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孚黎是黎族之一支,分布在海南岛中南部的黎族苗族自治县的东方县(东方、江边、大田、抱板等四个区)、昌江县(红卫区、石碌镇)和汉区儋县的东部,占黎族人口的百分之四,是黎族支系中较小的一支。史家对美孚黎的研究甚少,对美孚黎之族名,更少注意。美孚黎的得名,对黎族族源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作用,本文就其族名略加考究。美孚,音 moi fau 一般黎语的意义中,“美”是“客”,“孚”是“生”美孚即“客生”黎语多倒装,对于事物的叫法,通称在前,专称在后,“客生”也就是“生客”。“美孚”是美孚黎的自称,被其他支黎族称为“生客”。“客”,在黎俗中并非是通常的客人之客(通常所说的客人,黎语称为 bau~3a:u,或 me(?)kho:t~3)mo:i 乃专指汉人,是黎族对汉人的通称,意为外来民族,他们则以土著自居。民族学界对黎族地区的调查均证实确有此义,黎族人民  相似文献   

2.
盛夏,骄阳似火.我们顶着烈日来到了慕名已久的黎母山下的琼中黎族苗族自冶县湾岭中学。年青有为的、朝气蓬勃的黎族校长王世焱在办公室内热情洋溢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相似文献   

3.
一黎族有七十多万人.除少数散居在海南岛汉区外,绝大部分聚居在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八个县中的75个公社(全州124个公社).黎族属汉藏语系的壮侗语族,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都有自己的特点,与汉语有较为明显的差别.绝大多数黎族人民特别是妇女和儿童,不懂或不大懂汉语,黎语是他们进行社会交际和表达思想感情的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上的少数民族,在宋代以前的历史资料中,统称为蛮、俚、僚或蛮夷、俚僚并称。从宋及其后的文献中,对海南岛上的少数民族,有“生黎”与“熟黎”的不同称呼。“生黎”系指现今的黎族这已成定论,“熟黎”似应属海南壮族,但当今有些论者则误为现今的黎族。本文拟就“生黎”与  相似文献   

5.
黎族乐器——“哩咧”是一种竹制的吹管乐,其起源与演变就是在劳动生产和生活中发明创造出来的,它象征着黎族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文章主要探讨以下问题:山兰“稻杆箫”是“哩咧”起源的源头;山竹制作“哩篓”代替“稻杆箫”推陈出新;“哩篓”的变革成为“哩咧”不可取代的乐器;陈文仲是黎族乐器哩咧的改革大师;把黎族乐器哩咧持续发展传承给下一代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海南黎族有悠久的历史、自己的语言和独特的文化特征。中原汉族自秦代踏足海南岛之后,历两汉至明清,徙琼者日众。汉族的迁入和汉文化向黎区的播散,对黎族产生深刻的影响。它加速了黎族社会前进的步伐,促进黎族文化的变迁,以及黎族与汉族的融合.黎族的文化面貌及其分布格局因此发生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海南民歌源远流长,黎族是古越族后裔,善于“野音”。黎族五大方言区(“哈”方言、“杞”方言、“润”方言、“赛”方言和“美孚”方言)的民歌各有特色,文章以赛方言民歌的音乐形态作为分析对象,对其音乐的调式、节拍、旋律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在红色娘子军的故乡——海南省琼海县会山苗族乡加脑村北面一片空阔的山坡上,几间秀丽的苗家茅舍环拥着一座坚固、漂亮的钢筋水泥校舍,这就是汉族校长陈业珍和他的黎族妻子王政蓉开设的苗寨“夫妻小学”——加脑小学。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是一个民族关系较为复杂的地域,岛上居住的主要少数民族是黎族,黎族的分布几乎遍及全岛,在历史上的很长时期内,黎族问题一直是海南岛的主要问题之一。可以说正确处理黎族问题是治理和开发海南岛的关键所在,“治黎”是“治岛”的核心内容。明朝政府对海南黎族的治理表现为一种极为积极的态度,并且一度取得了显的成效。可以说明王朝的治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吸取了前朝处理黎族问题的教训,并开始就黎族问题进行了一些开拓性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黎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黎族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广泛关注。黎族文化资源可以分为民间乐器、民间歌谣与舞蹈、造型艺术、民间文学、风俗习惯、科学知识等。幼儿园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试图开发现有黎族文化资源,由于对该民族文化粗浅的了解,导致在开发过程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的问题;课程开发与利用过程中需要关注文化内涵的问题;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开展时需要关注开发的科学性和发展性问题;需要关注课程生态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1.
海南黎族民歌是运用海南方言演唱的黎族韵调歌曲,歌词内容多姿多彩,曲调形式多样,无论是音乐特点还是曲式结构,均体现出鲜明的黎族民族文化烙印。同时,黎族民歌在世世代代口口相传中流转至今,还反映了黎族历史文化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文章以海南黎族民歌为中心,从歌词以黎族的地方方言为主、歌曲传递出黎族的精神内核、民歌的唱调多变且风格独特等方面阐述了海南黎族民歌的音乐特点;从曲调平和柔美、结构短小精练、节奏柔和平缓等方面分析了海南黎族民歌的曲式结构,从人文价值、艺术价值、时代价值三个方面论述了海南黎族民歌的现实价值,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2.
在红色娘子军的故乡——海南省琼海县会山苗族乡加脑村北面一片空阔的山坡上,几间秀丽的苗家茅舍环拥着一座坚固、漂亮的钢筋水泥校舍,这就是汉族校长陈业珍和他的黎族妻子王政蓉开设的苗寨“夫妻小学”——加脑小学。 整整20年了,尽管有转行和致富的机遇,但陈业珍和王政蓉却丝毫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抱定“让苗寨的后代不再当文盲”的人生理想执着地厮守着这苗寨山村。 近年来,夫妻二人先后被评为县、乡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家庭被评为省文明家庭标兵。当荣誉的桂冠戴到他们头上的时候。多少人真正了解他们在崎岖的山道上所走过的曲曲折折的路呢?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黎族苗族自治州的保亭、乐东、白沙三县交界处。黎族聚居的二十四个乡,一万三千多人的地区存在一种落后的农業生产組織形式——合亩。合亩是由具有血緣关系的一定数量农戶即父子、叔侄、兄弟、堂兄弟、女婿、岳父和外甥等直系或旁系亲属組成的农業生产組織形式。此外,有些合亩还吸收了少数非血緣的外来戶。合亩有大的和小的。大亩包括20—30戶;小亩只有3—5戶。一般說来,合亩包括的戶数多在十戶以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琼南地区是黎族聚居的民族地区,黎族学生的数学学习困难是多年来困扰黎族数学教师的难题,黎族学生数学学习有其不同于汉族学生的特点,因传统文化、语言、心理特点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对于黎族学生的数学教学要采用符合其数学学习心理、民族文化特点、语言特点的数学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5.
黎族研究,已进行了大半个世纪。对于这样一个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丈化等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的研究,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与深化,如何做到承传与理论上的创新,如何做为一门学问———“黎族学”去进行研究,这是值得学术界重视和努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龙敏是黎族第一代作家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多年来,其创作成就始终是与人们对当代黎族文学发展的评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特别是其长篇小说《黎山魂》首开了黎族文学史上“宏大叙事”之先河,成为人们认识黎族生活和历史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作品。文章主要对这部作品的成就和不足展开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7.
沙洲县文教局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积极改善办学条件。自79年以来,县、乡、村三级共向普教事业投资(累计)741.5万元。83年,沙洲县被省厅列为首批实现“一无两有”的县。全县中心小学和城镇小学全部更新了校舍,其中15所已不留旧校舍的痕迹;27所完中新建了教学楼或宿舍楼;52所初中和全县四分之三  相似文献   

18.
古代,将居住在南方的人,泛称为“蛮族”。而南方各族中亦包括“黎族”人。据说有“九黎族”。所谓“九黎族”,就是当时有九个部落,都是“黎族”人。相传这九个比较大的部落,每一个部落里又有九个兄弟氏族,总共由八十一个兄弟氏族组成。蚩尤就是“九黎族”的首领。由八十一个兄弟氏族组成的“九黎族”是勇悍善战的强大部落。他们比较早地进入中原地区,由于这个地区土地肥沃,非常适于种植和发展农业。所以,成为古代强大部落族之间互相争夺之地。古代,将居住在西方的人,泛称之为“戎族”。  相似文献   

19.
黎族作为海南省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创造了非常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如黎族文学、礼仪、歌舞、工艺等,这些都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价值。通过开发和实施基于黎族文化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有效地传承和发展黎族文化,实现教育和文化发展的双赢选择。  相似文献   

20.
黎族人民若干世纪以来就生息在美丽富饶的海南岛上.黎族现有人口七十余万,主要聚居在黎族苗族自治州八个县,少数杂居汉区各县.在悠久的岁月里,他们创造了光辉瑰丽的文化.他们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斗争中以艺术概括的方法口头创作了绚丽缤纷的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