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培养民主的社会氛围和发扬公民的主导意识 ,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就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进行公民教育。同时世界历史的教学内容同公民以及公民意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所以公民教育成为世界历史这一学科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文从公民、公民教育的来源和发展出发 ,从世界历史的教育内容、手段、评价等方面来探讨世界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培养民主的社会氛围和发扬公民的主导意识,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就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进行公民教育。同时世界历史的教学内容同公民以及公民意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公民教育成为世界历史这一学科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从公民、公民教育的来源和发展出发,从世界历史的教育内容、手段、评价等方面来探讨世界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3.
公民教育当以培养时代公民为目标。公民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时代不同,公民的身份和素质要求不同。公民不是臣民,就在于他是一个权利主体;公民不是私民,就在于他参与公共生活。不同时代公民公共生活性质和范围不同,当代公民不仅生活在民族国家内,还生活在公民社会和全球社会中,因此,当代公民应当是权利公民、国家公民、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四重身份的统一。公民教育应该在个人生活、国家生活、社会生活、国际生活中培养具有公民知识、能力、德行、能力的复合型公民。  相似文献   

4.
公民意识是公民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命感和集体主义理念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自我意识。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突出的紧迫感,有利于大学生克服市场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和社会丑恶现象的消极影响,成为既有科学文化知识又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德育没有以培养公民意识为目标,因此,应建立以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为立足点的大学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韩国学校公民素质教育探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韩国社会发展历程为线索,探讨了大韩民国建国以来在历史中渐次形成的学校公民素质教育的四个特征;注重普遍提高公民文化素质、不断强化国民精神教育、突出培养公民创新精神和坚持造就民主和世界公民,指出韩国学校公民素质教育的历程充分体现了韩国社会进步发展的历史轨迹,随着韩国社会政治和文明形态变化发展,韩国公民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理念下,通过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公民意识不仅符合新课改的相关要求,还有助于培养高中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热情,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促进高中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使其逐渐发展成为高素质社会公民。本文将对公民意识进行简要阐述,分析公民意识包含的内容和公民意识的培养意义,并提出高中历史教学中公民意识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构建公民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国民教育序列的组成部分及终身教育基础的学前教育阶段,应承担起培养公民意识的责任。通过幼儿参与课程评价培养其公民意识是方略之一。  相似文献   

8.
赵亚夫教授曾经说过.“新时期历史教学的重要功能就是培养现代公民”.而爱国主义是大多数国家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理性爱国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人文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理性爱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符合文明社会的道德追求.符合公民社会的建设需要.因而也就应该是中学历史教学应该确定的教学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民国的公民教育运动作为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进过程反映了权威话语和民间话语共同压制知识分子话语的历史。公民教育必须坚持知识分子话语立场,明确其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建构现代公民社会的目标,并且注重公民行为习惯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正>公民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是指在现代社会里,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明达公民的各种教育手段的综合体;狭义是指参与国家或社会公共生活一分子必要知识的公民学科。根据公民教育涉及的深度和广度,把公民教育理解为三个方面:"有关公民的教育":强调对国家历史、政体结构和政治生活过程的理解;"通过公民的教育":通过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活动获得公民教育;"为了公民的教育":在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态度、价值与性向等各个方面培养  相似文献   

11.
公民人格是随着市民社会、市场经济和工业文明的发展而历史形成的、与市场经济形式相适应的独立人格形态。公民人格是人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公民参与意识、民主意识、独立精神的重要途径,对于培育公民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历史新课程教学目标指出: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多方面解读。从人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须以大量的合格公民为基础。在现代社会,公民资格被普遍给予社会成员,但具备公民资格并不意味着就是合格公民。公民从名义到实质需要一个过程。合格公民的造就离不开教育,而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基本手段。因此,加强公民教育就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公民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而公民教育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本文通过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内容的分析,论证了高中历史课程在公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公民社会培养人--公民社会与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的产生及发展有其历史延续性。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更应关照其现代性及本土性特征。尤其在中国建设现代公民社会的进程中,教育应对其作出合理回应,从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方面作出恰当选择,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培养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公民意识是高校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大学生公民意识薄弱 ,有着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教育的等深层次原因。要通过完善高校德育系统工程 ,把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上看,中外思想家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都离不开对社会成员的道德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公民道德可以培育民众对和谐社会的理性认同,培养公民之间、公民与社会之间的尊重和宽容,并通过公民之间、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对话,达成社会是否和谐的共识。公民道德的价值在促进人自身、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过程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与社会》课程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整个历史、人文地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具有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它强调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学生的需要与体验。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强调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思想与情感教育与诚信教育。形成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  相似文献   

19.
王和平 《教师》2008,(11):43-44
历史新课程教学目标指出: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我认为,教师要切实树立创新教育理念,灵活处理教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把书本知识和学生学习、生活、社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已成为影响、制约人们生存、活动和交往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一个业已处在全球化浪潮中的现代“全球公民社会”,做一个合格的世界公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的蕴含的世界公民思想的揭示,联系现实的各种实际,提出了培养世界公民意识的可能性、必然性和必要性,并试着提出培养世界公民意识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