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慕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建包含慕课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技术五个一级指标,慕课提供组织、慕课主讲人、慕课团队组成等十四个二级指标的慕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软件计算指标体系的权重,创建慕课质量模糊评价模型并用此模型测试《信息检索》课程的质量情况。以期将构建的慕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具体慕课课程的质量做出评价,提高慕课质量,促进慕课学习者的知识内化。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技术革新、商业价值推动与教育平权和终身教育理念发展等多重因素交互影响下,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引发了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深刻变革.从历史视角看,在线教育历经以网上大学与开放教育资源为核心的孕育期、以联通主义慕课为核心的萌芽期、以行为主义慕课为核心的扩张期和以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为核心的转型期四个交互、协同发展阶段,形塑了在线教育与高等教育变革多元联动的共生共长新格局,即引发了学习方式和内容的深度革命,促进了教学方法、内容与团队的颠覆式变革,推动了过程性与形成性高度耦合的人才培养评价模式革新,重塑了内外多元要素互动的高校组织.本研究构建了在线教育的"制度-组织-技术-学习共同体"四维框架,即以多元主体协作实现在线教育善治,以资源共建共享推进在线教育提质增效,以信息技术塑造在线教育形态,以师生多元互动构建在线教育良性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针对中国主流慕课平台的学前教育慕课,构建了基于用户满意度视角的学前教育慕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问卷调查和质性资料分析对学前教育慕课进行了全面的质量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户对于慕课教学资源维度相对满意,而在慕课教师队伍、慕课教学效果以及慕课教学技术上满意度不高。因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强慕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配套线上服务;第二,丰富慕课教学内容,提供优质教学资源;第三,完善慕课的考核方式,实现多元化评价;第四,改进慕课教学技术,创新设计慕课。  相似文献   

4.
辛永涛 《教师》2014,(11):24-27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慕课在线教育的发展情况,慕课在线教育的教学模式,慕课的优势与不足。然后,结合慕课时代对传统高校的挑战,论述了高校教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慕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共享模式,近年来在中国高校得以迅速普及,受到了包括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内的各类高校的关注。就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慕课"作为一种灵活的教学方式以及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资源不足提供了新的机遇。鉴于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慕课"在线教育模式的触动引导下,从树立正确认识、引入教师评价机制、以公共选修课为先期引入,以及建立应用型本科院校"慕课"联盟建设等途径,探求"慕课"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融合,从而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研究和专家评判,构建包含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技术支持、应用管理4个一级指标和29个二级指标的慕课质量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立指标权重。选取国内三个慕课平台上课程各一门,利用评价模型进行评价应用,表明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慕课教学方式在短时间内盛行全球,中国高校也在积极研究、借鉴与改进慕课这种新型教学方式。基于慕课下的教育模式,以及对石油高校传统专业课教学的现状及缺陷的分析,文章探讨了海洋油气工程专业课教学中实施慕课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从建立慕课团队、慕课评价系统、多样化考核及慕课环节设置四个方面设计了可行性方案,为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及其他石油类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基于网络支持的教育实习共同体(简称"在线教育实习共同体")的概念框架的讨论,内含对"在线教育实习共同体"的本质目标、构成要素、基本特征与培育规划等四个方面的分析."在线教育实习共同体"本质上是指向教育实习过程中显隐性知识的转化;包含了成员、领域、实践及网络等四个构成要素;具有情境性、结构性、分布性与整合性等四个基本特征.所建议的"在线教育实习共同体"培育规划包括分析培育需求、制定培育计划、提供适宜的支持以及培育效果评价等四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在线教育模式,其资源的免费开放性、学习者的大规模性以及课程的交流互动性将颠覆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方式。近年来,我国慕课的发展不再局限于高等教育领域,不少中学纷纷投入慕课教学实践。介绍慕课的内涵、特征和发展概况,通过一个本土化教学案例剖析慕课在农村中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分析将慕课之风吹进我国农村学校课堂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慕课开展从热追到质疑,暴露出当前在线教育生态系统不成熟、慕课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很多高校教师开展慕课的行动意向也值得重新审视。本文以高校教师开展慕课的行动意向为切入点,对TAM3模型进行适用性改进,从工作绩效、在线教学经验、外部支持、外部影响和信息技术水平五个因素出发对高校教师的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必用性感知进行分析,并针对三种感知的强化提出了激励慕课团队、开展慕课技术培训与完善慕课信息化建设三种组合策略作为激发并强化高校教师慕课开展行为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技术》2019,(10):74-79
文章首先采用服务蓝图技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对在线教育服务过程进行梳理,逐一描绘服务体系中的服务过程、服务与顾客的接触环节以及顾客可见的服务要素。随后,文章研究了国内外相关的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和在线教育的质量模型,制定通用关键词,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利用网络爬虫技术对在线教育服务中顾客关注度高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关注问题与服务蓝图相匹配的地方,列为重点影响顾客感受的质量关键点,将其作为备选的在线教育服务质量评价指标,构建了文章中所展示的在线教育服务质量模型。  相似文献   

12.
针对"慕课"近年来在国内外持续发酵的情形,本文通过梳理国内近一年来刊登在CNKI报刊栏的30篇报道,分析评述"慕课"的内涵及四位教育名流的主题言论,挖掘潜在的价值取向,指出不足和缺陷。笔者从五个角度提出构建"慕课"平台的新设想,指明"慕课"将在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挑战与机遇中不断碰撞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路萍 《中国职工教育》2014,(22):169+171
文章简要阐述了"慕课"的产生及发展,总结分析了"慕课"的特征,着重提出了"慕课"对我国高校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教学评价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慕课""做为教育界的一个新名词,一出现就得到大众的拥护,本文从慕课的起源、内涵、特点和功能四个方面介绍慕课,期待为慕课的了解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全国性的“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联席会”成立于首届中国慕课大会,在中国慕课十年发展过程中,全国各地与各高校的在线开放课程联盟组织为慕课与在线教育教学发挥了积极的推动发展作用。本文回顾中国慕课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指出了智能在线教育等未来高等教育新形态。  相似文献   

16.
2022年是国际慕课发展十周年,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系统梳理近十年来国际慕课研究的相关文献,对于我国慕课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基于此,文章首先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进行主题检索,获得2012~2022年间刊发的1775篇慕课研究相关文献;然后运用CiteSpace软件,通过时间知识图谱分析和空间知识图谱分析梳理了国际慕课研究现状,并通过高突现文献与关键词分析揭示了国际慕课研究的热点及其演变;最后,文章探讨了国际慕课研究对我国慕课建设的启示,以期助益我国慕课及在线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深入研究慕课课程产生及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慕课课程建设为典型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和实际应用调研相结合,研究了慕课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了促进慕课课程提升慕课课程质量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慕课"(MOOCs)作为一种新兴的课程模式,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在进一步深入,中国的对外交流也随之日趋频繁,对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国际化水平和口译水平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故培养高质量的口译人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慕课"诞生于信息化手段对传统课堂的探索和挑战,以其自身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很快形成了在线教育的新潮流。文章基于"慕课"教学的已有研究,尝试探讨大学英语口译"慕课"教学的设计与实践方式,旨在丰富"慕课"教学,推动口译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慕课"(MOOCs)作为一种新兴的课程模式,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在进一步深入,中国的对外交流也随之日趋频繁,对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国际化水平和口译水平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故培养高质量的口译人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慕课"诞生于信息化手段对传统课堂的探索和挑战,以其自身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很快形成了在线教育的新潮流。文章基于"慕课"教学的已有研究,尝试探讨大学英语口译"慕课"教学的设计与实践方式,旨在丰富"慕课"教学,推动口译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技术》2017,(11):99-106
文章通过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在学习环境、学习行为、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等四个方面对现代教学产生了影响。随后,在不同的阶段,文章分别进行了串联式、并联式、嵌入式等三种教学模式的实践,并在理论上验证了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相比于传统教学取得的教学效果更好。最后,文章进行了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讨,明确了慕课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才是未来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