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9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归纳法等科研方法,首先对太极一词以及太极图含义、太极拳及其名字的来历进行了阐释;继而以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为例,分析探讨出太极图与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定势、动作变化和过渡、动作运动轨迹以及动作技击阴阳变化的丰富联系;从而得出在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中,引进太极图及其哲学原理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太极文化、太极拳内涵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太极拳动作的理解、记忆、和规范,有助于给学生提供自我纠正、自我提高的依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晏心平 《考试周刊》2011,(54):162-163
太极拳教学是对太极拳动作的认识活动过程,在这一认识过程中设置明确的具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将有利于主体对太极拳动作的认识。同时认识的观念化,有助于人们对动作要领、规格和方法的把握,使动作规范化。认识活动由观念化向意念化的转化,将促进学生对动作内在"神"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的“用意”与“懂劲”之关系,实际上就好比是学习技能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太极拳的理论与动作套路衍义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运动心理学内容和我国古代的阴阳八卦之奥妙。对这些内容的挖掘、整理与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太极拳,充分发挥太极拳的健身作用与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4.
浅议技击性技术在太极拳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寓技击技术于体育之中是武术教学的基本特点。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太极拳这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由于动作精练同时又能充分体现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因此成为太极拳教学的首选套路。本文对如何充分发挥太极拳的技击技术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展现太极拳的精髓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及其理论中蕴涵有丰富的运动训练心理学思想。太极拳的动作与其功效能符合激发学习兴趣的原理和规律;太极拳的"用心"或"用意"实质上是掌握所有技能的必备条件或基本要求;太极拳的"练意"既包含有心理练习的成分,对太极拳动作特点的重视要求我们应注意所学技能的基本规律或特点,领会动作要领及心法。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是高校体育课程中武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高校普及的24式太极拳,是从历经几百年发展的太极拳中提炼出的精髓。在太极拳教学中穿插讲解动作的攻防含义,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作的易学性,使大学生更快更好地学好太极拳。  相似文献   

7.
高校太极拳教学之管见──兼谈技能迁移理论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广普及太极拳运动对全民健身.提高国民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作者根据在高校中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分析了运用技能迁移进行太极拳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较快地记住动作、较好地掌握动作规格、有效地提高太极拳教学效果。为太极拳教学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介绍学习太极拳的意义入手,着重阐述太极拳教学中运用的六种方法,通过这一方法,能使学生对太极拳运动有一个全面而系统地理解,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更好更快地学习和掌握太极拳动作技术,既健身强身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9.
针对普通高校简化太极拳教学只教授套路动作、忽视学生防身需要、影响学生学习热情的现状,通过文献资料、调查、对比实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技击内容融入教学过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将技击内容有机地融入到太极拳教学过程中,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掌握动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崔学臣  左洪志 《教学研究》2004,(4):368-369,373
针对普通高校简化太极拳教学只教授套路动作、忽视学生防身需要、影响学生学习热情的现状,通过文献资料、调查、对比实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技击内容融入教学过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将技击内容有机地融入到太极拳教学过程中,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掌握动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胡剑军 《考试周刊》2012,(16):104-104
在初中安排简化太极拳的教学中要先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和这项运动的整体概念联系起来;太极拳运动的独特风格和技击攻防意义要向学生清楚讲解,让学生真正了解和喜欢太极拳运动。太极拳运动的"慢"不是没有"力"的道理应该向学生解释清楚。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动作分解和示范讲解法,个别对待,运用分层教学法把动作一一传授给学生。体育教师应该熟悉这项运动,让学生开心学习,让太极拳运动走进初中体育课堂。  相似文献   

12.
攻防含义教学法在太极拳教学中比传统教学法具有优越性及可行性,该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单个动作的理解及掌握能力,而且能更好地充分表逸太极拳运动的内涵和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太极拳理论的深入研究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太极拳的内气运行机理、内气变化与教学效应,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学练太极拳的目的与作用,掌握学习太极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职体育太极拳教学中还存在效果不足的问题,如果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中职太极拳教学当中,就能有效统筹课内、课外两个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纠正学生动作错误,提高学生学习实效。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个访和心理测量的方法,探索了大学生太极拳学习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主要影响因素有:健康意识、太极拳健身作用的认知、传统文化认知、学习和练习氛围;健康有关的因素是形成太极拳学习意愿的核心,学生对太极拳健身作用的认知决定了学生是否学习太极拳的行为方向,学生对健康的需求程度为学习太极拳提供驱动力;学生的生活圈对学习太极拳的态度构成了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大量的查阅文献,对42式太极拳的特点,现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及现代太极拳的教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完成教与学的完美结合,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之方法,不仅将动作和技能教给学生,还能培养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养成终身练习太极拳的良好习惯,达到终身锻炼,增强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杨式太极拳在许多中学被作为必修体育课程。本文通过对中学杨氏太极拳教学中动作技巧的深入探讨,从而使学生领会太极拳动作技巧之精髓,正确掌握太极拳技法,从而达到健体强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太极拳教学中技击意识的涵义、作用进行了探讨。技击意识能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 ,提高分析套路动作的能力 ,技击意识是武术的精髓。重视技击意识的培养 ,是提高武术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将“二十四式”太极拳引入高中体育课堂,是有益的尝试,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为此提出“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建议,认为在教学中应采取强化理论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拳法;精讲每个动作的含义及攻防意义;强化动作名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结合音乐教学,唤起学生美感;增加教学时数,培养学生兴趣;丰富教学内容,以免产生倦怠等教学策略,期望能对高中体育教师进行太极拳教学有所启迪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周莅 《现代企业教育》2013,(22):272-273
以内隐学习为前提,在人体运动形成机制基础上,从本体感觉角度出发,阐述在动作技能获得的过程中,人为强化本体感觉有利于太极拳习练者准确、高效掌握动作技能,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找到一个科学、高效、易普及的太极拳动作技能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