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1.高中学校大面积存在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已是不争的事实。他们为什么会产生数学学习障碍,他们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如何,他们的数学基本方法领会得怎样,他们的数学基本学习能力发展到什么地步,如何教学才能更好地消除他们的数学学习障碍……所有的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而且不得不加以调查研究的重要课题;此外,如果我们能够帮助这部分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对于控制流生工作也将大有帮助。本课题研究目的之一就是以点带面,摸清这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找准形成数学学习障碍的原因,改进教学,以优化学生的理性思维,发展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的确,只有当数学不再板着面孔,而是与孩子们生活交际更贴近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会进入学习数学的角色,才会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甚至大学,在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在不停地学习数学。当他们走出校园不再学习数学之时我们不禁要问:这么多年的数学学习留给他们的到底是什么?经过十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我终于认识到:我们的数学教育留给他们的数学思想一种更加理性,更加严谨的认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不管将来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地铭刻在头脑中的数学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在随时随地发挥作用,并使他们终生受益。  相似文献   

4.
数学能被欣赏吗?这要从数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谈起.公众会说,在他们的心目中,数学是一堆枯燥的数字和公式、抽象的概念和定理;大多数学生会说,在他们的心目中,数学是从小学直到高考以前的十二年不得不面对的题海,他们的感受正所谓“数海无涯苦作舟”,只有过了高考关,他们才能获得“解放”.看来,数学当然谈不上能被欣赏了,这就是目前数学教育的槛尬一数学不好学,也不好教!  相似文献   

5.
数学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以往的数学教学过分强调数学的逻辑性、严密性、系统性,偏重演绎论证和逻辑推理训练,忽略了它的趣味性和广泛的应用性,使得老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枯燥。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当增强数学的趣味性,要多给他们提供数学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思路,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数学的习惯,能自己…  相似文献   

6.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旨在培养每个公民所必须的数学,同时又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必须“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所以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要从小培养学生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很美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的传授知识,还要用数学固有的美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体验、感受数学的美,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尝试中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8.
著名数学教授严士健先生指出:“数学界要大力宣传数学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同样要主要对学生宣传这一思想:学数学不是为了升学。要让他们认识到数学本身是有用的,让他们碰到问题能想一想,能否应用数学解决问题,即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数学后进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反复失败形成的。他们常常表现为数学基础差,接受能力差.学习习惯差,对数学知识学习缺乏信心和毅力。数学后进生几乎每校每班都有。数学后进生转化的合理办法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即把反复失败的恶性循环转为反复成功的良性循环.通过帮助学生反复成功,通过更多的关爱,更多的热情和耐心,去教育他们,帮助他们.唤起他们的觉悟和参与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发展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和基础。以下谈谈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0.
李艳芳 《广东教育》2004,(10):48-48
在小学阶段,如果学生甫入学教师就根据其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从最基本的插图人手,到公式,到数学语言表达,一步步地悉心指点,培养他们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那么,他们就会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随着年级的上升,教师不断地提出要求和进行深层次的指点,他们阅读的能力会逐步增强。学生养成了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形成了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将大有裨益,甚至终身受用。那么,怎样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呢?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认为数学枯燥、抽象,从而影响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他们看来:数学只需学会加、减、乘、除就可以了,比较复杂的计算可以用计算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考虑如何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全方位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堆,能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数学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一、开展数学实验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长期开展数学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这正是他们走上社会后所必需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长期坚持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是一项可以使学生受益终生的养成教育。第二,学生动手做实验,不仅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更有利于他们加快、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技校学生对数学普遍不感兴趣,如何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开展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技校学生在初中阶段数学成绩都比较差,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失败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因此,我们必须从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入手,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可让他们先做最简单的习题,使他们产生我也行的成功感。从而产生“我要学”的求知欲。通过这样反复的锻炼,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逐步树立,学习兴趣逐步提高,教学效果逐步显现。其次,在教师指导下推出新知识,使…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大学生如何看待数学,如何理解高等数学的用途以及对数学问题和数学学习方法的认识。调查表明大学生对数学有不同于中学生的理解,但整体的数学观念不容乐观,他们的数学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学习行为和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数学日记,使学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学姿 《河北教育》2005,(15):24-25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数学日记”也渐渐成为数学老师布置作业常用的形式之一。数学日记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它相对客观地再现了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学生尝试写数学日记,不仅可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还能激发他们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进而使他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基点,同时辅以适当的方法,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情愫和兴趣。唯其如此,才能让数学走进他们的视野,走进他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18.
王巧珍 《师道》2004,(10):32-32
数学学习过程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强的、参与度高的探索背景,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新的课程理念将不再强调是否向学生提供了系统的数学知识,而是更为关注是否向学生提供了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包括他们生活中的数学,他们感受兴趣的数学和有利于他们学习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并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有的儿童不喜欢数学,甚至厌恶数学,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商低下,而是因为成人没有为他们提供一套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和学习材料,违背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拔苗助长,影响了学前儿童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数学的一半是中国数学 吴文俊研究的是数学,袁隆平主攻的是农业科学——杂交水稻,作为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他们都是享誉世界的大科学家。 几天前那个瑞雪纷纷的晚上,他们手拉手落座,吴文俊院士对袁隆平说,人们称你是“杂交水稻之父”,数学起源于农业。袁隆平院士则说,数学才是科学之母,直到今天我仍弄不清为什么“负负得正”。说完他们开怀大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