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传统习俗、语言和礼貌问题等都不可避免地对英语学习产生负迁移影响。本文从迁移的概念、语言和负迁移的关系、这些负迁移的内在原因和表现形式这几个方面来分析中国文化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影响,以期待能对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有所启发,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当前英语使用及学习的现状,文章从母语迁移着手,探讨“中国武英语”现象,分析了母语负迁移对中国式英语产生的直接影响,进一步提出了纠正中国式英语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周海波 《英语辅导》2010,(2):37-40,109
中国式英语是中国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汉语的负迁移作用所导致的。本文结合母语迁移理论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中国式英语进行分析并查找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以期帮助中国大学生逐步克服汉语的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英语的出现由学习者的母语负迁移所引起,在学习过程中,母语的模因被学习者带入目的语。负迁移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语际负迁移和文化负迁移。要避免模因负迁移的影响,必须多读英文原著,加强英语语感;适量背诵,有效模仿;对两种语言从词、句、篇以及文化等方面进行对比。只有从这几个方面进行严格训练,才能抛开对原语言的机械模仿,加强我们的英语表达能力,使英语学习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英语学习中母语的负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和汉语属于完全不同的语系.中国学生是在母语--汉语文化环境中学习英语的,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欲减少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有必要培养学英语的兴趣,克服思维定势,了解英语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6.
相关研究表明,英汉思维和文化的差异及由此产生的句法差异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了阻碍作用,中国学生的英语口语和短文写作中,普遍存在汉语句法负迁移现象.母语负迁移现象在英语写作中突出表现为动词使用的错误、冠词使用的错误、句型结构的错误、"There be"句型使用的错误和句子结构失衡的错误等.教师应当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注意调整教学策略,通过务实学生的英语语法基础、增加学生的英语阅读量等减少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的称呼行为既受到英语文化的影响,也受到汉语文化的影响。于是出现了不符合英语文化习惯的不得体的称呼,即称呼的语用失误,这类语用失误产生于两个原因:一是不能够充分理解英语文化中的称呼规则或称呼规范,二是来自于汉语语言及其文化的影响,即负语用迁移。他们将汉语文化中的称呼原则迁移到英语的称呼行为中。  相似文献   

8.
纪全艳 《海外英语》2011,(15):238-239
英语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语言学习,更是文化学习。英汉文化差异使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受母语文化的影响产生母语文化负迁移现象,给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际带来障碍。该文从中西文化词汇、语用、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方面予以比较、分析,试图从文化负迁移的角度来探析母语文化负迁移现象,并提出一些建议以便在英语学习中减少母语文化的负迁移,提高第二语言习得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母语的干扰,其效果常常是负向的,即汉语负迁移现象。母语迁移特别是母语的负迁移涉及到二语或外语学习的方方面面:从词汇到语法;从句子到篇章;从思维到文化。文章拟从以上几个方面探讨汉语负迁移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导致母语负迁移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差异;学习者学习英语前已掌握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发音验证的方式,证实汉语辅音系统对中国学生习得英语辅音系统产生了负迁移作用.英语中那些与汉语相似的语音是习得的难点,学生用汉语的语音去代替与英语相似的语音,产生负迁移现象.这种负迁移现象不仅发生在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中,也发生在英语专业的学生中.  相似文献   

12.
文化负迁移的产生与中西文化内涵差异、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因素有关。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英语背后的文化知识,反思文化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寻找消减文化负迁移对英语学习影响的策略,使英语真正成为跨文化交流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学生自身所具备的汉语知识和中国文化往往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正迁移和负迁移.负迁移会对英语学习者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学生的英语表达.本文就是针对母语的负迁移对中国学生英文写作方面的负面影响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一定的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词汇层面看中国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词汇角度,运用语义场理论、搭配理论和语用负迁移理论探讨产生中国式英语的原因,并提出了登防中国式英语词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英译时事政治术语,最易产生中式英语。从汉语负迁移视角看,产生中式英语的原因主要有文化负迁移、思维负迁移和语言负迁移。应根据时政术语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更要分析中式英语的成因,进行英汉对比研究,加强两种语言尤其是英语的修养,尽量做到避免中式英语,让译文更接近"信、达、雅"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戴素敏 《成才之路》2011,(23):35-36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生不能准确、地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会说出许多中式英语(Chinglish)。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在语言交际中出现的不符合规范英语或英语文化的"特殊"英语。本文分析了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在汉英翻译中的表现和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写作中母语正、负迁移现象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水平及各方面知识的综合体现,而母语在英语写作能力提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说法不一,或积极或消极。要明确英语写作中的母语正、负迁移现象,分析负迁移现象产生的原因,巩固正迁移、转化负迁移,以利于有效地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何淑琴 《英语辅导》2010,(4):138-142
在外语学习中,母语负迁移现象是学习者面对的一大挑战,也是外语教学研究者长期关注的问题。语料库是先进技术和方法的代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语言研究的不同领域。语料库也可以应用于二语习得中。语料库是中国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防范汉语负迁移的好帮手: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和现代汉语语料库(CCL)有助于预测汉语负迁移现象;英语本族语语料库(BNC或Brown)有助于强化学习者对英语用法的全面感知,从而减少汉语负迁移错误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施亚娇 《考试周刊》2011,(49):112-113
中国式英语是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母语思维模式的负迁移,主要表现在措辞和句式两个方面。本文从跨文化意识、思维模式、目的语的输入和写作评估四个方面提出了英语写作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及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母语迁移对二语或外语学习的影响历来是语言学家们研究的重点 ,也是引起争论的焦点之一。母语迁移 ,特别是母语的负迁移涉及到二语或外语学习的方方面面 :从词汇到句法 ;从句子到篇章 ;从思维到文化 ,都将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