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宣凯,吉林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博士研究生2013-2014中美"富布莱特"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提名人2012年获得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2012年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学生特等奖(50人,吉林大学唯一)2012年被评为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杰出人才"在CSSCI检索来源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A类期刊1篇,C类期刊6篇。  相似文献   

2.
2010年12月13日,由共青团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委员会、《中国研究生》杂志长春通联站、《吉大研究生》报联合主办的2010年长春高校研究生媒体联席会议在吉林大学举行。吉林大学研究生管理处处长兼研究生工作部常务副部长康永刚、管理处  相似文献   

3.
处于职业生涯准备阶段的博士生,职业期望受到教育条件、学术环境和经济基础等诸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其最终的学术职业选择是经过长期准备而做出的还是更多受到短期因素的制约?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学术职业、职业选择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2010年北京地区研究生发展调查的大样本数据,对当前我国博士生的职业期望、特别是学术职业期望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博士就读动机是我国博士研究生选择学术职业的主要驱动力,这可以理解为,博士研究生已经为其学术职业生涯进行了长期的心理准备;而就读于985或211等质量较高的学校、导师是教授等因素也对选择学术职业有正向的影响,同时存在非常显著的学科差异。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6月28日晚上,云南省高校第二届"野草文学"奖、昭通市第二届校园文学大赛颁奖典礼在昭通学院举行。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平原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赵一凡博士,澳门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寿桐博士,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贺仲明博士、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汤哲声博士等知名学者;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夏天敏、雷平阳;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获得者李骞、黄玲;云南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胡性能、云南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宋家宏等应邀出席了盛  相似文献   

5.
林栋:吉林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一等奖学金和吉林大学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在学术方面,他独立撰写的《史识的锤炼与超越》在CSSCI刊物上发表;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责整个项目重要材料的搜集和论文初稿的撰写;读研期间也热衷于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担任吉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团委副书记,主办"刘中树先生——我的治学之道"系列讲座,代表吉林大学白求恩志愿者致信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获得总理回信。  相似文献   

6.
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培养过程中的内外部环境对其成长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至2010年间62位中国科学院优博论文奖获得者为例,对其培养环境和学术成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科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日,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许多大学在其相关网页上发布了关于试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通知。通知称,为提高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帮助导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论文情况,杜绝学位论文写作中的学术不端行为,学校将从2010年6月申请学位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开始试用中国知网开发的“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8.
建立有效机制 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博士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漫性人才的重任。培养高质量的博士生,就要创建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浓郁严谨的学术氛围,制定有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机制。为贯彻教育部今年召开的研究生培养工作会议精神。我校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大研究生培养力度。一弹性学制博士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3-6年。实行弹性学制是给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以更大的学术空间和研究时间,注重设计博士生成长目标,鼓励博卡生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承担风险选题,提高培养质量。学校设立博士生奖…  相似文献   

9.
对比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学术统计特征与我国经济学研究及教育现状,推知,中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希望寄托在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群体上。如果再维持现行学术评介机制和制度28年不变,中国人很有可能在2068年之前无缘诺贝尔经济奖。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科学院大学23161名博士研究生以及4574名导师的实证研究表明,导师年龄和担任行政职务情况对学生科研绩效有显著影响,导师主持国家级项目数量、项目经费和近年来学术成果与博士生科研绩效显著相关,导师学术地位显著影响学生科研绩效,百人计划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的学生科研绩效质量更高。研究结果证明了导师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有关键作用,导师的科研活跃度和学术地位对学生的科研绩效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当前博士招生和培养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博士生学术近亲繁殖程度,但对其所产生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文章以30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对象,运用传记——群体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学术精英教育经历中跨校流动的比例较高,不同学科诺贝尔奖获得者之间的差异较小,除了英国和日本等少数国家以外,绝大多数国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更倾向于跨校攻读博士。传记研究也表明较高的跨校流动和多样性的学习经历,较好地促进了学术精英早期科学认知、学术素养和创新思维等的发展。这启示我国在博士生统一招考和申请考核制施行过程中要避免在同等条件下过度招收本校生;硕博连读应从同校攻读扩展为跨校推免攻读;同校连读博士生应在后期培养中强化校外或境外交流学习经历。  相似文献   

12.
198D年1月24日,首届周明鸿奖学金颁奖大会在国防科技大学隆重举行,10名研究生欣喜地从周明鸿教授和校领导手中接过获奖证书和奖金。周明鸿奖学基金是周明鸿教授于1987年建军60周年和建校30周年之际,为发展学校研究生教育而捐献的,金额为10万元。奖学金每年颁发一次,主要奖励学有成就的在校博士生和硕士生。首届颁奖金额为8000元,获奖博士生6名,各奖1000元;硕士生4名,各奖  相似文献   

13.
阮长耿教授是苏州医学院主管科研、外事、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苏州医学院血栓形成与止血研究室主任,还兼任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所长;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技术革新能手;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的第一位中国会员等。他在科研上硕果累累,有十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奖,著述甚丰,在国际权威性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达数十篇,编著了  相似文献   

14.
学位类型结构直接影响研究生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和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与比例逐年扩大,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的缩减底线受到关注。以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案例,基于10年间42722名研究生就业数据,通过分析学位类型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对应关系发现,由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供大于求,学术硕士弃学就业和学术博士就业非学术化已成趋势,偏离了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认为应该对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进行“抑学增专”式调整,将学术学位硕士生比例降至12%~18%,将专业学位硕士生比例提高至82%~88%;将学术学位博士生比例降到36%~48%,将专业学位博士生比例提高到52%~64%。为切实实现“招生—培养—就业”相统一,应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实施硕博贯通培养,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的衔接。  相似文献   

15.
佘坚 《神州学人》2006,(10):22-23
陈晓红:中南大学校长助理、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获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98年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优秀青年教师(研究类)奖获得者,1999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曾当选1998年“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2000年“湖南省十大新闻人物”、2001年“湖南省十大杰出经济人物”。曾获2001年全国优秀教师、2001年高校青年教师奖。2002年入选湖南省首批10名“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  相似文献   

16.
2005~2006年度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建筑学院研究生刘晓华,本科期间就曾获得特等奖学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文章已有20余篇,参加编写专著4本,获得授权的专利4项,并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她读研期间曾先后担任建筑学院本科生辅导员、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工作助理、校研究生团委实践部部长、清华大学博士生实践服务团团长,获得过夏安世教授奖学金、蒋南翔奖学金、东芝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称号、清华大学“十优研究生”称号,并两次提名“航天海鹰杯”学术新秀。这样一位学术成果突出、社会工作出色的刘晓华会是  相似文献   

17.
正胡华,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东北师大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全国教师口语课程种子教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上海市普通话水平测试辅导员;中国语言文化学会会员,全国汉语口语研究会会员,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汉语教学研究会会员;全国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研讨会优秀论文奖获得者,全国教师口语课程优秀论文奖获得者,香港教育学院校长嘉奖函获得者。曾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博士生与博士生导师之间的关系,并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结合多年的博士研究生培养经验,分析了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博士生导师指导与培养、博士生自我培养与学术氛围营造方面问题,并以这些问题为导向,总结和探讨了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经验和方法,如提高导师的指导水平,健全培养体系;深化培养机制改革,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建立多样化交流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19.
提升博士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既是国家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组成,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应从激发和保持博士生学术兴趣、打造一流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构建“生生学术共同体”、规范高难度与强支持相结合的学术训练制度四个维度提高高校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刘富华,女,山东威海人,1958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威海市。吉林大学教授,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国际语言学院副院长,吉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1975年中学毕业后下乡在吉林省洮儿河农场务农,曾任连长。1978年9月考人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6年考人吉林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现代汉语专业硕士研究生,1989年毕业获硕士学位;2001年考取吉林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6年毕业获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