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转型造就了网络—电化教育这个副产品。从“电化演进”到“电化教育演进”的方向是网络—电化教育。本文对电化教育发展空间的网络经济环境作理论上的分析,涉及哲学的“规律”、区域经济学的“经济区”和经济学的“成本—收益”。网络—电化教育发展空间存在的相关影响因素,有:防范机会主义的约束机制、利他主义的作用、计算投资收益率和教育资本量、教育的消费性和投资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深圳特区高校电化教育的基本情况、特点以及改革举措,介绍了在电教工作中坚持“以改革求发展”这一普遍真理给特区高校电化教育带来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电化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的电化教育产生于20世纪初。那时,在新兴资产阶级“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等教育思潮的影响下,一批怀着“教育救国”理想的有识之士远渡重洋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良方。在欧美一些国家,他们开始接触到当时欧美  相似文献   

4.
电化教育(简称电教)在我国自诞生之日起即首先应用于社会领域。随着我国电教事业的发展,社会电化教育(简称社会电教)领域逐渐形成并具有诸多中国特色。南国农的社会电教思想是中国社会电化教育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典型代表。该思想体系由五个部分构成:一是社会电教概念的形成;二是社会电教的应用领域;三是社会电教中的“大电教”观;四是社会电教的服务对象;五是新教育理念中的社会电教。南国农于1987年首次提出“社会电教”的概念,标志着社会电教研究领域的正式确立与形成。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电教领域得以不断拓展,主要包括农村电教、党员电教、企业电教、特殊教育电教和社区电教等。社会电教的施教对象、理论基础、研究对象、范围、特性等方面都突破了学校教育的狭窄局限,体现出“大电教”的理念。南国农的社会电化教育思想为开展我国社会电化教育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也为探讨我国社会电化教育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5.
一、“电化教育”的概念“电化教育”一词是我国在本世纪30年代产生的。是当时为了将幻灯、电影、广播等先进技术手段用于教育活动所给予的一个总的名称。但从现在看,“电化教育”的内涵已大大发展了,电子计算机、多媒体、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其中。对于这样一个新兴的教育学科仍冠以“电化”一词,已不能准确地涵盖其内涵与外延。因此,近年来,一些专家和学者,提出了对“电化教育”这一名称进行修改的问题。尽管对“电化教育”这一名称有异议,但现在人们还在沿用或暂用,因此对什么是“电化教育”必须正确的认识和理解。那…  相似文献   

6.
论教育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学科,其名称及其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地发展,为了更好地开展电教工作,就必须对其发展的现状及趋势进行研究。本文即就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其发展特点谈点粗浅看法。一、从“电化教育”到“教育技术”“教育技术”这一名称,有一个演变过程,国...  相似文献   

7.
中央电化教育馆“卜五”重点课题《网络英语课程促进英语教学跨越式发展实证研究》开题、研讨会在广东省电化教育馆的大力协助下于2004年3月27日至28日在广州召开。中央电化教育馆学校教育技术研究部陈庆贵主任和上海教科院蒋鸣和教授亲临指导。广东省电化教育馆房雨林馆长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来自广东、江西、吉林等  相似文献   

8.
“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一词源于美国。人类教育技术的水平随教育的不断发展而提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的教育技术各有特点。我国教育技术的前身是电化教育(笔者倾向于电化教育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而易名为教育技术的说法),后改名教育技术。本文所讨论的我国的教育技术是从20世纪20年代我国的“电化教育”名称的提出开始的,不讨论古代教育技术。  相似文献   

9.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与其所在的环境和历史背景都分不开,电化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同样如此。我国特定的环境,使电化教育成为中国特色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都有独特性。在其他学者对电化教育发展史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其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便人们对我国电化教育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以一九九○年广州市电化教育馆成立为标志,广州市普教系统的电化教育重新起步.几年来,广州市中、小学的电化教育,有了极为明显的发展和提高.可以用“四、三、二、一”来概括,即“四个显著提高”、“三条基本经验”、“两项突破性进展”和“一个全面发展的局面”.一、四个明显提高(1)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电化教育意识明显提高.“没有电化教育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已逐渐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各类型、各层次的学校领导都决心运用电教手段于教育、教学活动,借以提高质量,加速学校教育现代化.因而郑重其事地把电化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列为校长负责制任期目标;制订了一系列要求,鼓励教师运用电教的措施;高度重视电教达标考评,努力向“市优”、“省优”标准靠拢.广大教师更是从实践中体会到电化教育确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机会,从“怕用”转变为“乐用”,而且努力钻研如何“巧用”、“妙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过程。分析了电化教育的现状.论述了电化教育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现阶段发展电化教育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发展战略:电教研究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白元宏在我国电化教育发展过程中,电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始终落后于电化教育的实践。对为“理论”而理论研究的偏爱和对电化教育发展战略和应用理论研究的轻视,长期成为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桎梏。15年来,我国的电化教育历经坎坷和曲...  相似文献   

13.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十五”期间,吉林省电化教育馆组织全省电化教育示范校的科研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是五年来全体实验教师辛勤劳动的结晶,其中部分成果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电化教育是1978年以后才迅速发展起来的,经过二十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电化教育工作网络;初步建成了以广播电视和卫星电视传播为主的现代远距离教育系统;初步实现了从“媒体观”向“系统观”的电化教育观念转...  相似文献   

15.
本刊启事     
本刊启事自1996年5月1日起,我社将启用“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和“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财务专用章”两枚新印章。届时“电化教育杂志社”与“电化教育杂志社财务专用章”即行作废。我社银行户名也同时改为“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本刊启事$中国...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第一中心小学从80年代末就初步开展了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电化教育探索工作,为学校后来的信息化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学校的特色。1990年.学校先后被命名为北京市基础教育系统电化教育优类校、北京市电化教育先进集体。1998年5月.北京大兴县“现代教育技术”现场会在学校召开.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这标志着学校的信息化工作从起步阶段到了飞跃阶段。  相似文献   

17.
从教育建设看学科发展邰可举电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效果最优化”,这几乎是现行各种电化教育基础课教材都确认了的,也是电教界对“电化教育”这一学科名称展开争鸣的各学术流派达成的共识。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电教工作者还充分认识到,教材建设是发展电教之...  相似文献   

18.
电化教育的内容包括四个要素:电化教育的理论指导,电化教育媒体,电化教育方法,电化教育过程。 近年来关于电化教育的名称的争论也十分激烈。有人主张应该用“教育技术”或“现代教育技术”;而坚持用“电化教育”的人士认为,用“电化教育”更能体现教育本色。但主张用“教育技术”的  相似文献   

19.
发展电化教育促进教学改革□李雪莲欧振春李远来近几年来,湖南省郴州市第九实验小学在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指引下,电化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1996年学校被定为湖南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1997年又被批准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一、强化现代教育意识...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汉川市电化教育馆在普及“校校通”工程之余,重视电化教育教研工作的开展,并逐步开始“班班通”工程的建设,馆长王志鸿在此期间发挥着重要的组织及领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