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老师们大多有这样一种体会:孩子特别爱插嘴。每当老师说一件与孩子切身相关的事时,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你一言我一语来打断老师的话;每当请某一个幼儿回答问题时,其他一些孩子也都忍不住地“打电话”。老师们也尝试以教故事、念儿歌(如讲故事《多嘴的八哥鸟》,念儿歌《多嘴的乌鸦》等)的形式,教育幼儿克服插嘴的现象。孩子们虽然也懂得不应随便插嘴的道理,可是纠正、克服却很难。对这些,我们不妨先分析一下幼儿喜欢插嘴的原因,再找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幼儿园里,我们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活动中,有的孩子常常喜欢插嘴,打断老师的话题;有的孩子回答问题时常常不举手便脱口而出或者离开位置跑到老师身边大声嚷嚷;还有的孩子听到别的小朋友说错了便不分场合、时间随便地大声议论……像这样爱插嘴扰乱课堂秩序的孩子常令老师、家长感到非常头疼。我班的小峰便是一个非常爱插嘴的孩子,同时教育多次又屡教不改。我带着疑惑认真观察起这个孩子。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爱插嘴是有原因的。  相似文献   

3.
说起我们班的一些“活跃分子”,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喜的是这些活跃分子上课时思维活跃,反应敏捷,能很快掌握所学知识;忧的是这些孩子回答问题时不爱举手,爱插嘴乱发言,影响了其它孩子发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让这些孩子养成良好的发言习惯呢?我苦思冥想了很久,但一直不能想出既不伤孩子自尊心又能激起他们举手发言兴趣的两全其美之策。  相似文献   

4.
在幼儿园里 ,每个班或多或少都有那么几个“不守纪律”的孩子 ,他们上课经常插嘴 ,打断老师的话 ;提问题时不经老师同意抢着回答 ,有的甚至上课时从座位上走到老师面前对教具指指点点……对于这样的孩子 ,大多数老师都采取“冷处理”的方法 ,即冷落这些孩子 ,提问时故意不叫他们回答 ,或者动辄就批评。其结果是 ,表面上这些孩子变“乖”了 ,上课时不再插嘴了 ,老师提问时他们不再抢着回答 ,上课时更不会离开座位了……对于大多数老师采取的这种“冷处理”方式 ,该持什么态度呢?或许有人说 ,老师的这种“冷处理”方式很有效 ,应给予肯定 ,因…  相似文献   

5.
面对学生的“插嘴”,教师既要及时回应,保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更要善于捕捉有效资源,顺水推舟,引向深入,从而让“插嘴”也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本文以案例的形式对“插嘴”现象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李海燕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从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那一瞬间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  相似文献   

7.
爱插嘴的我     
我就是我,幽默风趣,又很调皮。你要问我最大的“优点”是什么,“爱插嘴”一定是当之无愧。我这个人,这个不爱、那个不爱,就是爱插嘴。平时在大人们讲话的时候,还有在课堂上,不知怎么的,我都会鬼使神差地插上几句,结果总是会得到一顿“舒服”的“表扬”。唉!为了插嘴我可吃过不少的苦头。有一次,妈妈在和一位阿姨聊天,妈妈对那位阿姨说:“我家这儿子像个小老头……”“那你不成了‘千年人妖’吗!”我随口插道。像我预料中的一样,后脑勺被妈妈敲了一下……后面的结果大家也就可想而知了吧!像平常生活中的事例多得数也数不清。当然,我插嘴的次…  相似文献   

8.
插嘴大王     
“呀!他又惹老师生气了!”“就是,他怎么这样爱插嘴呢!”“就是,就是!”说谁呢?我走近一看,原来是在说我们班的“插嘴大王”张天牧啊!我一听,心中暗暗赞同这种说法。他真是个“插嘴大王”,不!应该是“贫嘴张大民”!这可是我们班主任封的。对了,你还不知道他的故事吧!我就拣两件事来说说吧!有个星期三,上自然课,老师给我们讲的是信息的传递。王老师说:“现在传递信息用得最多的是手机……”王老师的话还没说完,张天牧便猛地站了起来:“要说手机呀,现在用得最多的是三星牌的手机,不过我家不用三星的……”他叽哩呱啦地…  相似文献   

9.
“老师,您说得不对!”“老师,课文里有个问题!”课堂上,传来了学生们如此“大胆”的声音。面对这样的情形,在一些学校的课堂上,教师往往会面带愠色地用“爱插嘴”、“调皮捣乱”、“不听话”等言辞来斥责这些“出格”的孩子。然而,在湖北省武昌市实验小学,这种敢于质疑书本、挑战权威的孩子,却常常成为教师们喝彩的对象。  相似文献   

10.
很多孩子喜欢“逞能”,爱说“逞能”的话,这往往会让老师和同学们厌烦。作为老师,自然会极力压制“逞能”的孩子,不给孩子这种“逞能”的机会。时间长了,这些“逞能”的孩子就会老老实实,不再“逞能”。我班有个男生叫晓东,就是一个喜欢“逞能”的孩子。他不爱学习,上课不爱回答问题,但特别喜欢在课堂上冷不丁地插话,做出一些怪异动作,影响班级纪律。这让我感到颇为头痛。  相似文献   

11.
“你这个孩子,就喜欢插嘴……”忽然听到本班英语老师愤怒的声音,原来我班的“插嘴大王”又被老师“请”到我这儿来了。我于是放下手中的作业本,和英语老师一起对他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2.
爱而无度的话,往往会违背爱的本意,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心的父母不妨对照一下,你的爱理性吗?你的爱有“度”吗?  相似文献   

13.
文摘     
1.显示你无条件付出的爱,即使孩子做了错事,你只能责怪他的错误言行,同时要让孩子知道,你仍是爱他的。 2.表达自己的愤怒要恰当,不可说“蠢才”、“废物”之类的话。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课堂偶发事件.在这些偶发事件中“插嘴”便是最常见的,也是令教师最头痛的事情.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孩子自制力差,在“熬不住”的情况下插嘴就更是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15.
贾宪章 《生活教育》2010,(10):53-54
一位作家一直为自己的孩子只喜欢读书却不爱写作而头疼。一次在他和几个又友鉴赏一篇佳作时,孩子突然插嘴:“我也能写出这样的作又来。”作家立即鼓励:“我早就知道这一点,只要你每天坚持练笔。”这天晚上孩子还真的写出了一篇记叙文,尽管存在着很多的缺点,水平在一般偏下,作家还是给了极高的评价,给他打了99分.  相似文献   

16.
“可怜天下父母心”。曾经有人说过:如果有爱孩子比赛的话,中国的父母一定会得冠军。  相似文献   

17.
对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插嘴”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学生“插嘴”具有多方面的教育意义,应予提倡: 学生“插嘴”正好说明学生愿意学习、乐意学习,并对老师所授内容动脑思考了。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爱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每一个孩子都有被爱的权利: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无论是内向的还是活泼的,也无论是穿戴整齐的还是邋遢的……凡是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纯洁的、特殊的,是拥有独立个性和价值的。老师不应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孩子去“爱”,而应视每个生命都同样珍贵,给每个孩子以真挚的爱。爱孩子是无条件的,特别是对于推行素质教育来讲,这是关键因素之一。曾经有一位家长对我说:一个孩子遇上什么样的老师,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她最怕老师不爱孩子或只“爱”一部分孩子,老师的业务水平倒在其次。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家长的话。只爱一部分孩…  相似文献   

19.
总爱插嘴     
娟子 《父母必读》2008,(2):124-124
5~7岁最近,孩子很爱说话。这本来是件好事,可他经常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迫不及待地插嘴,这就不太受欢迎了。  相似文献   

20.
孙辉 《幼儿教育》2013,(12):21-21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变得越来越有主见.他会思考你说的话有没有道理,自己是否可以接受。往往这时候,家长很轻易给孩子扣上“叛逆”、“不听话”之类的帽子。其实,真正叛逆的孩子并不多,归根结底是我们没有真正了麓孩子.没有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方法。所以.在与孩子“较量”的过程中,光有爱是不够的.还要有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