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编辑与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作者和读者是书刊编辑加工过程中的三个主体。书刊的编辑过程是组织、处理书稿的过程。书稿是作者撰写的、由编辑组织加工以满足读者需要的。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因此,编辑工作涉及人(作者、读者)和物(书稿和文献资料)两方面。一、编辑与作者的关系书刊是向社会传播文化的精神产品,它不仅包含着作者的劳动成果,还包含着编辑的劳动成果。作者是直接从事书稿的写作活动,制造具有独创性的智力产品的人。而编辑则需从实际出发,修改作品,使之更优秀、更完善、更能为读者所接受。根据编辑学的观点,编辑和作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面3方面:1.编辑与作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作者撰写书稿,编辑对作者的书稿进行选择、整理和修改,从而产生可以公开传播和保存的书刊。作者提供的作品是编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作者的劳动,就没有可供编辑修改、读者阅读的书刊;从另一方面来讲,没有编辑人员的加工,作者的作品也不可能成为社会的文化财富、精神食粮。编辑与作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作者的著作活动与编辑密切相关。作者想将他的作品向社会公开发表,想在读者群中传播,首先要经过编辑人员的筛选。编辑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作者的命运:他肯定你,会给你出版...  相似文献   

2.
一、创新意识是编辑人员必备的意识 编辑人员的工作源于知识的创新,他们的工作对象——书稿是作者进行知识创新的成果;编辑人员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即对书稿进行加工改造,又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作者知识创新的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讲,编辑工作从根本上就带有创新的性质,编辑活动始终是一种创新活动,每一位编辑人员都具有创新意识。 如果说编辑人员的创新可以分为“被动创新”——被书稿牵着走的创新和“主动创新”——牵着书稿走的创新两种创新  相似文献   

3.
编辑的责任意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依出版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和出版实践,图书编辑的职责可概括为: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图书市场信息,做好选题策划工作;发现作者,并组织作者队伍;对书稿进行审读加工并通读付印样,解决书稿中存在的一切疏漏;配合美编和技术编辑进行图书的装帧设计和版式设计;配合发行做好营销推广工作等。由此可见编辑工作的繁杂和重要。我认为,编辑重在“责任”二字,在整个编辑出版过程中,责任编辑应该是一个“总导演”,他要随时想到对读者负责,对社会负责,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并将这种责任意识体现在编辑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编辑出版全过程中。责任心理是编辑的社…  相似文献   

4.
王任叔一生成就颇多,其中编辑出版工作几乎贯穿始终,他主张尊重作者和作者的创作成果;重视稿件的审读加工,亦重视联系作家组织稿件的社会活动;认为编辑工作的性质是为作者服务、为读者服务而不是为自己服务;编辑个人应该是杂家、评论家,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也要有全面把握书稿的能力。他的编辑实践和编辑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编辑工作仍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编辑、作者和读者是期刊编辑加工过程中的三个主体活动,编辑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起着桥梁作用。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期刊是向社会、向企业传播文化的产品,它不仅包含着作者的劳动成果,还包含着编辑的劳动成果。作者是直接从事书稿的写作活动,创造具有独造性的智力产品的人。作者的思想、学识和风格决定了期刊的质量和价值,而编辑则根据期刊的宗旨,从实际出发,修改作品,使之更优秀,更完善,更能为读者所接受。根据书刊编辑学的观点,编辑和作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编辑与作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作者撰写稿件,编辑对作者的稿件进行选择、整理和修改,从而产生了可以传播和保存的刊物。作者提供的稿件是编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作者的劳动,就没有可供编辑修改、读者阅读的作品;而从另一方面来讲,没有编辑人员的加工,作者的作品也不可能成为社会的文化财富、精神食粮。编辑与作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作者的著作活动与编辑密切相关。作者想将他的作品在读者群传播、交流,首先要经过编辑人员的筛选。从某种意义上讲,编辑决定了作者的命运,所以编辑的支持和帮助对作者很重要,作者可以根据编辑所提供的读者信息、出版信息,制订和修改自己的撰稿计划。另一方面,编辑...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创造性的限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佩弘 《编辑学报》1992,4(2):112-114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工作。从创造主体而言,科技期刊编辑与一般科学研究者一样,具有较完整的和专业化的知识积累,具有参与(介入)科学研究的能力;从创造对象而言,编辑选择作品并将它推荐给读者;从创造过程而言,编辑工作是在作者劳动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从创造产物而言,科技编辑工作的直接产物就是科技期刊。但是,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创造受诸多因素的约束。首先,在信息流通过程中,编辑主要参与信息的传输过程,而不是信息的制造。其次,编辑的创造劳动并不是发现事实与规律,而是做出具体的产物——期刊,而这种  相似文献   

7.
科普文章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普及科学知识的文章;一类是传授应用技术的文章。前者主要是为读者解答“为什么”的问题,它可以提高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开阔人们的眼界,启迪人们的思想;后者主要是为读者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它可以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创造和丰富社会财富。科普文章既不同于一般书稿,也有别于科研论文,因此在编辑加工上有其共性的一面,也有其个性的一面。如加工一般书稿时,为了尽量保持原作的风格,一般都提倡对稿件不做大删大改。书里的材料和观点只能由作者自己负责,这叫“文责自负”。可  相似文献   

8.
“策划”这个词,已经时髦许多年了,至今还没有过时,出版社常说“选题策划”、“策划编辑”就是一例。书市上有许多被有能力的编辑策划出来的书,卖得挺火;“文化工作室”的民营同行,据说都以策划见长。但我对“策划”总怀着一点戒心。出版业的性质,决定了编辑是一个中介的角色:将作者的创作,经过编辑加工和设计制作,以最恰当的方式,传播给读者。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就是对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的选择、加工和传播。所以,出版者不是一个原创者,而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过于强调“策划”,比如,目前常见的由编辑策划选题,组织作者实施的做法,反…  相似文献   

9.
书稿加工,没有固定模式。它因读物的性质和对象而异,也因稿件的质量而异。不同性质的书稿和编给不同对象阅读的书稿,加工的要求各有不同;当然,不同质量的书稿,其加工量和加工的方面也不一样。笔者曾经做过多年青少年知识读物的编辑工作,所以这里讲的多是就少年知识读物的书稿加工而言的。说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科技图书编辑加工方法探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技图书的编辑加工方法和其他书籍的加工方法有共同之处,但由于科技图书特有的性质,使得科技图书的编辑加工有其特殊性。作为科技图书的编辑,有必要总结自己加工书稿的经验,探寻出一种比较完善的书稿加工方法。1 审读书稿的分析综合法初审后已决定要出版的书稿交到编辑手里,首要的工作就是通读全稿。通读的目的是了解其内容、结构、形式,提出修改意见。对科技书籍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读者对象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加工方法。比如,若是教材,由于要求有完备的体系,其对象为不熟悉内容的学生,即对书稿侧重于严谨、精细、层次清楚等诸环节;若…  相似文献   

11.
在一部图书从创作到出版的过程中,作者和编辑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没有作者的创造性劳动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图书无从谈起;而没有编辑对书稿的加工处理,书稿也难以成为合格的出版物。“文责自负”和“编辑把关”是确定作者和编辑在图书生产过程中职责和权利的两条基本原...  相似文献   

12.
编辑对书稿的前期干预即编辑积极介入书稿的整体构思、内容设计、编写过程等方面的工作。编辑前期干预成败的关键在于编辑是否掌握了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也和是否选择了合适的作者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书稿需要不同的介入方式,编辑要善于根据书稿的具体情况处理好编辑干预和作者创造的关系,使二者形成合力。此外,投入成本也是影响编辑前期干预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芝加哥大学出版社 当芝加哥大学出版社收到一份书稿的时候,编辑或助理编辑会给作者寄去一个申请书收条表格,或者编辑会给作者写一封正式照会。作者的名字、地址、书稿的名称、收到书稿的日期、页数和接收书稿的编辑的姓名的首字母都会被被输入两份登记卡片,一份作为主文件,另一份为出版社编辑归档所用。此外,卡片上还要记录书稿的情况、读者的姓名和已付费用等项目。准备一本书的文件档案和一份“作者和书稿调查表”。标有作者姓名、书稿题目和收到稿件日期的书稿就这样被保存起来。  相似文献   

14.
吴键 《出版广角》2021,(12):61-63
图书整体设计是书稿内容的延续和深入,是对书稿内容的再创造.文章结合编辑工作实践,阐述在书稿出版过程中容易被编辑忽视的整体设计科学规范及美观简洁的重要意义,旨在引起编辑对图书整体设计的高度重视,夯实编辑的业务技能,发挥编辑在出版工作中的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书稿的编辑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编辑加工在出版社编辑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编辑加工,是指书稿经过审查,已被批准采用,并且由作者完成修改、加工任务以后,出编辑人员进行的加工整理工作。有人主张,加工私整理具有不同的含义:“加工”是指实质性的改动;“整理”是指纯技术性的处理。这个说法虽有一定道理,但是二者  相似文献   

16.
由书稿变成为受读者欢迎的出版物,必须经过编辑对书稿的认真审读这样一个劳动过程。由作者写出来的书稿为什么一定要经过编辑审读加工才能出版呢?这是因为书稿是由作者个人创作的,反映的是作者个人的思想观点、思想体系和独特的风格,具有个体性。而图书的出版是面向社会,面向广大读者,具有明显的社会性。个体性与社会性是一对矛  相似文献   

17.
大编辑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工作是媒体活动的中心环节,编辑作为文化传播与传承的使者在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也可以说是作者的延伸,读者的导读,在人类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的编辑大多是集学者、作者、记者、传者、编辑于一身的文化智者,如孔子“编辑”《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工,  相似文献   

18.
1出版社的书稿可以不是经过编辑的策划而来,却必定是经过编辑的审读而来,必定要经过编辑的案头加工以及书籍整体形态设计方可成其为出版物。无论那书稿是怎样的稀世之珍,稀世之珍离不开抱璞之人,审读的编辑便要随时准备立抱璞之功;无论那作者是何等的智者,“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加工的编  相似文献   

19.
人们读到一本好书,每每击节叹赏,赞不绝口,或称誉作者的才华,或夸说作者的工力;可是往往忽视编辑的功劳。因而这里想替编辑说几句话。 如所周知,一本好书稿写出,能否出版,首先是能否得到编辑的肯定评价。再好的书稿,如果编辑有眼如盲,不予认可,那就难以付梓与读者见面。好的书稿能够出版,应该说是编辑慧眼识珠、积极推荐的结果。如果把好书槁比作千里马,那么好编辑就是伯乐。人们赞美千里马,更常常赞誉伯乐。因而我们赞赏好书,也应当赞扬出版好书的编辑。须知当一个好  相似文献   

20.
新闻编辑工作是默默无闻为他人做“嫁衣”、对稿件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工作。在新闻传播的链条上,它是承上(采)启下(发)的关键环节;在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过程中,它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编辑工作的职责,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即“把关、发现、创造”。从一定意义上讲,这六个字包含了编辑工作的三个层次,也体现了编辑工作的三重境界。作为一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