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建国以来,我国的学校课余训练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上还不能适应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中小学课余训练现状及其发展态势的分析,探寻我国现行学校课余训练体制所存在的不足与弊端,并据此提出一些有益的改革意见。  相似文献   

2.
课余训练是中小学体育的重要环节,它是发现和培养运动苗子的基石,是为上级输送人才的主阵地。课余训练直接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和提高,除了选择训练方法外,合理掌握运动营养也十分重要。 一、了解对象,创设训练氛围 课余训练的对象都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少年儿童,他们肩负着文化学习与课余训练双重任务,性质上区别于运动学校。因此,体育教师要了解中小学学生的生理结构,合理安排训练内容。  相似文献   

3.
抓好中小学课余田径训练是实现我国体育强国的战略措施之一。近些年来,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中小学课余田径训练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纵观一些世界体育发达国家,无一不是把中小学课余田径训练作为发展本国竞技体育的重要基础。但是,从我国目前中小学课余田径训练的情况来看,一个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也遵循市场规律来进行,能使学校体育训练更健康、更有序的发展。针对当前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结合我校课余体育训练经验,认为通过构建课余训练的市场化模式即:学校提供平台,引进具有专业体育技能的社会人员进行训练,体育教师参与组织管理的这样一种模式来保障学校课余训练的进行。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是培养强大的体育后备军的启蒙训练基地;抓好中小学课余训练是实现我国体育强国的战略措施之一。通过课余训练,有计划地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对未来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纵观世界体育发达国家,无一不把中小学体育的课余训练作为重点来抓。抓好中小学课余训练已成为当前国險体育发展的趋向。但是,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课余训练仍未普遍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学校中课余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关系仍然没有很好地解决,存在重智轻体的现象。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威生  林惠英 《体育学刊》2001,8(5):118-120
通过对中日两国高校课余训练工作的组织领导、宗旨、参加人员、训练方式与训练的自觉性、经费来源、竞赛工作的内容以及组织安排等方面的比较研究,为我国高校课余训练和竞赛工作的组织与安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进入80年代以来,学校课余训练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课余训练已成为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多年的实践经验,中小学阶段课余训练的任务是“打基础”。要完成这一任务,除了坚持科学选材、科学训练外,还要努力使课余训练工作管理科学化、系统化,以有利于向高一级输送人才。因此,建立学校课余田径运动员档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二十年来的实践和学习,在建立中小学田径运动员档案方面  相似文献   

8.
为指导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课余体育训练,介绍课余训练的理论和方法,应广大读者的要求,“训练理论与实践”栏目从本期开始开设“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讲座”。 特邀北京体育师范学院研究生部副主任、副教授延烽和运动系副主任赵志英撰稿,内容包括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受训对象的身体特点、训练方法学原理、训练负荷安排原理、训练过程的控制和训练的组织管理,共分六讲。 读者如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随时来信告诉我们,以便及时改进和解答。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调查法等方法,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课余训练体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就如何建立科学的业余训练体系在选材、衔接问题、阶段目标、课余训练体系的管理、经费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旨在为建立科学的中小学课余训练体系服务.  相似文献   

10.
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为了全面落实西安市中小学课余篮球训练工作的开展与实施,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对西安市中小学开展篮球训练现状全面分析与研究,发现西安市目前中小学篮球训练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全面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同时,搞好中小学篮球训练,相互结合、为我国篮球人才培养打好基础,也对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的冲突与尴尬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家庭、学校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的发展已陷入冲突与尴尬的境地。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影响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分析了使学校课余体育训练陷入冲突与尴尬的矛盾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课余体育训练越来越受到中小学的重视。但是,由于体育教师对中小学课余训练的理解、认识程度、责任心、责任感不尽相同。因此,在课余训练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一些有天赋的苗子过早地离开了自己喜爱的运动,许多参加训练多年的学生没能实现大学梦。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在中小学课余训练中应正确处理以下几个问题。一、处理好短期效果与长远训练安排的关系中小学课余训练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在比赛中创造出良好的运动成绩,为本校争得荣誉。但是如何处理好出成绩与长远训练安…  相似文献   

13.
笔者针对当前中小学课余运动训练在时间安排上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如何科学合理安排课余运动训练时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的成立,中国田径运动进军对世纪的号角已吹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中小学校在跨世纪人才培育目标的鼓舞下,该如何迎接挑战?笔者认为,课余田径训练是构建竞技田径的基础。因此,正确认识课余训练与竞技训练的关系,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提高训练的科学性是当前中小学课余训练中的重大任务。一、正确认识课余训练与竞技训练的关系。课余训练是竞技训练的主要补充。竞技田径训练是实现竞技运动和金牌战略的核心手段。我国培养田径运动人才的体制是高级训练形式:国家和省(区、市)体委、解放军及…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随着整个教育与体育的改革和发展,我国中小学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业余体校已经成为我国学生课余运动训练的基本组织形式。培养我国竞技后备人才的支柱和摇篮。 毋庸讳言,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业余体校在训练指导思想、组织  相似文献   

16.
学校课余训练中教练员的素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学校课余训练无论是中小学,还是普通高校,参加课余训练人数少,水平不高,整体情况呈下滑趋势,这关系到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奥运战略目标”的实现。出现这些情况根源何在?我们认为:除各级学校自身导向和管理工作有问题外,主要是缺少高素质的教练员队伍。学生参加课余训练的兴趣、目标、动力等等都与教练员有直接的关系,教练员起主导作用。在学校,尤其是在中、小学一般有运动特长的学生是愿意接受课余训D练,只要教师工作做得细,教练素质高,学生家长会支持子女参加课余训练,问题是教练员(教师)素质欠缺,…  相似文献   

17.
<正>承担基层中小学课余训练的体育教师一般都有这样的体会,对训练效果影响较大的因素往往不仅仅是体育专业训练过程本身,更多地是依赖于学校是否拥有一套完备、有效的组建管理运作机制。完备机制的建立与运作可以有效地协调课余训练队在组建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规范教师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学校体育》2014,(Z2):74-75
学校体育项目的组建与课余训练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近几年来在学校课余训练方面上取得了很大突破,课余训练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还培养了一批优秀运动员,为学校、县、州赢得了荣誉,确实推动了学校群体活动的开展。在日常训练中,笔者在抓好学校体育管理的同时,结合学校体育教师多年带运动队训练积累的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为体育课余体育训练的项目组建与管理实施提出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教体结合"学校课余运动训练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浙江省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现状的调查分析着手,对“教体结合”协调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职责,解决学校课余运动训练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矛盾,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提高学校课余运动训练效益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教体结合”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四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课余田径训练状况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田径运动高级人才主要从国家集训队及各省、市、解放军体协等运动队选拔出来,这是一线队伍;二线队伍主要是各省、市、地、县级的省体校,不少优秀运动员经过较为系统的训练,被一线队伍吸收。笔者认为,无论一线二线队伍都离不开基层队伍的配合。因此,中小学的课余田径训练非常重要。正确认识课余训练与竞技训练的关系,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及训练的科学性是当前中小学课余训练中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