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是一位小学四年级孩子的家长,这学期刚开学没多久,孩子几次提出要买手机,说是班上有很多同学都有手机或小灵通。我的同事中也有不少给上中学或是小学的孩子配手机。有事情时确实很方便。  相似文献   

2.
正今天是9月1日,又到秋季入学时。好多学龄孩子将从今天起,进入人生的学习旅程,成为一名小学生。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那么,古代的小学怎么上?开学时间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入学年龄有何要求?古代小学怎么考试?学校管理有哪些手段?古代小学何时开学南北朝时期"春夏务农冬入学"  相似文献   

3.
编辑在说     
一个周末,我们全家在一家餐厅吃饭。邻桌坐着一家三口,爸爸妈妈一直在看手机,孩子在玩玩具。听到妈妈手机传出的视频声后,孩子好奇地凑了过去。这时饭菜上来了,妈妈赶紧收了手机说:"不看了不看了,赶快吃饭。"而爸爸左手依然拿着手机,右手开始动筷了。见孩子不动,妈妈说:"你怎么不吃啊?来不及了。"  相似文献   

4.
正有人说,中国孩子在课业上"忙活",美国孩子在"口头上"上"白活"。美国孩子总有说不完的话题,他们就像个小专家,不停地动手做他们喜欢的研究。"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很重视劳逸结合,强调要有正当的娱乐和消遣,这样想来,美国的孩子活得还真很"陶派"的。看我们的小学教育,孩子最大的危机是什么?很多人说是"信仰危机",而真正到小学走一走,看一看,我们会发现他们更大的危  相似文献   

5.
<正>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小学前患上"入学焦虑症",发现周围有的小朋友都会两位数加减法了,更有"甚者"连退位加减法都能够掌握,而自己的孩子却好像对这些并不感兴趣,询问老师该怎么办?笔者认为真的没办法。一直催着、赶着让春天的果实成熟,能有什么办法?真的成熟了,你敢吃这样的果子吗?两位数加减法是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内容,而退位加减法是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内容,如果幼儿还没上小学孩子就学会了,这一年半上课的时间里,他还可能认真听课吗?而这种听课的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是高新科学技术的时代,也是高新手机当道的时代。人手一部甚至两三部手机应该是见怪不怪,于是也就有了越来越多的"低头族",有了越来越多的"低头家长"。稍有教育意识的人,都应该知道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也都知道家庭环境、家庭氛围和父母的言传身教之于孩子身心发展的积极一面。但在这个网络时代,很多年轻父母都囿于手机网络,低头的时间远超于抬头的时间,对于孩子而言,说好的言传身教又该如何实现呢?  相似文献   

7.
小学是人生的基石,"六年影响一生"。小学教育最应该留给孩子的是什么?是健康的身心、良好的习惯和宽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帮孩子播种美好梦想的种子。"有梦有行才有远方。"这也是临沂第三实验小学师生形成的课程建设共识。在形成全校大的课程共识后,着手开发设计德育系列课程。  相似文献   

8.
顾彩娟 《现代教学》2014,(5X):71-72
<正>学校能不能规定学生不能带手机?至今为止还在争论。本案例中,显然学校规定是不能带手机的。既然学校有规定,那为什么学生依然在教室里玩手机,公然违反学校的规定?家长也不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工作,反而以影响学生学习为由,将手机硬生生要回去?如果制定的规则无法得到很好的遵守,那这样的规则是毫无意义的。学校有没有必要制定这样的规则?规则如何来制定?制定之后该怎样执行?多方听证,建立家校教育的"缓冲"制度,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使规则为人所用,具有实效。一、"听证"定规则本案例中,家长不配合的理由是基于儿子考试的经验,但孩子在课堂上玩手机也是家长不愿意看  相似文献   

9.
程蕾 《教育》2012,(3):46-47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十几年来,经常有毕业生的家长跟我反馈上了初中以后孩子的学习情况。说的比较多的就是"上了初中,孩子的语文成绩不如小学好了"。为什么小学的一些优秀学生,到了中学语文成绩就滑坡了呢?这一直是我心头的一个困惑。因此,做好小初衔接工作,帮助学生小学  相似文献   

10.
孙娜 《师道》2013,(10):11-11
记得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特别在乎女儿成绩的稳定,但凡她考不了一百分,我就开始抓狂,拼命想着这次考试失利的原因,因为一年级的课程,孩子的姥姥已经给她讲了一遍。(姥姥是小学退休教师,一辈子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经验颇丰)在这第二遍学习之后的考试居然得不了一百分,是孩子没有学会吗?是孩子的智力和理解力有问题吗?于是我赶紧联系孩子的班主任。班主任老师的分析,让我刹那间醒悟。她告诉我:"不认真"是孩子的天性,我们没  相似文献   

11.
有位小学二年级孩子的妈妈苦着脸说,快被自己的孩子气死了。为什么呢?孩子不好好学习呗!上课做小动作,回家不愿意做作业,写不了几分钟就埋怨作业多。家长想再多布置点作业,他就往桌子底下钻。我问这位妈妈,她给孩子"加餐"的作业都是什么?她说,算术、英语、生字什么的,让孩子多做些习题!  相似文献   

12.
继伟 《小学生》2015,(Z1):86-87
"明白卡"到底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呢?是不是和我们的"胸卡"一样啊?美国小学的孩子们每人书包里都有这样一个夹子,正面写着学生的名字,学生每天到校的时候把它交给老师,放学的时候老师又把它交给孩子带回给家长。夹子的背面别着一周的教学计划、进度、要求、作业、课外活动的安排等等,家长据此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做什么、帮助孩子准备带到学校的东西、协助孩子完成作业等等。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幼儿园与小学存在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孩子人小学不适应的问题,进而引发了人们对"幼小衔接"的关注和探讨.那么,在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究竟是哪些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孩子入小学不适应?"幼小衔接"究竟需要衔接什么?  相似文献   

14.
李瑜 《中学生博览》2022,(30):58-59
<正>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在你对面,而你却在玩手机。如今的孩子人手一个手机或ipad已经是家庭生活的常态,信息技术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亲子间的“手机争夺战”也成为了很多家庭影响亲子关系的一个挑战。家长们纷纷控诉着游戏的罪过,生怕孩子与游戏有任何瓜葛,而又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绝大多数的孩子都爱玩游戏。沉迷于手机与网络是否是孩子的本意?当孩子玩游戏时,家长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5.
"倍"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孩子学习时感觉比较困难的一个概念.为什么理解掌握"倍"比较难?其根本原因何在?教学时应设计哪些有效活动突破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正在幼儿园里,常常会碰到一些说话不流畅的孩子。幼儿园教师通常会认为,这是由于孩子的语言表达比思维迟缓导致的,长大了自然就好了。这种说法并非没有根据,因为大部分孩子在上小学之后确实自然康复了。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其中有一小部分孩子并没能康复,由"假口吃"变成了"真口吃"。那么,到底哪些孩子不能康复呢?不能自行康复的孩子,如果及时干预,是否也能完全康复呢?一、口吃不能自行康复的孩子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朱云 《师道》2012,(Z1):61
小学一年级刚开学,便有家长和我交流,说准备带孩子到有关教育机构多报几个培优班。听后不禁让我感到不可思议,刚上小学的孩子有必要培优吗?家长为什么非要带着孩子四处培优?聊天中我得知,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四处培优就能让孩子走得更远吗?  相似文献   

18.
峰生 《家长》2012,(11):10-11
随着孩子对手机的广泛使用,不少孩子在课间、午休、放学时都在摆弄手中功能较多的手机,一种由于对手机过分依赖而形成的现代心理疾病———"手机依赖症"也悄然出现了。"手机依赖症"是随着手机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疾病,其体现为以使用手机作为人际交流的主要手段,对手机存在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相似文献   

19.
由幼儿园往小学过渡,是每一个孩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大班的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想必家长们早已阅读了有关学前准备方面的书籍,咨询了专家或小学生的父母。但还有些准备您做了吗? 入学思想准备 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学、怎样对待上学、以“我要上学了”为荣。您不妨和孩子正式谈一次话。 激发孩子上学的兴趣,解决他们心中存在的疑虑,使他们及早就满怀兴奋与期盼,而不是焦虑和拒绝。您可以和孩子探讨以下问题,比如:孩子,你喜欢上学吗?为什么?你知道上小学与上幼儿园有什么一样,又有什么不一样吗?你还想知道小学的哪些事情?您可  相似文献   

20.
明明是阳光灿烂的花样年华,一有空却总是与手机为伍,成为名副其实的“低头族”.智能手机在学生中的普及让老师、家长一言难尽,新华网最近也刊出文章《教育界人士提醒:给中小学生配智能手机宜谨慎》. 玩微信、听音乐、刷微博、打游戏、逛淘宝,这一项项手机APP信息生活享受早已不再是成年人的专属.从高中到初中,甚至小学,大部分的学生都在上学时间带上了手机.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更是用上了智能手机.那么,手机到底该不该作为孩子日常生活的“伴儿”呢?智能手机走入学生时代究竟该喜还是该忧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