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是从属于唯意志论的一种哲学观,他的生存意志论和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是唯意志论学说的两块基石.唯意志论宣称意志是万物生存的最高原则,否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意志的力量”,并断言,人的意志是绝对自由的,是不以周围现实为转移的,根本否认了科学认识现实的可能性.因而,它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随着我国各方面体制改革的开展与深化,西方的一些哲学观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到中国来,在广大青年人中产生了重大影响.青年人血气方刚,正是试图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时代,所以唯意志论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
康希福 《山东教育》2005,(16):29-30
要谈诗化语文的教学,首先得要明白什么是诗意。诗意就是具有诗所描绘的那种形象化的意境.是依靠情感和想象来营造一种情调,一种浪漫,是作为主体的人对美学的一种追求的状态.诗化是语文课堂的生命.我们可以看到一切成功的语文课堂都具有诗的特质。它以生命活动为本质,以情感意志为动力.以情与景的交融为表现,达到一种“人境”“妙悟”“升华”的主体情态。下面我们就来看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学校周益民老师执救的《天鹅》一课。  相似文献   

3.
情感 兴趣 意志与教学贵池市灌口中学胡成保我们从事教学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智力有差别,情感、兴趣、意志各方面也都存在着差异。我们的学生不可能都是基础好、智力强的学生,而我们的任务又不仅仅是教好“好学生”,现阶段重要的是要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提...  相似文献   

4.
1.导语。“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是郭沫若给蒲松龄的高度评价。我们这篇小说写的是?“促织”(学生答)”。讽没讽刺贪官污吏?“讽刺了(学生答)”。通过一只小虫子也能讽刺贪官污吏。可见蒲松龄确实是位高人。让我们一起走进蒲松龄先生的小说,去领略这位高人为我们创造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5.
读书三题     
情感是一种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折射,它既打上阶级和时代的烙印,更体现着道德和理想的高下.我们虽然不能以“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来抑制人们的情趣爱好,但也不可放荡无羁,纵其邪恶。因为我们所处的是个文明社会,谁都必须在法律和首先的规范下,修养自我,做个“堂堂正正”的人。选择读书做学问作为自己的情趣.可以说是人们的一大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在拥有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多重挑战,作为一年一度的聚焦热点,高考的方式和内容也在不断改革。高考的改革使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高考是一种国家意志、政府行为,高考就是要为国家选拔人才、培养人才。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都紧紧围绕着“三个有助于”:有助于为高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校扩大办  相似文献   

7.
只要稍加留意.我们使可以感到,当前我们的时代氛围中弥馒着一股怀旧与感伤的情绪:无论是大街小巷传来的流行歌曲,还是文坛上流行的一时文学作品一我们都能从中领略到一种或故或淡的感伤与迷茫,似乎每个作家都有浓郁的乡愁,好家每个人都被就地流放。有人说当今的文坛是“文学循入历史.电影走进青楼”,这话虽然不能概括当今文学的全部.但至少说出了人们对当今文坛的一种感觉.敏感的文人早已敏锐觉察到.文学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在有意无意地“躲避崇高”。透过这些粉繁复杂的现象静心沉思,我们似乎突然发现:“在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  相似文献   

8.
课堂评价既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理念的缩影。恰当、真诚、公正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情感的催化,学生个性的张扬。在新课程理念的冲刷下,许多“讽刺打击”、“漠不关心”等消极评价逐渐销声匿迹,然而,一些打着“多元”、“开放”旗号的“无错化评价”开始粉墨登场.并有泛滥之势,当引起我们的足够警惕。  相似文献   

9.
欣赏《大学时代》“让我们像野花样生长”的策划,因为今天的大学有赤裸的群山叠峦,只有拍岸惊涛,只有雷霆万钧。正是那苍茫的原始森林,炼就着我们觅食的本领;正是那赤裸的群山叠峦,使我们的骨骼健壮如牛;当然只有拍岸惊涛,让我们的胆识随之经得大风大浪;胜似闲庭信步的豪迈,终然离不开雷霆万钧的震磨。 现代文明固然使我们有了一目千里的方便,有了遥登星球的美事,有了男人也可以生孩子的“先进”。但我们失去了男人雄性的意志和体魄,失去了女人天质里的那种娇美,就连谈恋爱都变得格式化。看一看网吧里万众千人说的都是同一…  相似文献   

10.
文学经典具有“文学”和“文化”两重属性.因此.对经典的任何当代或具体化解读其实只是一种立足于“当前”和“自我”的“误读”。由于现时的观念总处于嬗变与更新之中.因此经典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的界定。也就是说.经典永远处于人的“确立”之中。后现代的最终本质,恰恰是理性的.它用一种漠然的、否定的方式指证了精神深处的无奈与绝望。因此,后现代主义远非“结果”.而只是一种“现象”.作为一种历史语境.它不是“终结”.而恰恰是“开始”。消费时代为我们建构了一种更为宽泛的文化秩序,这种秩序让我们跳出了高雅与通俗、精英与大众、经典与流行的狭小圈子,从而使我们进入一个宽广的、开放的、永远变化着的经典时代成为可能.也使经典跳出一种秩小的界定,融入众多精神因素与价值因素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本列举《人民日报》社论中两处可商榷的字问题。一处将毕竟只是特殊的一部分人能做到而不是一般的全体(“我们大家”)都能做到的“两会一精通”,通过简单类比.得出全体(“我们大家”)都能做到的结论;另一处,问题在于政治运动是主观行为,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不会因为人们的主观意志或生或灭。因此,称由反右扩大化而引发“大规模的阶级斗争”,显然是直接误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要学会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有人类以来,不知有多少思想家和教育家都一再强调信心与意志的重要性。他们都明确指出.信心与意志是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可以用心理暗示诱导和修炼出来的积极的心理状态。成功始于觉醒,心态决定命运!这是时代的伟大发现,是成功心理学的卓越贡献。成功心理、积极心态的核心就是积极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3.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但法也体现出另外一种特性: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和人格,体现出法的人化、法的人文精神。法体现人文精神的必要性在于尊重人的权利,维护法律尊严,体现社会进步。法的发展是从惩罚到法治、从物性到人性、从“怕”法到“盼”法的变迁过程。法的人文精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它体现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普希金笔下,年轻贵族奥涅金具有复杂而矛盾的性格,甚至很难判断,作者对他抱什么态度?几乎直到小说结尾,普希金谈论他的口吻都带有讽刺。诗人既不隐讳他的缺点,也不替他辩解。奥涅金自以为超人一等,普希金在小说的题词中就表明对他这种超人感的怀疑。在第一章就讽刺他的“博学”和丰富的经济学知识,坦率地揭露他的厚颜无耻,为了金钱可以假装唉声叹气,甘耐寂寞直到欺骗病人。与此同时,我们从第一章就知道,普希金限奥涅朵是朋友,他喜欢后者的性格,他们一起在涅瓦河畔度过许多不眠之夜,一边回忆青春时代和情海浮沉,一边听着河…  相似文献   

15.
一、从梁生宝现象说开去新中国成立后,新的农民形象成为作家描写的对象。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大地上就曾经出现过梁生宝现象,这种现象导源于现实生活,而名之于文人笔下。虽然“现实生活”与“文人笔下”存在着距离,然而它们的质的规定性并没有太大的差异,都是时代精神和领袖意志的产物。我们今天认识他们,实际上是在认识一个时代,一个领袖意志的召唤下由作家和农民共同完成的时代(虽然梁生宝们无意识主宰一个时代,然而他们身上却浓缩着整整一个时代的精神)。这个时代的明显特征便是:衣食足、风俗纯,既有田园牧歌式的宁静,又有新时代亢奋昂…  相似文献   

16.
幽默的魅力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语言艺术,《辞海》则认为“幽默”是一个美学名词,“通过影射,讽刺.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通情理之处。”  相似文献   

17.
<正> “讽刺是文艺的一格”①,也是修辞格的一种样式②.当然也有一些同志主张把它从辞格系统中排斥出去③。本文无意讨论“讽刺”是不是辞格的问题,只是对《四世同堂》讽刺语言的艺术特色略作分析。这样,也恐怕会被认为是对“讽刺”算不算辞格的一种回答——不回答的回答.  相似文献   

18.
同样鲜活可爱的孩子,被我们的教育人为划分为三六九等,这是对谁的讽刺?为了保护一棵树,而毁灭着一片森林,这是一种什么思路?慷慨我们的夸奖吧,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力成功!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应当体现教学个性   课堂教学应当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关于这一点,仍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如同我们的教材体现了统一的教育意志一样,课堂教学也应当体现统一的意志。一位教师,在他走上讲台之后,就不应当再有“我”,他必须完成指令性的教学任务,他不但不应当发表个人的见解,而且他的教学法也必须服从统一的原则。   这种观点,在“文革”时期是不需要解释的,作为一种“迷信”,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也没什么人敢触及;可是从人文角度看,从教学的实效看,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看,从提高教师业务素养看,这种观点却是…  相似文献   

20.
青春无悔     
我们就是高尔基笔下的海燕,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坚韧的意志,迎着风浪奏一曲——青春无悔。时代的先锋我们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了,而是“风声,雨声,说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时代勇士了。”神舟六号的伟绩,时时震动着我们的心,曾想起那几日全班的话题与“神六”密不可分,同学们一下课便大一堆,小一堆聚集起来,把自己收获的消息全都奉献出来,似乎我们知道的比所有人都多。在我们班上,电脑玩手也不少。总之天天都有新鲜事出现在校园,我们深入生活,漫步在科学与真理中,把理论用之于实践。我们把握新世纪的脉博,与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