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中《语文》第一册《我与地坛》教学参考书说,史铁生身残后,在地坛中思考着三个问题:第一,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了?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第二,我为什么要出生?第三,我应该怎样生活?对于怎样活的问题,园子里的生命给了他启示,他从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促使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坚定地迈上了新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2.
在史铁生体证与探询生命的终极意义,寻找救赎苦难人生之路的静心之作中,《我与地坛》是绝唱。宗教、神性,或者说是在虚无中寻找意义,是人们在谈史铁生作品时说得最多的话题,也是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平素思想得最多并导引他走向生命更深处的问题。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阐发的核心话题,关于生命之起源与终结,以及连结这两端的“痛苦”过程的思考。在《我与地坛》,我们看到了作者在其中的宗教情思。他以“神性的思维”,通过自己在地坛那十五年里遭遇过的那些人和事,在关于人生命运的思考中,体现其“智慧与悟性”。因此,我认为《我与地坛》是一篇闪耀着宗教神性光芒的“天籁”之作!  相似文献   

3.
<正>在《我与地坛(节选)》中,作者多次提到母亲从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而当母亲去世后,“我才想到”自己曾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由“我”没有“想到”的母亲到“我”“想到”的母亲,再想到未来自己的难题,构成了理解《我与地坛(节选)》的一条新的线索。在这个“难题”中隐伏的普遍爱和个体爱以及“道路唯一性”等难题是我们解读《我与地坛(节选)》时容易忽视的一个面向。对史铁生而言,如何去面对这些难题,将是我们再次阅读《我与地坛(节选)》时需要重新关注的问题。因此,从这一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4.
《我与地坛》(节选一)中有三处景物描写,准确理解这三处景物描写是读懂本章节的关键,这三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们依次做一扼要分析。第一处。原文如下:“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分析:这是作者关于地坛景象的描述,他究竟突出了地坛怎样的特点呢?我们只要抓住“浮夸”、“炫耀”、“高墙”、“玉砌雕栏”等词语做一下分析,就不难看出作者的用意。地坛曾经是那么富丽堂皇,曾经有那么多炫耀…  相似文献   

5.
《我与地坛(节选)》文后“练习三”是:下边是本文和有些当代作品中的一些语句,它们不符合一般的语言习惯。讨论一下,它们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评价?1.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史铁生《我与地坛》)2.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树桩,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晴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  相似文献   

6.
《我与地坛》第一部分有三处景物描写,这三处景物的对象、色彩、意义不同,体现着作者心境的变化,对生命理解的境界的变化,可以说“作者的眼中之景,乃心中之景”。第一处主要描写地坛的衰败。“剥蚀”指光彩夺目的琉璃风化剥落;“淡褪”指鲜艳的朱红变浅褪去;“坍圮”指雄伟的城墙崩塌;“散落”指富丽的建筑分散零落。地坛作为明清两朝的皇...  相似文献   

7.
在教读《我与地坛》时,忽觉感慨万千。作家史铁生,在生命最灿烂的季节里失去了双腿,内心的悲苦难以言尽。作者这样写,他一时“被命运击昏了头”,觉得“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是啊,二十岁正是“意气方遒”的年龄,命运却对他如此之不公。于是,他家附近的地坛,这个荒芜冷落的古园,便成了“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他“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一泡就是15年,他“躲过”了人生最灰暗的日子,“泡掉”了内心最脆  相似文献   

8.
对犯错误的学生,班主任要准备好一块“橡皮擦”。这不,班级日志上写着,晨晨上课被教数学的周老师批评。下午放学,我找晨晨了解情况,他不服气地说:“周老师故意找茬儿,我上课根本没睡觉,她冤枉我了……”我耐心等他把话说完,然后问他:“你是不是还生周老师的气呢?”他拗着头说:“有一点儿。”何止有一点儿,我看得出,他的抵触情绪还很强烈。如果不及时将他的情绪加以疏导或排遣,肯定会影响他的学习。怎样让他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件事呢?我想了想,对他说:“其实你也很在乎周老师对你的感觉,不想和老师抵触,是吗?”他点了点头,表示接受我的看法。我…  相似文献   

9.
一、自然的治疗:地坛———人生的导师《我与地坛》是一篇感悟生命的诗歌。文章以“我”与地坛的“缘分”起笔,表达了“我”与这荒园的某种命运联系。作者说“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这里的“等”“等待”颇值得我们来推敲。我不禁要问:它(地坛)为什么要等待呢?而且还是“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其目的究竟何在?我们还可以就此不断地发问下去。但问题显然在本段内难以找到颇具说服力的答案。只是到了第5段时,我们才渐渐理出文章的一些眉目来。于是作者的内心…  相似文献   

10.
<正>读罢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内心起伏难平。感谢史铁生,感谢他的《我与地坛》,让我在还年轻的时候,懂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思考,懂得了该怎样对待生命。历经人生的沧桑,历经岁月的磨难,在接受了大悲大喜之后,史铁生把对生命的思考注进了这部《我与地坛》中。与其说史铁生是作家,倒不如说他是哲人。在经历了人生的一场劫难后,在死亡还远没有到来之前,他开始了对生命对死亡的思考,尽管痛苦,但作者还是艰难地走了下去。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园大三班的活动室里,小朋友们聚精会神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美丽的小公鸡》。老师问:“小朋友们,你们听了这个故事后,懂得怎样才是美?怎样是不美?你们喜欢怎样的美?”孩子们立刻展开了有趣的讨论。首先举手发言的是个男孩子,他说:“小公鸡整天在树林里跑来跑去,总要人家讲它美丽,可是它不爱劳动,又不愿意帮助别人,我就不喜欢它。”另一个孩子插嘴  相似文献   

12.
拜读了《小学教学设计》2005年第12期《圣诞节的礼物》一文,笔者认为邢老师的观点有误。邢老师反思道:“对于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这个问题,我在课前备课时并没有特别注意,因为教材上的平行四边形很明显不属于轴对称图形。因此,平行四边形不属于轴对称图形的错误概念已在大部分学生头脑中形成,也包括老师。我认为,片断一中那个学生的表现堪称壮举,因为他所面对的是被证明了的事实。”这是一个怎样的壮举呢?让我们将镜头回放:师: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不是轴对称图形?生:(齐答)是。一个学生猛地站起来,激动地说:“我认为同学们说得…  相似文献   

13.
上中学那年,我迷恋上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的文学和绘画。几乎到了如醉如痴的地步。有一天,父亲见我在读但丁的《神曲》,便对我说:“喜欢读书是件好事,但要多读有用的书。你读过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吗?”我摇摇头。父亲接着说:“你想过没有,如果有一天命运把你送上一个渺无人烟的荒岛,你孤身一人,应该怎样活下去?”不知父亲是不是有预感,没过多久,“文  相似文献   

14.
“课标”要求学生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最后的常春藤叶》属于第一专题“珍爱生命”,它与史铁生《我与地坛》共同构成了第一板块的“精神支柱”。编者说得很清楚,这一专题的所有文章“都源于对生命价值的深层思考”,其目的是“启示我们学会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15.
高一课本中的《我与地坛》(史铁生)节选了原文的两节。第一节写了我和地坛的宿缘和我在地坛里所见的风景,以及我在地坛里对生命的渐悟;第二节写了这期间“母亲”对我无言却无尽的爱。这爱在母亲死后熔铸成作者生命的一种信念。学生阅读完之后都会谈到本文给自己的生存的启发:母爱伟大,珍爱生命,顽强地开辟一条走向自己幸福的路。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把这篇优美的散文当作是写母  相似文献   

16.
相信每个人读了史铁生的《豫与地坛》之后,都会感到一种全身的震颤,为他的人生坎坷,为他在苦难中的不屈抗争。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史铁生之所以选择了坐在轮椅上顽强活下去.在某种程度上讲得益于“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地坛,更确切地说是园子里的那些卑微的生命体给予了作有关生命价值的启迪。肉体与精神“伤残”的史铁生冥冥之中走进了地坛.地坛里触目所及的景物又走进了作的心中,给了他对人生的深入思考,解读这些景物实际上就是在解读作生命的心路历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神行太保:世间多怪事,解谜须追踪。又到了怪里怪气的《怪事追踪》跟你见面的时间了。哎大家说,这个栏目是不是有点当侦探的意思?嗯能解开这些生活中的谜,还真是挺过瘾的呢!好了,今天我们就来解开《怪事追踪》的第一个谜:“小金片”之谜。元超:我虽然不是小记者,但到《怪事追踪》里凑个热闹还是可以的吧?我已经看过了许多车上的车牌,知道什么是“小金片”了。比如说车牌号“桂C·×××××”,在“桂C”和数字间那个点里有一个小金片,紧紧地嵌在车牌里。不用尖锐物件,比如小刀、起子等,是无法拿出来的。这些小金片一定另有用途。是不是拿小…  相似文献   

18.
《我与地坛》全文共七节,高中语文第一册教材(人教版)选取了其中第一、二节。第一节写地坛,从自己与古园的缘分写到古园景致,写自己在这里的思考及所得到的对生命的感悟,对这一部分内容争议较少。但对其第二节内容,一些教学案例(如《焚情“地坛”——我与(我与地坛)》,见《语文学习》2003年第11期)和一些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20106年第2期《立足阅读主体,构建学生的生命意识——(我与地坛)教学手记》是马玉平老师教学《我与地坛》的教学思考。其文第二点着重让学生体会生命价值在于生命过程的美好,于是举了园子里卑微的生命例子给作者的启迪:“‘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生命总是处于一种奋斗的过程。即使忙碌的间隙也没有丝毫留恋花枝、驻足香巢的余暇;‘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生命过程就是行动和思考交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理想,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一天,上帝造了三个人。他问第一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第一个人回答说:“我要充分利用生命去创造。”上帝又问第二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第二个人回答说:“我要充分利用生命去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