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勤 《出版参考》2009,(18):15-15,17
如何采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细化成书工艺指标、提升编辑质量、缩短出版周期,是出版业普遍关心的问题。现代大型工具书的编辑出版,特别是知识型的百科全书更是如此。《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在编辑工作后期,特别是成书编辑阶段所面晦的问题更多。如:全书体例的规范和统一、面对海量数据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书过程中专项检查的工艺化过程控制、资料的全面核实、协同异步工作机制的建立、基于数据库的底层环境建设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编辑面临着如何恰当地在编辑工作中应用计算机软件的问题。文章以Excel软件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工与电子技术》后期成书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为例,尝试以个案分析的方式,初步探讨百科全书后期成书工作中如何应用计算机技术,以便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图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档案史料汇编,就是按照一定的题目和科学方法,将档案史料编辑成书.它是公布档案的途径之一,是保护档案原件的重要措施,也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扩大社会利用的重要手段.其工作环节包括选题、选材、加工、考证与注释、标题编排、编辑说明等工作.这里就汇编中应注意的问题谈点想法.  相似文献   

4.
赵锐 《采.写.编》2022,(3):137-138,179
引文是学者在论文写作和文献整理等过程中,通过借鉴别人的观点来辅助论证、解释自身观点的语句.对于学术专著而言,引文的地位十分重要;对编辑而言,引文的核对工作困难较多.为此,编辑需要和作者沟通配合,认真核对引文、规范引文注释格式,以确保成书达到出版要求.  相似文献   

5.
原稿经过责任编辑加工整理,送总编室归口发稿以后,即进入排印过程。编辑读样,是原稿成书前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是在原稿排成校样后,在校对过程中与校对同步进行的;读样,也可以说是编辑在成书前最后一次读稿。这一讲从四个方面分述如下。一、为什么要读样? 责任编辑读样这一环节的设置,是从出  相似文献   

6.
马震刚 《编辑之友》2011,(8):99-101
年鉴编辑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把来自各撰稿部门的稿件予以取舍、编辑。不管如何改变组稿方式,来自各部门的原始稿件是形成年鉴内容的最主要的部分。年鉴编辑不是为众多的部门和行业做嫁衣,而是要发挥主体性作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年鉴编辑的主体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编辑主体与印制成书的年鉴  相似文献   

7.
编辑工作是一项充满了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工作,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提升专业素质.本文以“巴黎文丛”的编辑为例展开论述,通过剖析编辑过程中遇到的文字加工整理、文章取舍选择和部门关系协调等问题,总结了有效的应对方法,对如何做好编辑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广播电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编辑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现状以及如何提升工作能力的相关方法来分析和探讨新时期广播电台如何提升编辑工作能力的策略,从而促进广播电台事业的发展.本文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
编辑与沟通     
出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编辑是作者与读者间的桥梁,出版活动的过程体现了编辑的纽带作用。选题策划阶段与市场沟通,组稿、改稿阶段与作者沟通,书稿出版过程中与社内各部门沟通,成书后与发行人员、媒体及读者沟通,都需要编辑树立沟通意识、强化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关于编校流程电脑化的设想浙江出版总社任路平一、问题的提出综观图书出版业的电脑化进程,到目前为止,仍有两大困难没有克服:一个是编校过程电脑化的问题;一个是成书工艺如何适应电脑化的问题。前者是如何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后者是如何使生产关系适应发展了的生产力的...  相似文献   

11.
老编辑的风范———记科普编辑家王幼于●庄似旭这些年来,由于出版队伍整体素质下降,以致图书质量、特别是编校质量大幅度滑坡,出现了“无错不成书”等诸多消极现象,已引起社会公众的严重关注。触景生情,我不由得想起自己从事科普编辑工作的带路人、现已82岁高龄的...  相似文献   

12.
技术编辑应具备的几种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编辑是指出版社 (报刊社 )中从事版式设计、插图设计、绘图、发稿、发排、发印的人员。现今 ,出版社中的技术编辑 ,多数集中在出版科 ,负责组织图书的印制生产。他们对控制图书的印制质量、生产成本起着重要作用。技术编辑的工作对象 ,首先是加工整理后的书稿 ,在组织书稿从设计、发排到成书的整个生产过程中 ,对技术编辑的要求是准确地反映编辑部门的意图 ,按照出版工作和编辑部门的要求 ,完成图书生产的物化过程。在组织图书生产的过程中 ,与技术编辑联系的部门呈放射状 ,是多向的 :要与编辑部门联系 ,准确理解和完整表达编辑部门的意…  相似文献   

13.
王欲祥 《出版参考》2015,(19):62-63
关于责任编辑与作者、与书稿的关系,已有人说了不少,这里只说责任编辑在成书过程中的作用.总结起来,责任编辑要关心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书稿的政策法令方面、学术价值方面以及如何提升学术价值、如何疏通及核校等. 把握导向,发现学术价值 首先责任编辑要关心的,自然是在法令政策方面,尤其是关于少数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敏感问题,这可以说是编辑的童子功,不懂得这一点,也就不必在出版界混了.好在就一般作者而言,他们关心的都只是自己职业、职称范围的事,别的问题多是不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4.
一、出版工艺的发展旧的出版工艺一直是呈现图A (以下称工艺A)的关系,社会上的作者写稿由出版社编纂出版,作者以文字稿形式向出版社投稿,出版社编辑定稿后,向印刷厂发排由印刷厂成书后交书店发行,成书读物又返回社会读者,社会上还有大量非出版物印件通过印刷厂印刷。    相似文献   

15.
姜峤 《出版参考》2018,(5):69-70
约稿是编辑的一门基本功课,想要做好这门功课,争取到名家的优秀作品,编辑在约稿工作中要把握好每个关键环节.作者结合以往的约稿经验,按照编辑出版的工作流程,阐述和分析了图书编辑在向名家作者约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对约稿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都做了重点说明和提示,为图书编辑拓宽约稿思路、理顺约稿流程、解决约稿中的困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出版社的功能,是把作者的稿件排印成书;而这也是出版部的具体工作.在一个出版社中,编辑部门是主体,担任着组稿、审稿、改稿等工作;而其他各部门的工作都是围绕编辑部门进行服务的.  相似文献   

17.
沈燕燕 《出版参考》2015,(20):55-56
笔者从事编辑工作七年有余,责编过几本学术专著,每次编稿都有新的收获与体会.现就自己在编辑这些学术专著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及解决办法跟同行们探讨,以期共同提高. 一、单位用法如何统一 众所周知,书稿中的单位名称应统一用中文或英文,特别是学术专著,以后者为好.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往往会碰到特殊情况,需要灵活应对,比如时间单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如何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编辑人才已成为编辑出版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许多人认为编辑参加在职进修或在职攻读学位等办法可以提高业务素质.毋庸置疑,这些办法都是行之有效的.但我们认为除此之外,还应特别提倡编辑坚持写作.下面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编辑科学判定稿件水平的三种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稿是编辑工作的核心部分,在信息传播速度明显加快、稿件日益增多的今天,如何做到科学有效地审稿和判定稿件的水平,成为考察编辑能否胜任审稿工作的一项最重要内容.近几年,许多探讨编辑学理论的文章突出强调编辑的换位意识,这对于改变过去编辑在审稿中存在的主观随意性来说,无疑很有必要.但同时也需要指出,这只是审稿工作的一个方面,因为,编辑审稿的实际过程是编辑的水平、思路与稿件的水平、思路的对比与互动过程.科学地判定稿件的水平,需要把握这种对比与互动过程的特点及规律.本文就这一问题,拟从编辑审稿思维方式的角度,初步提出以下三种科学判定稿件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第五节隋唐五代时期的重要著作四、史学、地理学隋唐五代时期,是我国古代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特别是唐代设馆修史制度的确立,对史书编辑工作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被封建王朝列为“正史”的“二十四史”,成书于唐、五代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