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记者4月中旬在上海组稿之际,走访了上海市部分出版社的社长、总编辑。座谈期间,诸位出版资深人士就其各自的工作经验、管理方法以及对中国出版业现状、问题和发展畅叙了自己的思考。现根据记录整理成文,希望能够对出版界同仁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记者:3月底,我有幸参加了由版协科技工作委员会主持召开的部分科技社主要负责人座谈会,聆听了各位社长对出版业改革和各自出版社管理、运作与发展的思路,我真切地感受到各位社长对中国出版业所怀的深深的责任感,沈社长您的发言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有关出版业改革的呼  相似文献   

3.
《出版发行研究》2004,(3):79-80
基于我国出版业电子商务技术普及与运用的现状,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定于2004年4月7日至9日,在北京举办“2004中国出版业电子商务应用年会”。年会将力邀出版界和电子商务界的精英,共同探讨电子商务对出版业图书分销的影响、电子商务给出版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构架以经销商和读者为目标的实用网络分销系统等议题。年会邀请全国出版社、电子音像出版社社长、副社长及网络信息中心、发行部高级管理人员;新华书店、网络书店高级主管参加。本年会的主题为:电子商务为出版业提供活力;会期为:2004年4月7日至9日●演讲主题: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数字出版的兴起令传统出版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应对挑战,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积极参与数字出版在新疆出版界率先开设了网店。2013年12月12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社长徐江。与内地出版社同台竞争记者:近年来,新疆青少年出版社推出了一系列优秀图书,读者评价说这些图书的选题很棒,有什么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徐江:近年来,我社的图书已经走入内地市场,且一些图书在内地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认为,在图书结构调整方面。  相似文献   

5.
传媒链接     
《出版参考》2012,(10):5
正出版界个人最高奖项韬奋出版奖揭晓全国出版界个人最高奖项韬奋出版奖25日在京揭晓,20名长期在出版业勤奋工作、在编辑出版岗位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物受到表彰和奖励。获奖名单如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王明舟、化学工业出版社总编辑潘正安、军事科学出版社编辑室主任潘宏、新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中国编辑学会与北京印刷学院联合在北京举办了“中国出版社经营状况及发展对策”高级研讨会。与会的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针对中国出版业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多角度的研讨,其中有成功出版社的经验,有新媒体对传统出版影响的测评,有对中国西部出版业发展的思考,也有国企改革对出版业的启示,更指出了我国出版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问题客观,提出建议独到。应本刊之约,研讨会主办单位将会议研讨内容整理在本刊发表,以期为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海峡两岸人员、文化交流规模的扩大,台湾文学出版界的一些从业人员已陆续前来大陆的作家和出版社签订合同,协议把大陆已出版或未出版的一部分文学、学术著作在台湾出版。这是一件好事。为了搞好这一文学交流活动,大陆的作家和出版界有必要了解台湾出版业的情况,弄清楚来大陆的台湾文学出版从业人员是否是知名出版社的代表,或者不过是名不副实的皮包商人。近年来,我因主编《台、港、澳与海外华文文学辞典》,对台湾文学出版业的情况有所了解,这里作一简要介绍: 台湾的文学出版界包括出版社、书店、书局、出版公司、文化供应社、报社、文化社、“新闻处”、“教育厅”以  相似文献   

8.
《出版广角》主编来电约我采写薛德震和杨瑾这对伉俪出版家,这个题目马上吸引了我。近年来我一直在从事出版报道,熟悉并采访过不少出版社社长、总编,像薛德震、杨瑾这样夫妻都是现任出版社社长,而且是荣获“优秀出版社”称号的一流大社的社长,在全国出版界可谓绝无仅有。薛德震,是我国第一大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党组书记、社长兼总编辑、编  相似文献   

9.
引进图书ISO9000质量体系,标志着中国出版业在管理观念、管理标准、管理方式上与国际接轨,出版界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将得到全面提升,并且有利于应对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全球挑战。通过国际标准组织的ISO9000族的出版社必将占据有利商机,这个标准具体推广得如何?记者采访了一些出版界人士。  相似文献   

10.
树立科学出版发展观 深化高校出版业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中国的高校出版社迅速崛起,成为中国出版界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力量。回顾我国高校出版社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高校出版社的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一个苦苦探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高校出版界的一批有远见的出版家,一批出版界的“领跑者”,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以自身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高校出版社甚至整个中国出版业的发展,也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出版社发展之路。但就单个高校出版社而言,各社的发展并不平衡,面临的问题也不相同。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  相似文献   

11.
出版界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已有一段时日。在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新闻出版业要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大方针的指引下,如何推进和深化出版改革,以崭新的面貌迈向21世纪,这已成为出版界人士,尤其是大学出版社的社长们自十五大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1997年12月3日,北京地区大学版协召开了“大学出版社纵深发展研讨会”,与会的12家各具代表性的大学出版社的社长们畅谈十五大以来各出版社的发展思路、改革构想,为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间题求答案、出点子。新闻出版署图书管理司司长阎晓宏、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司长李英惠也在百忙…  相似文献   

12.
我与许老相处是在他离休以后。 1988年2月,他与时任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总经理娄明、新华出版社社长许邦、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秘书长王业康、新闻出版署外事办公室主任龙文善、建筑工业出版社社长周谊等二十六位出版业负责人一起筹备成立了"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简称"促进会"),  相似文献   

13.
出版社的体制改革已经延续了十几个年头。但是,除了“社长负责制”已经普遍推行外,其他的改革措施,似乎还没有见到明显的成效。即使是“社长负责制”,也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乃至进一步探讨。如何尽快地改变这种徘徊不前的状况,使出版社的体制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以推动出版业的繁荣兴旺?这是许多出版界同仁都往思考的  相似文献   

14.
当人们满怀希望迎接21世纪的时候,出版界同仁却感到无穷的压力。这种压力,我将之形容为“外患”与“内忧”。“外患”是指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国将在今年进入该组织。一旦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出版业的对外开放将不可避免,中国出版界将面对世界大出版集团的竞争。“内忧”是指“减负”。长期以来,出版社、新华书店系统依靠教材、教辅读物,旱涝保收。“减负”使一些出版社赖以生存的支柱轰然倒塌。在世纪之交,这些“不幸”同时降临,对中国的出版界可谓是严重的挑战。 人们常讲,挑战与机遇并存。确实,换个角度看“入世”与“减负”,或许,挑战的同时预示着大量  相似文献   

15.
11月11日下午,由中国版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举办的“国际合作出版情况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出版总署对外合作司司长王化鹏、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会长许力以、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陈为江,包括海飞、胡守文、汪季贤、程孟辉等出版界知名人士等二十多家出版社的社长、总编到会。在中国版协副主席、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副会长周谊的主持下,参会人员围绕中国出版业目  相似文献   

16.
在全国优秀出版社、良好出版社社长总编培训班上,广西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彭匈受本刊委托走访了8位社长总编,征求他们对本刊的意见。这些意见不仅对我们的启发帮助很大,同时反映了出版界同仁所关注的一些问题,值得发表出来,以资交流。  相似文献   

17.
出版业改革在即,作为中国出版界的一支重要方面军,大学出版社在这场变革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困扰大学社转制的因素有哪些?大学社面临的挑战是什么?研究中国出版业资深(专业)人士如是说——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出版界一瞥金丽莉加拿大的出版业与其它西方大国如美、英、德相比,是比较年轻的后起出版大国。由于历史渊源,美英法等国出版机构在加拿大的出版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加拿大的出版界,基本上不出版科技图书,科技类英文图书主要从美国进口。即便象多伦多大学出版社这...  相似文献   

19.
记者 (以下简称记 ) :上海是中国近代出版业的发祥地。近年来上海的出版改革工作也颇为引人注目 ,但作为当前出版中心的北京 ,对上海出版界 ,特别是对大学出版界的情况了解似乎很少。您是到社长访谈录栏目做客的第一位来自上海的社长 ,能否先给我们介绍一下上海出版界的概况。庄智象 (以下简称庄 ) :上海出版界工作的特点是始终坚持正确方向 ,与中央保持一致 ;发展稳健 ,管理力度较大。但在大规模的改革和大范围的创新方面考虑相对较少。我们当前比较关心的是出版环境的保护问题 ,包括外部的盗版问题、行业内部的不正当竞争问题。我们比较强…  相似文献   

20.
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陈昕著的《WTO与中国出版》一书自今年8月问世以来,在出版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颇为引人注目。 这本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我国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中,紧密结合中国出版业实际情况,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了加入WTO对中国出版业将发生哪些重要影响、利弊何在、中国出版业应怎样应变与发展,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