一个更为深沉、廓然的境界 ,从中既可看到儒家超然的宇宙观 ,又可见到儒家奋世救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2.
比较江左三大家及其以后诗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的诗派别五花八门,有世人所称的“江左三大家”;有主张“神韵说”的王士祯;有与王士祯齐名的朱彝尊;主张做诗注重“性灵“的袁牧;渊源两宋,却独树一帜的龚自珍……,随着时代的变迁,旧的形式已不能与日益变化的社会生活相适应,诗界的革命便是自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庚肩吾是名的宫体诗作家,传世诗内容丰富。他的应制诗和企慕隐逸诗多以山水描写为主,对唐代山水诗派产生了很大影响。他还是继承永明诗歌理论的探索和实践,为唐代近体诗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张令仪是生活在康乾时期的一位重要女词人,由于其自身的性格特征和坎坷跌宕的人生经历,使得她的词作中充满了对于闺阁女性之"愁"的书写。其咏"愁"词主要可分为伤春悲秋的闲愁、怀人寄远的离愁、索居穷巷的苦愁、丧夫失子的哀愁、怜爱游子的心愁这五类,这些咏"愁"词的书写,具有典型意义和特征,是较富有代表性的闺阁词。并且,在艺术表现上,张令仪几经品咂,将"愁"作各种意象的比拟,独具特色,展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昔人都把张问陶看作袁枚的信徒,是性灵派的后期传人。其实张问陶与袁枚的诗学观点同中有异,且异大于同:同在都主张独创,抒写性灵;不同在张问陶论诗取径较宽,既主张独创,抒写性灵,又主张为诗要有豪气骨气壮气大气,要关心时务,提倡讽谕,既要空灵,又要沉郁。他的诗论既上承性灵派之长,又纠性灵派之偏,有启龚自珍、魏源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康白情是早期白话新诗的开拓者之一,在新诗创作和理论建设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着眼于现实,主张(新)诗是贵族的;提倡主情主义,在自然活动、社会活动、艺术鉴赏活动中进行情感的培养;提出自然音节论和诗可无韵说,追求内在情感的自然律动;推崇诗体解放和创造的新观念,勇于尝试新形式和新方法。其新诗理论既有着内在的系统性和理论的深度感,同时还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在中国诗歌界独占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7.
Black performance poetry can be a crucial aid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It encourages a positive view of black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illustrates the links between the oral and literary traditions. This study of eight black performance poets looks at their childhood and school experiences (both Caribbean and English), how and when they started writing and performing, their favourite poets, how they write and what they think of publishing. The significance of performance poetry is discussed, along with its great potential for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相似文献   

18.
陈师道的课题意识是北宋元诗人们谈诗论艺、求新求变风气与他本人个性人格相结合的产物;表现为在诗学意识上以文学为人生的不朽盛事,以雅格为文学的至上追求,以换骨为格高的基本出路。这种课题意识从理论主张、创作实绩与具体作法三方面给予后世诗人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籍、王建都以乐府诗而名诗坛,严羽《沧浪诗话》更拈出“张籍王建体”予以褒扬。张籍、王建远绍汉魏乐府,近承杜甫“诗史”写实传统、使其诗作呈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讽渝”的鲜明艺术特征,并以其对乐府诗的开拓创新与创作实绩,成为元、白领导的新乐府运动的中坚和先锋。  相似文献   

20.
建安时期,诗赋等文学作品在其文人立言价值观中的地位、价值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与凸现。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因之一就是文人的文学活动。其表现为:文人创作日益生活化、普遍化,并成为文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人进行了有意的文学品评活动;文人在文学活动中表现出非凡的文学才能.其通常被时人、后人以文学家的身份来对待、看待;文人的文学活动的文学性较以前大为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