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续资治通鉴》是清代乾隆时期著名的经史学者毕沅及其与府下幕宾所修。该书史料丰富,内容全面,考异详备,体现毕沅治史态度的严谨客观,以及史学思想上的开拓性和时代感。《续鉴》是诸续《通鉴》书中的佼佼者,在乾嘉时期私人系统性史著的稀缺之际,尤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毕沅在乾嘉时期以校勘、编纂古籍而著名,尤以史学显名,但是毕沅的诗歌在清代诗坛也占有一席之位。本文主要探讨毕沅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一、题材多样、形式灵活。二、寓情于景、恢弘雄放。三、语淡情深、悲凉苍劲。四、情韵兼胜、化俗为雅。  相似文献   

3.
"言为心声"的观念将作品视为对作者心态和经历的真实记录和准确描写,但古代作家往往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作品多次进行删改润饰,以致最终的定本与之前的其他传本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歧异,经过修订的内容与实际发生过的真实情况有时相去甚远。清代乾嘉时期诗人毕沅的诗歌创作就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他在晚年编定诗集的过程中,对旧作从整体到局部,从形式到内容,都做了形式各异、程度不一的增删润饰,反映了在创作、修改和流传过程中异常复杂的情况,在此背后也隐藏着作者颇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由此可见,在研究过程中对于"言为心声"的适用范围和有效程度都应该有更加全面细致的考察。  相似文献   

4.
卞波 《文教资料》2008,(33):12-14
舒位是清乾嘉时期的一名著名诗人.著有<瓶水斋诗集>十七卷、<别集>二卷等,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奇异.文中对舒位诗歌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评论,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5.
《义安诗集》是越南名作家、诗人裴辉璧(字黯章。1744—1818),在义安镇为官三年所写诗的一个结集。黎朝名史臣黎贵停(字允厚、号桂堂。1726-1784)为这个诗集写序。在这篇序中,他不仅对这个诗集的创作思想、创作风格和创作经过分别作了评介,  相似文献   

6.
依据《四库全书》、《四部丛刊》、《丛书集成》、《全唐诗》等收录的有关贯休的诗歌以及相关序跋,可以考证贯休的诗集《禅月集》的结集过程、卷数及其版本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7.
《诗集》是加西亚·洛尔卡诗歌创作的起点和其诗歌艺术形成的标志。在洛尔卡的创作中对意象的组合、叠加加强了诗歌与世界的关联性,而复杂的节奏则增加了诗歌的感受性。本文从《诗集》中的意象与节奏分析洛尔卡的诗歌艺术,以及这些创作手法在其中后期作品中的发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8.
清代乾嘉年间著名寒闺诗人骆绮兰有《听秋轩诗集》传世,在其诗中含蕴着明显的男性意识,其成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时代进步思潮的影响;二是因其交际圈中男性较多,这样的交游与诗歌酬唱增强其男性意识;三是受时势的影响,乾隆盛世之音中的阳刚之气感染了她,使其诗歌中流露出明显的男性意识。通过解读骆氏之诗,不仅可以倾听一代才女之心声,而且可以探析其生存环境中的士子风尚,同时还可寻绎所谓盛世之强音。  相似文献   

9.
朱熹<诗集传>与毛诗的解诗歧异,在根本上源于对诗歌因何创作和诗歌如何发挥政治功用这两大基本问题的判断,由此形成"劝惩"和"感化"两种不同的诗学观念.毛诗将<诗经>各篇的创作与全书政教作用的形成视作共时性的活动,而<诗集传>则将它们看成历时性的过程.另外,它们在历史观念上也存在相当的区别,<诗集传>的特色在于透过诗篇来反思历史,毛诗则力图用道德观念建构出的历史去和诗篇一一对应.  相似文献   

10.
邵雍是北宋理学家中创作诗歌最多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位诗人,《伊川击壤集》就是邵雍毕生诗歌总集,这些诗歌在艺术上以其独到的特色被称为"邵康节体"或"康节体",对后世也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本文就从诗集本身出发研究这位理学家笔下诗歌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1.
邵雍是北宋理学家中创作诗歌最多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位诗人,《伊川击壤集》就是邵雍毕生诗歌总集,这些诗歌在艺术上以其独到的特色被称为"邵康节体"或"康节体",对后世也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本文就从诗集本身出发研究这位理学家笔下诗歌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2.
钟小族 《现代语文》2006,(4):117-118
冰心从1921年开始创作小诗并陆续发表在《晨报》等刊物上,1923年又分别结集为《繁星》、《春水》。两部诗集的出版为冰心带来极高的声誉。而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女诗人狄金森似乎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她生前默默无闻,但在她离开人世一百多年来,她已知的1775首诗歌已经被翻译成十九种语言出版,到了20世纪20年代以后,她被推为“美国诗歌的开拓者”和“现代美国诗歌中其他一切传统的先驱”,其诗歌被亨利·詹姆斯称为“心灵的风景画”。尽管两位女诗人的人生经历截然不同,但在她们的诗歌中都对人生的终极问题——死亡给予了关注和思索。1921年,…  相似文献   

13.
乾嘉时期的学术赞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嘉学术的发达,一方面有赖于学者自身的努力,把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研究和著述活动,另一方面,他们为了研究的目的而求助于官府或私人的资助。因此,研究乾嘉学术,不能不研究与学术有关的赞助人,不能无视我国制度史上一项很特别的制度———幕府制,不能不对卢见曾、朱筠、毕沅和阮元等人的学术赞助对乾嘉学术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给予特殊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韩白殒没,温李并起,绮丽华艳,深情绵渺,开一代诗风,光芒笼罩整个晚唐,源本伏流,影响波及宋元.但无论从研究的深度还是研究的广度看,人们对温庭筠诗歌的研究都远不及对李商隐的研究,远达不到其诗歌应有的价值地位.本文力图全面查检历代书目题跋,汲取前人今贤的研究成果,考察现存温庭筠诗集,尝试理清温集的版本源流,弄清温庭筠诗早期的结集情况和在宋元的流布.  相似文献   

15.
清代督抚毕沅是乾嘉时期著名学者,集经学家、史学家、金石考据学家于一身,一生中学术成果颇丰,其范围涉及诸多领域。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状元历史学家,毕沅在历史学领域取得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这体现在其编修史书,整理和修纂史地文献及金石考据等方面,其中很多成果是在前人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在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青年诗人李浩诗集《还乡》新书发布会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院院长、诗人吉狄马加谈到年轻诗人创作现状时如是说。李浩曾获宇龙诗歌奖、北大未名诗歌奖,入围第15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提名等。著有诗集《风暴》、诗文集《你和我》等,部分作品被译介国外。《还乡》中的诗,创作地点不尽相同,掺杂着李浩的成长经历和感受,并从不同的写作向度上展示了他对多重空间、多种可能的诗歌创作的开掘  相似文献   

17.
白凤欣  佘平 《沧州师专学报》2009,25(3):12-14,22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是英国前期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又是一位哲学诗人。"矛盾的普遍性"的思想统摄着他一生诗歌的创作过程。他认为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因此,其诗歌中体现矛盾的"对照"(contraries)频频出现。从主题思想、语言文字、写作技巧三个方面分析布莱克诗集《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中永恒的"对照"手法。  相似文献   

18.
朱筠是清中期一位著名学者,倡导识字通经,毕生重视人才的发现与培养,一生培养了大量人才。他在出任安徽学政时,一方面以识字通经教育安徽士子,有力改变了安徽学风;另一方面对幕中宾客学风产生影响,使许多幕宾实现了学术的转向。朱筠的教育活动推动了乾嘉朴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仅《继雅堂诗集》有十五卷写于陕西任职期间,这些诗歌是清代诗歌和陕西地域诗歌史料的重要资源。本文对陈仅诗歌的创作情况、题材和体裁以及艺术表现手法做了初步探讨,以期引起清代文学研究者和陕西地域文学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莎朗·奥兹(Sharon Olds,1942-)是美国当代颇具影响力的女诗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创作诗集十余部,其中,诗集《死者与生者》获1984年美国图书评论界奖,诗集《雄鹿之跃》获2012年T.S.艾略特诗歌奖和2013年普利策诗歌奖。本文从多个视角梳理了国内外奥兹诗歌研究的历史及现状。国外的奥兹诗歌研究在过去三十年间蓬勃发展,但对奥兹的新近作品关注较少,缺乏对奥兹诗歌作为当代自白诗的整体性观照;而国内关于奥兹诗歌的研究刚刚起步,仅有少量评论和译介,存在较大的研究潜力和探索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