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诗词群文教学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围绕议题、焦点,甄选两篇甚至两篇以上的古诗词,师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教学活动,已达成共同的多首诗词的教学过程。初中生初中古诗词群文教学,要依据议题分类整合古诗词,正确确定“群”;对群古诗词深度解读,努力探究“群”;增强古诗词“群”意识,让“群”延伸生长。通过古诗词“群”文探究,提高语言使用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才能,继承、发展好中华优良传统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2.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阅读教学形式,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可依据教学设计的一般理论,通过研读课程标准与学生学习基础确立议题,基于学生、教学与学科三重逻辑线索遴选文本,以螺旋式问题结构作为教学探究主线,以多样化阅读开展课堂教学,教学评价应突出导向作用,教学反思应围绕群文阅读之“群”“引”及“成”三种属性逐次展开。  相似文献   

3.
房韵 《江苏教育》2022,(19):70-71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重组了高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形态与结构体系“,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比较阅读”等新理念为语文教学带来了变革。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群文阅读教学有着“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笔者结合具体教学设计,谈谈关于群文阅读的几点教学体会。1.“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形态不等同于“群文阅读”。自2017年版课标提出“学习任务群”以来,群文阅读教学就成为当下语文教师的新宠。  相似文献   

4.
面对不同于传统单篇阅读的群文阅读,不少教师对其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在文体上的适用性等存在诸多困惑。教学实践中,教师受要素主义教育理论、单篇阅读教学惯性以及对群文阅读特点缺乏认知等的影响,群文阅读教学常常采用课文机械叠加的模式。梳理群文阅读的核心概念,可知群文之“文”当理解为跨媒介、跨学科的多“文本”,群文之“群”意指群文阅读的本质为结构性读解文本,议题之“议”指群文阅读为紧扣议题的个体性探究。鉴于群文阅读的特点,可从四个方面来构建教学实践路径:设置生成性目标为主的教学目标,设计可议性和系统性强的议题,践行为学生提供学科核心概括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的课前引导,构建侧重过程性和互动性的多维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5.
群文阅读的“文”应当是教育教学领域中的教学文本,因此对群文的认知不能只停留在数量多的层面,还应有来源的多样性、形式的丰富性以及类型的多元性等特征。基于此,重新审视群文阅读教学,就能发现除了包括传统的完篇式群文组合方式之外,还应当包括片段式群文、“完篇+片段”式群文等方式。同时,这种文本概念的厘清也对群文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需要教师拓宽视野,持续进行大量阅读;查漏补缺,落实实用性群文阅读;研究学情,确定完篇和片段的比例;瞄准生活,关注即时自发阅读能力等。  相似文献   

6.
面对海量阅读信息,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素养?“群文阅读”势在必行.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多元化的角色,迎接多重挑战:“文”的选编需“精心”,“群”的建构需“匠心”,“读”的训练需“用心”.  相似文献   

7.
把深度学习理论和群文阅读理论运用于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探讨出“内牵外引,四四并举”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以“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三个学习任务群为例探究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任务型学习为载体,在整合古诗文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任务群渗透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变简单线性排列的学习方式为任务驱动下的古诗文群文阅读复合式学习,变封闭的课内单点学习为不同维度相互融通的古诗文群文阅读协作学习,变单篇阅读评价为多元化的古诗文群文阅读评价体系,实现“言”“文”合一与“古”“今”融合。  相似文献   

9.
<正>“1+X”群文阅读模式,是指以“1”篇教材教读课文为起点,整合单元其他课文组成群文阅读,再向课外延伸,形成发散性阅读,以“X”为代码,构成完整的阅读学习程序体系。高中生有比较成熟的阅读思路、阅读方法,为“1+X”群文阅读模式教学奠定了基础。鉴于此,教师要从“听说读写思”等方面展开设计和组织教学,启动“1+X”群文阅读模式程序,提升阅读教学品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学习任务群为指导,合理地将多个文本有机整合,更有利于学生在真实语文生活情境中进行跨文本、跨文体、跨介质的创新性阅读。本文以高中语文必修(下)第六单元群文阅读为例,具体探讨了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可行性、目标设定、议题设计及教学流程,旨在进一步促进高中群文阅读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电脑等数字化教学辅助手段,为群文阅读教学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以提高群文阅读教学的水平.数字化教学有丰富的助学功能,群文阅读素材整合、群文阅读情境创设、群文阅读活动设计都离不开数字化教学辅助手段.因此,教师科学应用数字化教学辅助手段可以为群...  相似文献   

12.
通过“自我学习”激发学生内生学习动力,“探究学习”培养专业读者意识、“任务群学习”丰富阅读视角、“多维一体学习”感知人文精神、“过程性评价学习”展示阅读成果等方式聚集《史记》群文阅读。借助小组互动、情境体验、成果展示等教学实践活动,形成“体系化、序列化、人格化”的群文阅读课程,将“人文精神和文化自信”根植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学习任务群是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一种组织与呈现方式,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对其进行合理应用,能强化阅读活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使学生达成有关文本阅读的共识。同时,有关群文阅读的任务群为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其中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相关内容能让学生通过整合所读信息,强化信息提取能力。文章通过对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基本内容进行介绍,研究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从议题设计、任务布置、探究方式、教学延展四个方面进行探索,提出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国民 《甘肃教育》2022,(13):122-125
群文阅读是为了增加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量,改善语文“精读精讲、处处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现状,拓宽学生阅读知识视野,促成学生终身阅读意识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文章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简要分析群文阅读概念及构成要素,论述基于统编教材的高中群文阅读教学实施价值,重点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围绕具体教学案例,从议题生成及组文、课堂集体建构及共识这两个方面探究基于统编教材的高中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打破了传统的篇章组合的形式,形成多元组合、内容多样、实践探究的学习系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群文的形式组织教学,注重核心议题的选取和多种活动任务设置,综合提升学生的素养。结合“活动·探究”单元,从群文组文、活动开展、成果评价三个角度,构建群文视域下的读写一体化教学。  相似文献   

16.
群文阅读能高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又因其创新性深受学生的喜爱。结合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尝试总结和反思对群文选文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7.
群文阅读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构建。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议题过大、阅读量过多、阅读周期过长、文本选择不恰当、教学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基于以上的教学问题,文章从“群文阅读的意义”“群文阅读的特点”“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策略”“群文阅读的教学结构”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8.
群文阅读在语文教学的实施中需要规避一些误区,教师对教材的处理、群文之"群"的界限、受者(学生)的接受能力、阅读规律和认知规律、群文阅读中的核心能力、各种阅读方式的灵活应用和结合等,都要审慎考虑。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改革以来,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要求。文章提出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问题,结合群文阅读教学现状探究语文课堂群文阅读教学效果低下的原因,围绕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实践应用展开探究。初中语文教师应结合群文阅读的“议题确定”“文本选择”“问题设计”三大核心内容开展教学实践,切实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群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几种形式主义倾向,分析并指出了群文阅读应注意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目标等问题,也结合教学实践指出了提高阅读能力需要把握好“增量”“思考”“提质”这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