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按照新课程精神,教师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必需注重学生科学、理性、合作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建立一个学习平台,能有效地满足上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能在一节课开始的时候用五分钟的时间精心设计新课导入语,创设丰富而引人入胜的语文教学情境,吸引学生进入到学习的美好气氛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旺盛的求知欲,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教师如果能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创设激趣情境来巧妙地导人新课,就犹如磁石一般能紧紧吸引住学生,使他们兴趣激发,思维活跃,情绪高涨,学生能在教师创设的情趣中妙趣横生、悬念于怀,产生探奇觅胜的求知欲,很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后面成功进行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新课导入片段,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徐春芳 《教育艺术》2007,(11):64-64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起点,是新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展开创设学习情境,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是我对力学教学导入法的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朱佳 《教师》2012,(10):100-101
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精彩的物理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帮助教师上好高中物理第一课;精彩地导入新课,能轻松突破难点,活跃课堂气氛,课后给学生留下余味,能够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6.
刘欣 《学语文》2006,(4):20-20
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新课导入是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对于新课的学习,怎样一开始就抓住学生,吸引学生,让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对于教好学好一篇课文有不可抵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付泽林 《云南教育》2001,(17):30-31
小学数学新授课的导入,有以下技巧可供参考。   一、创设情境,巧妙导入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融趣味性、启发性、针对性为一体,以激起学生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如“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导入,先让学生摆红花 (图片 ), 2朵 2朵地摆,摆 3次,然后提出问题:摆了多少朵红花 ?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用加法计算: 2+ 2+ 2=6。教师逐渐增加问题的难度:要求摆 4次、 5次…… 100次……学生有感而叹:这样加下去,那有多繁啊 !教师进一步激思,能不能找到简捷的计算方法呢 ?…  相似文献   

8.
思维总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没有问题,便没有思维。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存在问题的情境,使他们面临一种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愿望,充分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导入新课这个首要环节。多年的实践证明:上课伊始,教师若能找准知识的突破口,为学生创设一个“想做而不知如何做,想说而又无从说”的问题情境,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它是教与学的起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选择好导课的突破点,在导课中创设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造成求知若渴的学习心理状态,使教学活动从教师的刻意铺垫转化为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过程,为后继学习打下情、知交融的心理基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专家说,语文教师导入新课要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特点,设计新课的最佳切入,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设情境。其实,“根据”中还应该加上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语文教师的每一节新课的导入,都要吸引学生“眼球”,开动学生“脑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拉开一堂精彩的课堂教学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教师对新授内容的导入要精心设计。创设轻松、愉悦、开放的情境导入,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动性、自主性。同时也是教师对教学过程整体把握、精心安排的集中体现。新课的导入方式很多,导入中应关注的方面也很多,本文主要从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生活经验、思想方法、个性差异四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新课导入进行了探讨,并列举了一些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开始环节,是创设良好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盛、求知欲强等心理特点,以调动学习积极性为目的,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生物课程具有操作性强、内容难以理解的特点,学生虽然在生活中了解一些生物知识,但从思想认识上觉得学习内容较难,有畏惧心理。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培养学生专业操作技能,注重做好新课的导入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导入新课就像开启一扇窗户,能打开学生的兴趣之窗,更快地走进文本情境,创设快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新课的导入不仅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所以教师要多动脑筋,用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导入给学生一个好的开端,本文从关联课文、复述课文、激情朗读和电教辅助等方面谈初中语文新课导入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有效的情境创设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智慧,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法不再单一,同时,有效的情境创设还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使课堂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进行教学,不但能有效激励学生,使他们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大大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学有所用。本文着重分析了创设有效情境进行新课导入,挖掘相关资源,进行教学转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设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巧妙成功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  相似文献   

16.
新课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与手段,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必备环节,也是教师必备的一个教学技能,引入的作用是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求知欲,创设教学情景,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许多学者、教师,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都进行了研究,列举了许多引入新课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的导入与教学效果有直接的联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入,能够集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创设一种较佳的问题情境,启发和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进入一种有着高求知欲的振奋状态。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求知”同教师的“引导”融为一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先导,设计巧妙的新课导入,能够有效的创设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广大教师的努力实践,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育中,新课导入主要有忆旧导入法、类比导入法、直接导入法、发现导入法、设疑导入法和趣味导入法六种.  相似文献   

19.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先导,设计巧妙的新课导入,能够有效的创设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广大教师的努力实践,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育中,新课导入主要有忆旧导入法、类比导入法、直接导入法、发现导入法、设疑导入法和趣味导入法六种.  相似文献   

20.
鲍捷 《职教论坛》2001,(9):56-56
政治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理论性较强,很多学生都认为政治课枯燥,对学习政治没有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在政治课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在讲授新课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固然重要,但在讲授新课之前的导入环节也不容忽视。因此,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浅谈一下政治课教学导入的几种方法。   一、巧用成语典故导入新课。   我国汉语中的典故源远流长,语言简炼,含义精辟,熔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