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上市公司国有资产流失的路径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国有资产流失的路径主要有上市公司国有资产在沉淀中流失,在权益分配中流失,在转让中流失,在重组发行中流失,在增资配股中流失,在资产置换中流失,在内部人控制下流失,在政府干预中流失,在授权经营中流失,在关联交易中流失。特征:流失载体的特殊性,流失状态的无形性、虚拟性和立体性,流失具具有隐蔽性,流失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和关联性,流失具有历史性。  相似文献   

2.
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健康教育课程中普及,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在各项活动中训练,在心理咨询中矫正,在教师良好的“师源性心理影响”下形成,在家庭教育中延伸,在校园生活环境中陶冶,在社会实践中磨砺。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在低年级,而且在中高年级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说,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在低年级,而且在中高年级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说,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假期,我有幸和儿子一起参加了特级教师赵景瑞老师主讲的“作文亲子课”学习,感慨颇多。在赵老师的作文课中,孩子们在笑声中思考,在轻松中表达,在体验中明理,在交流中提高。家长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提出问题,时而低头速记,从孩子与家长会心的笑容中,我  相似文献   

5.
设计理念 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独特的生命感受。在情境中质疑,在探究中阅读,在体验中反思,在比较中辨识。让学生走出文本,接通生活的源泉,在开放中创新,体现同步教学的异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就如何改进词汇教学策略,在语境中教授词汇,使词汇教学走上交际化的路子,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经验,提出词汇教学应该在语境中呈现词汇明确词义,在交际性练习中巩固词汇,在情景训练中运用词汇。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教学已不再是几本教科书或几个单词就能满足要求的,把英语溶入课外阅读情景中,让学生在情景中锻炼,在锻炼中感悟,在感悟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  相似文献   

8.
学习兴趣是伴随学生学习并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只有通过教师在教学中改进教材内容的单一性和深浅度,采用现在在体育教学中普遍受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欢迎的异质教学方法,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对体育产生兴趣,这样,兴趣将伴随学生,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受成功。  相似文献   

9.
语感是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完美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加强训练,让学生在感悟中积淀语感,在乐读中丰富语感,在发现中运用语感,在理解中品味语感,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更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乔银梅 《中小学电教》2012,(12):104-104
教学过程中处处有矛盾,矛盾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新知从新旧矛盾中引出,概念在矛盾中展开,最后还要在分析解决矛盾中深化。因而,教学过程就是发现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更能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解决矛盾,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合法性走向合理性——中小学教师教学研究的定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校本教学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在客观上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在课堂中开展教学研究。但在现实中,当前的教师教学研究却表现出研究方法的机械化、研究成果的形式化、价值取向的功利化等“不合理”的特征。教师教学研究既不同于教育理论者的研究,又不同于经验总结和工作报告,它具有实践性、价值性和科学性的特征。为此,教师应通过反思性教学、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与专家或其他教师开展合作等方式来进行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被XX"同语素词语族的考察,发现了"被XX"同语素词语族所表达的现象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其组合成分局限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的范畴,"被XX"同语素词语族表达的是各种各样的现象,具有名词的语法特征,在语义属性上具有已然性、致使性、否定性和无意识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人性论与教育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性论与教育观有着密切联系的内在逻辑性。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很早就自觉地将人性与教育关联在一起,可以说,人性论是他们确立教育观的理论基础。根据古代思想家们对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四个方面的阐述,论证中国古代人性论与教育观的关系,试图去寻找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4.
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方而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适宜于人类生存、享受和发展的“人的世界”,另一方面由于受狭隘的功利主义价值观的驱使,对自然界实施了野蛮的榨取行为,破坏了人与自然界和谐、协调的关系。人类要真正求得良性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活动唯一正确的选择。可持续发展观警示人们,必须把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环境权利与环境责任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才能真正保持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学与大自然有不解之缘,从二者的关系来看,进入文学中的自然经历了一个从简单比拟到水乳交融的深化过程。晚明的袁宏道就以其自身的情趣爱好、人生游历、采用多种艺术手法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审美视野中的自然,展现出人与自然无比亲和的审美境界,提升了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拓宽了我国游记文学的审美空间,表达出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新鲜的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16.
力图以休谟《论关系》之比较哲学为基础,重新构建中文“比较说明”写作方式的基本理论框架。将比较说明这一写作模式按照主性质比较、亚性质比较和内容比较分为三个哲学层次进行深层论述。  相似文献   

17.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是西方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 ,一些著名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如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人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了自然、适应自然及自然教育的含义 ,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自然规律 ,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天性 ,遵循和尊重这些规律而不能与其对抗。这些思想对于我们重新思考教育的途径、手段、教育的目的及当前的教育实践改革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从等差中项和等比中项的性质出发,导出此性质的推广,联系实际介绍了性质推广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三十年代初的一场民族灾难使中国文人不得不暂时将“人的文学”大旗搁置一边 ,投入到抗战文学的洪流中去 ,文学中的曾经张扬的“人性”也随之走向低潮。在这一时期里 ,梁实秋朱光潜等理论家依然在人文主义的花园里默默耕耘 ,承传并发展了“五四”的人文主义文学理论。梁实秋的二元人性论是对周作人人性论的继承和扬弃 ,朱光潜则以人文主义心理学的美学思想运用于文学研究。在创作上 ,人性问题的发展体现为深化与分化的双重嬗变。京派与海派的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新鲜的人文文化风格 :前者着眼于回忆中的乡村 ,后者致力于现实中的都市。沈从文为喧嚣的文坛提供了一个诗意宁静的“湘西世界” ,他的一系列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自然人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对于当代社会生活有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一是认识货币的本质:货币作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也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其使用价值是充当流通手段、价值尺度等具体功能,而其价值就是劳动的凝结。二是认识"权力"的本质:"权力"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的实践活动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过程中形成的少数人具有和体现出来的能够组织、支配多数人凝聚为更大合力、实现特定利益目标的强制性与非强制性统一的能力和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