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具体到阅读教学领域,不仅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而且要“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反思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我们认为存在如下问题:重理性认识,轻形象感受;重书本知识,轻生活体验;重一元认知结论,轻多元直觉感悟。  相似文献   

2.
林红 《湖北教育》2003,(11):25-26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反思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我们认为还存在如下问题,概括起来有三:一是重理性分析,轻形象感受;二是重书本知识,轻生活体验;三是重一元认知结论,轻多元直觉感悟。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若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重共性统一轻个性差异的倾向,造成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普遍较差。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上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书感悟,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更不能忽视学生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的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教师开始重视学生主体在教学中的感悟体验和自主生成。但是小学语文的"双基"教学有被淡化和遗忘的迹象。主要表现在:重人文,轻语文,重能力,轻知识:重感悟,轻训练。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语文课程应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三维”目标的提出超越了仅仅关注显性认知目标和教育结果的片面性,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然而。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为语文学习重要内容之一的古诗,教师在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方面还存在欠缺。出现了重串讲翻译轻体验感悟、重认知目标轻情意目标、教学目标机械运用等需要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加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观念,只注意知识的传递,严重地破坏了作品的美感,教学中读书感悟少,提问分析多,把本应个性化的、情感化的、创造性阅读,纳入内容分析的轨道,重认知轻情感,从而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结合。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僵化,教育教学途经封闭,割断了与现实生活大干世界的联系,其结果是导致语文教学中个性化的阅读的严重匮乏,  相似文献   

7.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重理解轻感悟,重分析轻运用,重教师作用,轻学生个性化体验,“费时多而收效微”。假如能合理地引入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尊重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8.
<正>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观念,只注意知识的传递,严重地破坏了作品的美感,教学中读书感悟少,提问分析多,把本应个性化的、情感化的、创造性阅读,纳入内容分析的轨道,重认知轻情感,从而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结合。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重理解轻感悟,重分析轻运用,重教师作用、轻学生个性的体验,“费时多而收效微”,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些表述,集中强调了“阅读感悟”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须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重教师讲解轻学生自悟,重肢解分析轻整体感受,重刻板理解轻多元解读,重抽象轻形象,重理性轻感性”…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中学生习作审题能力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审题能力缺失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在教学中教师们一是,重语言的感悟,轻课题的解读;二是,重内容的指导,轻自主地理解;三是,重开放的训练,轻细致地推敲。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寻求到了相应的对策:一是,阅读教学中关注课题,培养审题的习惯;二是,习作教学中注重指导,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但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解,轻运用;重分析,轻感悟;重语句的表层含义,轻语境中语句的隐含意思(特级教师薛法根语)。面对文本中大量的具有个性色彩的语言,语言教学必须由理解走向内化。  相似文献   

13.
朱跃芳 《湖南教育》2005,(11):27-27
尽管我们已在课程与教学方面作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改革,但是,语文教学依然存在着重语言、轻文学,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感知、轻体验的倾向。阅读教学中,偏重于知识灌输与琐屑的词语分析;作文教学中,偏重于单纯的写作技巧甚至机械的应考模式。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认知体验、情感体验、审美体验,致使教学的主客体分离,行与知脱节,情与理错位,中学语文创新教育的愉悦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渗透性原则、主动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等都难以落实到位,严重影响了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造成学生情商与智商不能均…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以前语文课教学重教师讲解分析。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传授,字、词、句、段、修、逻、文、篇、章,环环紧扣,语文知识充斥课堂,忽视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样的语文教学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个性的张扬,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征、实践性特征、汉语言自身的特征都要求学生重感悟、重积累、重体验、重运用。而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继承传统语文教学“重感悟、重积累”的教学方法,复兴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即使在全面推行新课程理念的今天,在语文课堂上,传统阅读教学中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依然明显。  相似文献   

16.
正如今,素质教育已经全方位推行,语文教学改革也在大刀阔斧地进行,但是教学效率的低下仍然是困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种弊端:重分析、轻积累;重理性、轻感悟;重模式、轻个性。目前,语文课成了最难教的课,作文成了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事,而语文也成为学生最难学的功课。这些现象令很多  相似文献   

17.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点的解析,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要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读文本,抓单元、依学情、研内容、扣教材,教师应一步步引领学生达到整体感悟。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总体上存在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的现象,教学中常常以教师的理性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忽视学生阅读中的情感体验。为改变这种状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谓“感悟”是有所感触而领悟的意思,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曾经有人用十六个字概括了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零敲碎打、段自为战、相互脱节、合力分散。这十六个字很准确地描述了语文教学过程中那种分割式的教学方法,在讲读教学中,把一篇课文的各个段落孤立地分析;能力训练中,重读写,轻听说;文体教学中,重议论,轻记叙说明;课内外教学中,重课内,轻课外。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聋校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它借助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对聋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教学,落实听(看)说读写等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形成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聋校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虽不断改进,但阅读教学存在重课文分析轻阅读指导、重理性认识轻感性体验、重面面俱到轻重点训练的现象,需采取有效策略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