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学后勤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勤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组成部分,后勤文化也是教育文化,而且与当今社会提倡的低碳生活和绿色环保是紧密相联系的;后勤文化包含管理文化、社区文化、服务文化、卫生文化、绿色文化、美食文化、安全文化、节约文化、关系文化、服饰文化、生活文化等;从后勤教育性的理念思考和实践提出:应重视后勤文化建设、发挥大学后勤文化的功效、建设文化型的...  相似文献   

2.
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是高校加强自身建设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高校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学术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文化阵地建设。加强高校文化建设的措施主要是丰富精神文化、创新制度文化、优化环境文化、强化学术文化、培育行为文化、构建文化阵地。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文化研究成为中国文化研究的一个热点。中原文化、草原文化、藏文化、齐鲁文化、两淮文化、三晋文化、关东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八闽文化、湖湘文化、滇黔文化、岭南文化等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每个区域文化的研究都试图描述该区域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和名人杰作,进而归纳其文化精神品格。然而,当手捧一本本沉甸甸的专著时,我却陷入了这样的思考:区域文化与中华文化是什么样的关系?区域文化研究的价值何在?  相似文献   

4.
十堰位于我国秦楚文化旅游带(武西高铁旅游带)、中原巴蜀文化旅游带(郑渝高铁旅游带)和汉水文化旅游带的交汇中心,文化资源异常丰富,特色鲜明。其中具有较广泛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是武当太极文化、武当道教文化,具有一定国际交流优势的文化是调水源头文化、东风汽车文化,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是诗经文化、桃源文化、沧浪文化、远古文化、女娲文化、七夕文化等,具有区域影响力文化是郧阳抚治文化、庸国文化、辽瓦店子遗址文化等。武当太极文化因其国内外影响力最大、开发潜力最大、涵盖性最大,因此可提炼为十堰城市文化核心品牌"太极天下"。  相似文献   

5.
西安大唐芙蓉园以曲江文化为其历史文脉,通过帝王文化、宗教文化、外交文化、科举文化、诗歌文化、茶文化、女性文化、饮食文化、儿童文化、民间文化、歌舞文化及大门特色文化等十二个功能区,以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盛唐文化的底蕴。  相似文献   

6.
校本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具体特色化,具有导向、规范、筛选、激励、凝聚和塑造等作用。中职校本文化包含物本文化、人本文化和制度文化,其中人本文化内含生本文化、师本文化和领导文化;生本文化又细分为技能文化、班级文化、社团文化等。中职校本文化只有以生为本、以师为基、以技为主、以能为重,创新文化育人模式,突出职教特色,才能形成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含一系列重要概念,主要是文化、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传统文化、文化传统,价值、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力、文化生产力、文化软实力,文化生态、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文化业态。厘清这些概念及其关系是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人口文化是“人口生产创造的精神结晶”。狭义的人口文化是由人口生产直接派生的直属直系的人口文化系列,是人口文化的核心,包括性文化、婚姻文化、生育文化、家庭文化、老龄文化、人口变迁文化、丧葬文化,这些文化因素,从多方面长期影响和制约着整个人类自身的生存、繁衍、发展、进化和升华,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协调、互补互辅,共同推动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广义的人口文化是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联姻、嫁接的旁支旁系的分系统和分支,包括各种人口文化的传统、制度、机构、产业等等。  相似文献   

9.
学校文化建设是通过精神文化的作用 ,用学校特有的无形的文化力量 ,形成教职工和学生遵循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观念、行为准则 ,以达到学校整体素质提高的目的。学校文化建设 ,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群体文化、个体文化、管理文化、形象文化、环境文化等方面 ,必须加大工作力度把学校文化建设抓好  相似文献   

10.
国外常将教学文化等同于教师文化,并认为不同的教学文化模式内蕴不同的教学文化形态。美国学者安迪.哈格里夫斯把当代教学文化分为文化模式和契约模式,我国认为教学文化是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文本文化和教学环境文化在内的整体性文化。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可将当代教学文化形态分为竞争性教学文化和合作性教学文化、显性教学文化和隐性教学文化、控制性教学文化和生成性教学文化。此外,当代教学文化还蕴含着价值导向、环境塑造、制度规约、情感激发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常把世界文化分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这种文化的"东西两分法"不符合历史事实。自从上古两河流域文化和尼罗河流域文化消亡之后,欧亚大陆上的许多文化摇篮渐渐聚合成四种地区传统文化:东亚文化、南亚文化、西亚文化和西欧文化。西欧文化扩大到美洲,称西方文化。东亚、南亚和西亚合称东方。东亚是东方的一部分,不能代表整个东方。东亚文化以华夏文化为基础,发源于黄河流域,传到长江和珠江流域;传到越南、朝鲜和日本。南亚文化以印度吠陀文化为基础,印度的主体民族和主流文化都是外来的,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多宗教,是印度的特色。西亚文化以伊斯兰教为基础。西欧的文艺复兴得力于阿拉伯文转译的古代希腊著作。西方文化包括西欧和北美,以希腊和罗马文化为基础。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这500年间,西方文化发生了改换人间的突变。以上四种地区传统文化的精华,随着人群活动范围的扩大,聚合成覆盖全球的国际现代文化,同时保留各地的传统文化。凡是能为全人类造福并受到全人类欢迎的事物和意识,合成"共创、共有、共享"的国际现代文化;凡是没有被全人类认同的,仍旧保留在传统文化之中。现代是地区传统文化和国际现代文化相辅相成的双文化时代。  相似文献   

12.
中世纪,西亚和欧洲长期陷入宗教冲突与战争。然而,在东亚的闽南泉州,多种宗教却长期和平相处。究其原因,在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宽容、兼容与并蓄。泉州的多元宗教文化,特别是宗教与民间信仰借“佛”立足和发展,又通过“佛生日”的民俗祭祀仪式,使泉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存至今。如何合理保护民间信仰原生态的土壤,是当今保护闽南文化生态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I begin by arguing that East Asia is different from the West in many aspects and that the main contributing factor is societal culture. Only recently have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begun to pay attention to societal culture as a theoretical construct for the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theories. The emerging theme of moral leadership that Sergiovanni, Greenfield, and others in the West discuss is consonant with a long intellectual tradition in Chinese culture. The Chinese have a history of both valuing moral leadership and preparing leaders on moral grounds. I examine the early Confucian thought on moral leadership and suggest how the Chinese experience could provide additional examples of how scholars might conceive of moral leadership in modem times.  相似文献   

14.
In Asia, we are witnessing an era where the pendulum of power is swaying towards the East with the rising economic strength of China and India. Singapore is at the ‘crossroads’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of these most populous nations on earth. Although Singapore may appear the most Westernised country in Asia, she is nevertheless a multicultural Asian society. Having the most open economy in the world, Singapore is affected by the process of globalisation. This takes on an added dimension and speed as nations compete for talent and find ways to internationalise and transform their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Singapore's education system, regarded as one of the best performing in the world, offers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the issues where East and West culture, values and systems mee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nd highlights what happens when East and West converge. In particular, the discussion will focus on the themes of East and West schism, globalisation and Singapore's aspirations to be a global hub, rankings and branding in education, and the us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相似文献   

15.
中亚地区的伊斯兰复兴是当代世界伊斯兰复兴的一部分。由于历史变迁的原因 ,中亚地区的伊斯兰复兴与中东和西亚地区的伊斯兰复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从中亚伊斯兰复兴的历史地理条件入手 ,分析中亚伊斯兰复兴的原因、特点、影响 ,并与中东、西亚的伊斯兰复兴运动作适当的比较 ,说明伊斯兰教对中亚五国的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和对地区格局变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广义的希腊化国家包括罗马帝国、帕提亚帝国和帕加马等。希腊化时期西亚北非的文明对话的特点:第一,处于边缘地位的周边落后民族迅速崛起,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原有的先进文明日渐衰落。第二,文化交往从以往的单向性发展为双向性。第三,文化交融是军事征服的后果。第四,文明中心迁移至欧亚大陆交界处和两河流域的新兴大城市或首都。第五,文化交往的趋势是融合型的文化取代纯粹的东方文化和希腊文化。第六,希腊化遭遇了中东部分人民的顽强反抗。第七,希腊化促进了东西方宗教的融合及世界宗教和中东文明圈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西亚哈拉夫文化(前5 100年~前4 300年)晚期彩陶盘纹饰有表达立杆侧影、河图洛书、八卦六十四卦、十二月历法内容者,其源头在中国渭水流域的半坡类型,证明前4 500年炎黄杀蚩尤后半坡类型先民有远徙西亚者;哈拉夫文化及受其影响的一些考古学文化中还有更多的文化因素如"拣骨葬""牛崇拜"、尖底瓶等也可能进一步佐证这种认识。哈拉夫文化结束后即转入苏美尔时代。苏美尔人的来源目前仍不清楚,但有人认为他们来自中国,哈拉夫文化晚期彩陶盘纹饰内涵表达及其他相关文化因素为这种认识提供了一种新证据。  相似文献   

18.
钱穆从历史出发,认为中国文化之核心是它的人文性,以此推演出中国人丈主义教育思想之精义.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强调做人.近世以降,在民族危机压迫之下,教育出现了盲目反传统,模仿西方,过于功利主义倾向,导致传统人文主义精神不断流失. 新亚书院是探寻传统人文主义教育宗旨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产物,是继承传统适应时代的一次有益尝试;<新亚学规>也成为钱穆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9.
瓷器文化是中国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首次向读者披露了五百年前中原瓷器在西藏的流传和当时西藏僧侣们对其的鉴别方法,透过颇具宗教神秘色彩的记述,该文展示了十五世纪我国瓷器在青藏高原的文化内涵,为我国瓷文化补充了新的视野,此外作者根据藏族文献的记载,提出中国瓷器向海外传播的主要途径,并不是传统认为的丝绸之路,而是通过海路由南洋运往印度,再由此而散落到西亚,欧洲等地。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age of marriage on women's schooling outcomes for 36 countries from Sub-Saharan Africa and South West Asia. We employ an instrumental variable approach to account for the endogeneity of early marriage driven by socio-economic and cultural factors. Our results show that delaying early marriage by one year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of half a year of education in Sub-Saharan Africa and nearly one third of a year of education in South West Asia as well as a lower likelihood of dropping out from secondary school of 5.5% in South West As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