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不少好线索或好选题,因为记者写不好或报道得不精彩而错过了时机,被白白地浪费掉了。所以,本文有必要就如何把握线索和选题进行一番论述。 这些做法就是:要牢牢地记住“三抓四见”,并紧紧围绕“三抓四见”来写。 “三抓”是指抓事例、抓人物、抓观点。这三者在多数情况下是有机地联系起来的。要让记者在每次采访前,牢牢地记住自己的任务是去抓这个线索或选题中的事例的,是去抓人物和人物观点的。有了这种强烈意识,就会从理论上指导和规范自己在采访中的具体行动。 “四见”是指见物、见景、见奇、见情。这四者也是经常联系在一起的。用“物”、用“景”衬托报道的气氛,体现报道的事实;用“奇”去揭示所报道内容的“新闻性”,争夺受众的眼球和耳朵,从  相似文献   

2.
笔者最近发现不少厂长对记者敬而远之,是企业怕揭丑而“影响”声誉吗?不是。是怕记者宣传成绩后,会给企业带来繁忙的接待任务吗?也不是!有些经济效益好的厂长怕见记者,是因为有个别记者不以记者为本,而是要资助,拉广告,让厂长为难。不少记者以拉广告、求资助作为自己的“第二职业”。他们一到工厂就先吹嘘自己  相似文献   

3.
在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一代宗师》里提到,武学有三个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王导演是这样解释的,"一是见自己,你必须要知道自己的志向是怎么样。二是见过天地,接触过这个世界。最后,则是你要去见众生,把所有学到的东西还给众生,那个才是你,到那个阶段你才能称得上是一代宗师,因为你可以是高手,但不一定是宗  相似文献   

4.
见山见水     
新闻是报道事实的,写事实就需要“见山见水”,不可以以论代事、空洞无物.但在不同记者的笔下,即使对同一事实的报道,也是有不一样的“山水”. 上世纪80年代新华社记者郭玲春擅长会议报道,据说在新闻单位重视采用新华社通稿时期,很多会议只要她到场,其他新闻单位的记者就退避三舍,不动笔了.  相似文献   

5.
一位企业家听说曾为他唱过“赞歌”的记者又要来采访,竟吓得躲了起来,后来干脆来个不露面,自然,这次采访告吹了。这位企业家何以怕见记者?原来,他担心经过这位记者“生花之笔”的再次“曝光”后,自己恐怕就得改名了,因为上次报上的企业家形象和自己已相去甚远,就连他也差点认不出来。由于报道水分太大,因而招来不少麻烦。有的工人直言不讳:“报纸尽瞎吹牛!”个别胆大的,还当面“刺儿”这位“发酵”了的典型。以致企业家也感到欺骗了全厂工人和众多读者。为这事,他好苦恼了一阵子,并暗自发誓:从此再也不接受记者的采访了! 企业家的认识是否全面、客观,我们姑  相似文献   

6.
过去曾有人对记者冠以“无冕之王”的雅号,现在也偶有所闻。我想,如果把无冕之王理解为记者至高无上,谁也惹不起,这当然是不对的。人民的记者绝不能凌驾于党和人民之上。不然的话,记者就会脱离人民群众,如鱼离水,记者也就不成其为记者了。但是,我认为,从采访的角度讲,记者应以“无冕之王”自勉。正因为头上没有乌纱帽,所以采访谁就可以和谁的“冕”一样高,就可以和谁“平起平坐”,谈得拢,说得上。用我自己总结的话说,就是“记者采访时见大官自己不小。见老百姓自己不大”。我觉得,没有这个能大能小、能官能民的思想作  相似文献   

7.
初学写稿的同志,往往不愿让身边的人们知道自己的“秘密”,犹如“丑媳妇”怕见近邻似的。对此,我有着切身的体会。我在连队当战士时,是个业余报道爱好者,经常挤时间给报社写稿子。开始,虽然热情很高,但又不敢公开,担心稿子见不了报别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转业待安置的海军部队干部,原在机关任政治协理员。在我不久就要踏上去地方工作的征程时,我想通过《军事记者》杂志,说说我对军报的喜爱之情。我与军报的初次见面,并不是像大多数战友一样是在走进军营之后,而是早在我穿上军装之前的1988年。一天,我堂大哥不知从哪儿拿来一张《解放军报》,那是一张刊有刚刚被授予上将军官军衔的我军高级将领照片的军报,我一下子被那些新闻照片和军报上面的文章迷住了,爱不释手,看了又看。虽然我不敢奢望自己将来当将军,可是我对将军们确实万分仰慕,反复端详将军们肩上闪闪发光的金星。我把那张军报贴…  相似文献   

9.
于诙谐中见深刻黄晓钟这是一篇风格独特的现场纪实性新闻特写。它记录了一群文化记者的一次茶话会,客观、朴实地再现了"老记"们带调侃的争论情景,透视出了他们从自身的职业经历中、从与"明星"们交往的尴尬矛盾的关系中产生的迷惑、感受与思索,以及对自己乃至自身职...  相似文献   

10.
我从小就对当记者抱有浪漫幻想:可以走南闯北,多么好玩;文章见报,有名有利;见了朋友,似乎也很荣耀。因此,我的终生目标便是:搞新闻。抱着这种不太客观又不太纯洁的想法,我开始圆自己的记者梦。然而,理想和现实往往会有差距,对于我来说差距更大。论文化,当时我根本够不上初中水平;论工作,我是一名汽车驾驶员,司机与记者是两种不同的性质,论条件,军营生活相当紧张,起床、熄灯、吃饭、出操,全得按点来,归属自己支配的时间很少。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为报纸写稿。星期天的时间几乎都用在了这一方…  相似文献   

11.
下笔前最重要的工作是采访。关于如何采访,我有几点体会。 一是要有平常心,对谁都要平等。 无论是国家领导还是清洁工人,哪怕是判了刑的罪犯,只要是采访对象,就要平等相待。我反对记者追星。见了所谓“大人物”,自己的  相似文献   

12.
当记者十五年,其间被一些部门和单位“请”去采访的机会不算少。但如果不用心,这种采访往往“访”不到记者想要的东西,因为采访对象提供给你的全是那个部门和单位的日常工作,新闻被“工作”的面纱掩盖起来了。不写吧,好酒好菜吃了,盛情难却;写吧,肯定就是一篇歌功颂德式的表扬稿。先不说拿回编辑部不好发表,就是发表了,显着记者也没水平,是个末流,不用别人说,自己就觉得没意思。怎么办呢?我多次遇到这种情况,慢慢悟出一点道理,就是揭开“工作”的面纱抓鲜活的新闻。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当记者,说好当真好当,说不好当也真不好当。原因就像台湾记者徐璐对广州《亚太经济时报》记者说的那样:许多大陆记者都不那么像新闻记者。确实,记者如我,就真不知道自己像不像一个“记者”。记者更像一个官。有一件轶闻:在较闭塞的山区县城,夹道欢迎记者来访,还挂了大标语。因为县领导人看新闻电影见  相似文献   

14.
我想当记者     
姜爱东 《军事记者》2012,(11):70-70
人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想当科学家.有的人想干企业家,我的理想是当新闻记者。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不想做记者的通讯员,不是好通讯员。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见官大三级,党委会都可列席参加。在一些人看来.记者的职业是最超脱的,闲云野鹤,东南西北,信笔所至,名利双收。也有人觉得,记者的胸膛包着一颗正义的心,当弱者受了委屈时,不找法院找记者;也有人把记者当成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刀笔吏”。有人问我怎么想,我答不出,因为我“不识庐山真面目”。但我就是想当记者。今年初,外地一位素昧平生的青年给我来信说他写了上百篇稿子没有发表.问他能不能当记者.还说要不要给编辑部送礼。  相似文献   

15.
当看到自己采写的稿件《跨进营门先认亲》刊登在今年6月19日的《解放军报》第三版时,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禁不住热泪直流。是啊,在军报上稿是我从事业余新闻写作两年来梦寐以求的夙愿,如今终于如愿以偿,我怎能不高兴呢?回顾两年来的新闻写作历程,可以用“热恋”两字来表达我的痴迷程度。每天发下的《解放军报》等报,班里第一读者与最后读者肯定是我,我对报纸的爱惜与享用的程度如同守财奴惜金如命,为此还经常跟战友们红脸粗脖子。每当自己头脑中产生灵感,哪怕是“半夜三更梦醒时分”,都要拿起笔杆子操练。每当嗅觉中闻到有…  相似文献   

16.
丑中见美     
在美术中往往有这种情形:有时丑中见美,有时美中见丑。据宋人笔记记载,米芾到无为州去做官,州治内有一巨石,形状奇丑,可是米芾见了却大喜地说:这块石头当得起我的朝拜。遂命左右侍从取来他的官袍服带和笏板,向丑石朝拜,并称石为兄。这就是米芾拜石的故事。虽说当时人们多称米芾为米颠,这倒不是因为他真有什么疯病,只不过他对于艺术过于执著罢了。这同时也反映出他的一种艺术观:丑  相似文献   

17.
有一位中年记者为赶写抗洪稿件未能参加殉难同行杨晔的遗体告别仪式,一夜未眠的他此刻刚刚躺下。可是,一闭上眼睛便听到哀乐声,他的泪水泉涌而出,怎么擦也擦不净,他觉得对不起这位同行的英灵,他为没能与这仕同行见上最后一面而留下永久的遗憾。 这位中年记者正是我自己。作为赴抗洪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我为许多同行的表现激动不已,所不同的是:杨晔已经故去,而我们还活着,请允许我作为其中的一员说  相似文献   

18.
在《菏泽日报》近些年的获奖作品中,有不少作品在采写时的线索捕捉颇见功力。如果当时记者没有高度的新闻敏感,这些后来写成精品佳作的素材线索很可能被忽略掉。而新闻敏感,含蕴着一个人观察事物的深刻程度和思想水平,是一名优秀记者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这里试析三件获奖作品的采写过程,以期对广大记者如何敏锐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有所教益。  相似文献   

19.
刚调入县电台当记者时,常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恼。几年来,通过实践和摸索,我不仅稿源不断,有“米”下锅,而且稿件多次在省、地新闻优槁评比中获奖。我的体会是:记者除了应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增强新闻敏感外,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要善于观察。每到一处,记者要将自己的耳朵当作录音机,将自己的眼睛当作摄像机,注意身边的人和事,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凡的东西.捕捉有价值的新闻。1997年初,正值中纪委要求全国各地加大巨腐倡廉力度之际,我回娘家,途径“奉粮宾馆”,见宾…  相似文献   

20.
做为新闻记者,不但要善于发现新事物,热情支持新事物,而且要不怕困难和风险,敢于报道新事物。这话说起来容易,但是,每当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了新事物,特别当它还不十分完备的时候,伴随而来的往往是缭乱的表像和纷纭的意见。是报道还是放过它?常常徘徊犹豫,举棋不定。在我的记者生涯中,每逢遇到这样的情况,总要经历一个由兴奋到困惑再到拨云雾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