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重视、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即条件、氛围,让阅读成为个性释放的过程,让阅读成为张扬个性的舞台.以提高阅读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以教材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阅读教学,剥夺了学生学习创新的自主权。现代阅读教学理念强调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重视学生时本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强调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学生阅读活动的促进。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文章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听、说、写等能力的提高。首先应该明确的是:阅读教学不是教师将阅读的内容讲给学生听,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进行阅读实践的过程。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主体是学生。  相似文献   

4.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情趣,提高阅读质量呢?我们进行了课堂阅读教学的理论探讨和有关实践。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作为学生阅读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精选学生阅读的感受、体验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如何抓住教学的重难点和文章的关键之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读出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传统教学往往把学生作为教师灌输知识的对象,而忽略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渠道。所以,阅读教学的实施,应该为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构建一条桥梁,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阅读文本中获取知识、汲取养分。这样一来,学生自主的阅读过程就相当重要了。那么,如何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充满热情地去阅读感受来自不同阅读材料,从而获取知识呢?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的效果一直不能令人十分满意,这除了与传统讲读模式的弊端有关外,学生的阅读心理障碍也是影响阅读教学的重要原因。阅读心理障碍成因之一:浅尝辄止的惰性阅读过程是披文——悟情的心理活动过程,其中感  相似文献   

8.
在教师、学生和课三中,学生无疑是阅读的主体。但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一味把自己对阅读材料的感悟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生吞活剥、被动接受,失落了应有的主体地位。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主张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自主选择阅读方法,自主选择学习的伙伴,自主交流阅读的感受,使阅读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张扬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宋海法 《快乐阅读》2011,(11):86-87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同时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阅读教学要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些方法,简要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多种阅读途径、倡导自主阅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探讨。一、更新教学观念,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更新观念,要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要给学生充足阅读文本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我建构,让学生自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了作品的再创造。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会见仁见智,因此课堂才有了思想的碰撞,才有了生机。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用赞赏的目光看待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实际教学中笔者在以下方面作了尝试。  相似文献   

12.
许昕 《黑河教育》2009,(4):27-27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新课改要求我们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机械、被动接受的阅读方式,提倡学生的自主阅读。笔者认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课程的理念精神出发,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活动中创设各种阅读活动情境,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使整个阅读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空间,激发学生自主参与阅读活动,学生在阅读对话活动中形成个性化的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教师要重点研究的部分。高中依然处于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所以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将教学目标与学生个性特点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展开阅读活动。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化学生的阅读兴趣。散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占比较大,教师需要对散文的阅读方法进行重点的教学和研究,才能大幅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徐平 《林区教学》2009,(12):66-67
英语阅读教学是一种以阅读为中心的语言活动,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主干课,在英语教学中占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取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改革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树立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把握好教材、备课、课内外结合、评价等重要环节,着重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培养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阅读教学才能让其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呢?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理  相似文献   

17.
高效活跃的阅读教学课堂,一定会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初中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能否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关键。一.重视学生主动的阅读实践过程 通常,在传统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教师重结论轻过程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满堂讲,扼杀了学生自由阅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张云燕 《考试周刊》2013,(98):28-28
<正>学生是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学生阅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没有学生的初步阅读,一切语文阅读教学都将是空中楼阁,因而学生初步阅读的质量至关重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只有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阅读,阅读教学质量才能得以提高,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的引导是关键。然而,教师阅读教学中的引导总离不开提问:课文的引入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只有在阅读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20.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核心。当前高职院校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从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出发,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三种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策略,即阅读情境策略、师生互动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教师只有采用正确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