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数学本身是一种人文事业,因而数学教育就更应该是体现人文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且,作为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体,所有学生都是一个个带着不同经历。具有鲜活生命意义的个体,所以,我们倡导的应该是包括人文精神教育在内的完整的数学教育,是以数学为基础,以人文为指向的教育.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人的价值,贯穿人文精神.因此.我们应更新观念,竭尽所能,让课堂洋溢人文关怀的阳光.  相似文献   

2.
数学学业评价是对学生数学学习成果优劣的综合评价技术.它在教学效率评估和学习目标检测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人说我们的中学数学教学在世界水平是领先的.我们在每年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总会满载而归.也有人说我们的数学教育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3.
斯托利亚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也就是思维活动的教育。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  相似文献   

4.
论汉斯·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评论了荷兰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观.他提出:“与其说让学生学习数学,还不如说让学生学习数学化”.然而,这种数学化的数学教育思想,并非是要我们把数学教育与数学研究一视同仁.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职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如何提高高等数学的学习质量。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给我们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笔者在实践中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尝试在教学中融贯数学之美,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美学价值,享受美的熏陶,以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喜爱,转变由怕数学到爱数学,那么什么是数学美,在教学中,如何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试论数学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素质教育是学生智慧潜能开发、心理品质培养和数学文化素养训练相结合的整体性发展的教育,它是新时期数学教育发展的总目标.与传统教学教育相比较,数学素质教育不但要重视数学理论的教学,还要重视数学应用的教学,注重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数学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是新时期数学教育中不容再被忽视的,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1数学意识数学意识是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大脑表现出的机能和属性,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的反映.数学意识能将数学感知、数学思维等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7.
现代数学教育研究表明,数学应用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的几项数学教育调查指标均反映出我国中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较差,无论是专家还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都有此认识.如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已是当前数学教育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数学应用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需要不断的改革,提倡创新教育,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呢?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述了数学素质的四个基本层面.介绍了数学生模竞赛对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尤其是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与创造能力的重要促进作用,指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数学教育应借鉴数学建模这种教学形式.依靠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  相似文献   

10.
金松武 《江苏教育》2006,(1B):29-30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课程体系及其教学中,数学常常被局限在自己的学科领域.以科学的姿态出现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它带有抽象性、严谨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传统的数学教学始终把解决呆板、枯燥、繁难的题目作为核心任务。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下,我们时常会碰到这样的尴尬:学生在努力学习数学的同时.逐渐地厌烦、冷漠数学;学习数学除了做习题外,数学很难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不能成为学生生活和精神的一部分。一旦数学解题的任务完成后,数学教育的功能也就随之消失了.这不能不说是数学教育的悲哀。  相似文献   

11.
教育数学实验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状况是其改革实验效果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研究选取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评价框架,对邛崃市教育数学实验进行评价研究,分析该实验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影响.基于所选框架对该市2017级初三第二次诊断试卷考查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分类.根据学生核心素养的得分,对比分析该市3 672名初三学生与93名教育数学实验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研究发现:该市初三学生的整体数学核心素养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在数学建模、逻辑推理素养上不合格比例较高;教育数学体系下的实验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普遍优于该市整体水平,且其发展更为均衡.结论说明教育数学可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普遍均衡发展,实验风险可控,适合大规模普及.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基础的数学知识,也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最好阶段.首先教师要让学习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新课改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面貌和教育方式.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此.教师应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把数学课堂设计成一个有趣的学习天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为此.本文特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应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实处。那么.怎样才能使数学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更有效呢?下...  相似文献   

14.
唐欣华 《考试周刊》2009,(35):70-71
数学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本文阐述了教师如何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的教育中,在我们的学生面前,我们似乎过于吝啬赏识.面对惩罚和批评又过于慷慨.“人生中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这是美国教育家威廉·詹姆斯对我们的中肯提醒.赏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激励,能使学生获得自信.从而促动学生更好地发展.本文从小学生都期望获得赏识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初步探讨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常识教育的作用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数学情感的问题是数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提出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情感,关键是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真实性,体验到数学关的特点.因而教师应该让学生思考真实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之美、感受数学的价值与无奈,从而产生对数学的真实感,进而产生对数学的情感.  相似文献   

17.
重视“双基”.一直是我国数学教育的立足之本和发展根基。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有这样的忧虑和担心:我们是不是正在丢掉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双基”优势?长此以往.我们的数学教育还能继续领先于世界吗?有人更是直白地说.新课程弱化了数学基础知识的要求.也只有淡化基础知识的教学,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对学生发展更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索质教育的目的是全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新是教育的灵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因此。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改革现行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那么如何理解改革现行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又应具备什么样的数学修养呢?下面浅谈本人的点滴处解.  相似文献   

19.
初中数学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出炉,新课标更加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更突出培养学生的科学观与人文教育,并提出要适当适时地开展学生的心理辅导教育.其实,心理辅导教育和新课标下的数学教育是水乳交融的.它们在教学理念上都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索、合作精神.我们的数学老师对数学科与心理辅导的融入进行了很多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石振江 《教育艺术》2006,(12):79-80
在数学家眼中.“数学是科学中的皇后”.“生活中的一切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现实中,数学是学生“最喜欢又最害怕”的学科。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培养的是应试能力,使学生变成了做题机器,学生在机械性的劳动中逐步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更不用说体会到数学家们所说的数学美了。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数学教育中定要注重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使学生走进数学,亲近数学,了解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