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论壮族教育发展的分期及其特点李彦福,何龙群一、壮族教育史的分期壮族教育作为一个社会的客观存在,它是伴随着壮民族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壮民族本身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壮族教育史的分期是依据壮族社会历史的发展状况划分的。目前,壮学界对壮族社会发展分期主要有...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环境的产物,文化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促成了文化的发展。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是一种原生态民歌,它作为马山壮族的传统民间文化,因适应当地社会历史发展而被传承至今。从文化生态的视野探讨了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存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而揭示其对壮民族社会生活生产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英语姓名的演变做了高度的概括;在此基础上,对英语姓名的命名模式做了探析并试图对英语国家重名率高这一特殊现象进行解释。从语言文化学的角度阐释了英语姓名语源及其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的丰富文化内涵,姓名不仅是区分个体或群体的语言符号,更隐含着一个民族的风尚习俗、宗教信仰、自然地理、价值观念、美学观念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的文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是英美民族历史文化的小小缩影。  相似文献   

4.
广西平果嘹歌显示了壮族民间传统艺术活态文化的魅力。它不仅具有见证壮族历史和情感表述方式的文化史研究价值,还具有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美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但是随着壮族传统的倚歌择配习俗的消失,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强势文化和新的娱乐方式的冲击,广西平果嘹歌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传统的传承模式已给广西平果嘹歌的传承带来了诸多问题,因此探讨新的传承模式迫在眉捷。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教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几年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它对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素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中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少数民族中,壮族尤为特别,它不但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而且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其教育在历史的场合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壮族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壮族传统教育和现代壮族教育的融合出现了新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壮族教育发展历程以及现代壮族教育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姓氏是一种深富文化传统内蕴的特殊社会现象,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它由其家族血缘关系、精神纽带和文化传承标志,演变为单纯的个人符号。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考察和研究中国姓氏产生、演变、发展的过程及其文化源流,可以帮助我们追寻祖根,弘扬祖德,使我们在历史演变的韵律中找到自己的归宿,从而增强海内外华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广西壮剧,是壮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壮族文化、精神的代表,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广西壮族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有着密切联系。本文对广西壮剧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作了一些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是一个从民族整体出发描述的社会理想,它是种宏观的民族梦想。中国梦的提出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历史上各阶层都有自己的中国梦,并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演变。从文化角度探析中国梦的演变、中国梦的实现及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对深入剖析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化认知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是民族认同的根基。壮族在历史上没有完成民族内部的文化整合,尚未实现从文化认知到民族认同的转化、交融与整合。虽然壮族人知晓自己的民族身份,但是,不甚了解壮族世代一脉相承的民族发展历程和杰出文化成就,因此,应当强化壮族历史文化的认知教育,以文化认知为起点,以文化自信为纽带,实现从文化认知到民族认同的转化,建构理性的壮族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0.
彭谊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2):4-7,18
壮锦是壮族民间传统艺术品,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也有着鲜明的民族美学特征及美学内涵。从壮锦的图案、色彩、质地等三方面分析其外在的美学特征,并探索其内在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1.
从乐器的起源到独立的器乐曲标题的产生,从具有人文意义的标题命名到标题的完善,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这个过程深深地烙下了我国音乐发展的历史印记。标题的源流、分类及其变易现象,标题性音乐与非标题性音乐的美学原则,音乐标题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标题中所反映出的民族审美心理特征等问题,反映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一些特点。弄清这些关系,对于当代民族器乐作品的创作与欣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纳西民族宗教东巴教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产生、发展、定型化的过程。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已经是基本定型、且充溢着父权制观念的文化现象。但由于它是历史的积淀物,所以不时呈现出不同的历史文化层面。透过对这些层面的剖析,我们可以回溯纳西民族及东巴文化所经过的道路,女性崇拜及其演变,就是突出的一个方面。通过对  相似文献   

13.
在壮族地区幼儿园开展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帮助壮族儿童了解本民族的发展,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懂得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团结友爱;有利于帮助壮族儿童树立文化自信。文章以问题为导向,根据当前壮族地区幼儿园在融入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时度效"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高壮族地区幼儿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绵延数百年的土司统治时代,壮族历史文化资料保存得较为丰富.这些资料于研究壮族历史乃至西南边疆史地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故对壮族土司历史文化资料的发掘、整理、研究、保护和利用意义重大.笔者以今红水河流域广西马山县境为中心,就壮族土司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现状及其保护、开发与利用问题进行专门调研,以唤起人们对土司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意识,进而守护好我们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植物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方面,植物对人类的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人们往往由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其用途等特点而产生种种联想,并借助植物来表达思想观点、寄托情感和理想,这样,植物就具有了不容忽视的文化色彩和美学价值.概括而言,人们对于各种植物的看法、态度以及各种植物所具有的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是该民族植物文化的基本内容.植物文化体现了民族文化中有关道德情操、民族精神、生活态度、美学观念等多方面的内容,反映了该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心理文化特点.本文通过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英语中文化植物词的意义演变方式,旨在更好地了解英语民族的社会文化和心理文化.  相似文献   

16.
在影响汉字发展演变的诸因素中,社会政治、文化、书写材料与工具、语言文字是四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社会政治因素,文化因素,书写材料与工具因素,我们分别撰文论述过,本文试从语言文字方面,来阐述它对汉字发展演变的影响。 另外,汉语中同音词特别多,汉语的词在语法上的变化很少,汉语方言复杂等特点,都影响了汉字的发展演变。B·A·伊斯特林在《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中说:“某一民族的文字体系特点不仅取决于这一民族的历史发展,而且取决于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天琴"是中越边境壮族民间用于祭祀及日常文化娱乐活动的一种乐器,对壮族人们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田野考察,从天琴的实体、演奏、精神及演变揭示壮族天琴喻天的文化内涵,并提出壮族天琴文化促进和谐自然观的形成、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个体素质的发展以及形成创造性的文化环境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8.
壮族师公是壮族社会历史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之一 ,在壮族历史上充当了医生、历史学家、创作家、艺术家等角色 ,为壮族的繁衍生息及其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论韦拔群的民族平等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韦拔群提倡民族平等,反对大民族主义,团结和帮助瑶族同胞共同革命,积极培养瑶族干部,注重发展瑶族人民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等方面论述韦拔群在大革命时期实行的民族政策及其取得的成效,从当时社会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现实、壮族传统伦理文化以及党的民族政策对韦拔群的影响等方面探讨韦拔群民族平等现形成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布里亚特蒙古族图案有着非常独特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特征,是反映布里亚特蒙古族人历史演变和风俗习惯传承的重要标志。研究布里亚特蒙古族图案的演变历史,对于了解和挖掘布里亚特民族文化资源,研究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风格特征以及对于挖掘其美学价值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从布里亚特蒙古族图案的演变及应用入手,简要探析研究布里亚特蒙古族图案的演变及其存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