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站在历史的角度,以壮族嘹歌发展历史的纵向研究为卷轴,对壮族嘹歌传承的历史及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审视并把握了在社会文化发展与变迁中壮族嘹歌音乐传承的文化功能和发展脉络,从传承途径、传承方式等方面对广西平果县壮族嘹歌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为研究壮族嘹歌在文化转型后新的历史背景下发生了哪些变化提供了可参考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周晓雯 《文教资料》2011,(11):100-101
广西平果壮族嘹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壮族的民族性格活泼,热情,能歌善舞。本文从嘹歌产生的背景、嘹歌的语言特点、嘹歌的音乐特点、嘹歌的演唱方法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廖志恩 《文教资料》2012,(15):13-15
壮族嘹歌和苏格兰民歌分别由壮族劳动人民和苏格兰劳动人民创作,充分体现了两个民族不同的社会生活。壮族嘹歌是中国民间文学的瑰宝,《平果壮族嘹歌》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苏格兰民歌是英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通过壮族嘹歌与苏格兰民歌中思维原型的比较,可以更清楚了解壮人和苏格兰人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为壮族及壮族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范巧珍 《广西教育》2012,(31):160-161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视角,研究壮族嘹歌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以期为壮族嘹歌和广西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民歌是民俗资料的重要载体,是传承民俗的一种重要工具.平果嘹歌中记载有大量的婚俗歌,这些婚俗歌全方位、原汁原味地反映了桂西壮族婚俗的主要内容,如订婚习俗、结婚习俗、婚后习俗等.这些风俗,成为壮族悠久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壮族民族特征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6.
《平果壮族嘹歌》的英译对弘扬壮族文化有重要影响,然而此书的译介传播效果并不佳.文章基于哈罗德· 拉斯韦尔的5W传播理论,从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五方面分析《平果壮族嘹歌》在译介传播上的得与失.基于此,文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探讨民族典籍译介有效传播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党宇娜 《家教世界》2013,(9X):258-259
(本文原刊于《理论探讨》2013年8月刊P266-P268)嘹歌是壮乡人民千百年酝酿出来的文化艺术产物,本文以平果嘹歌女生声腔特点研究为着眼点,分别从平果嘹歌女生声腔的背景、曲调、语言、声腔以及曲式五个方面来探寻壮族平果嘹歌女生声腔演唱的审美要求,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研究,探究其精髓,为研究少数民族声乐唱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壮族的宗教信仰,是壮族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广西壮族山歌中存在着大量反映壮族原始宗教信仰的内容。平果嘹歌作为广西壮族山歌的典型代表,在历史的洗濯中,必然不可避免地打上本民族的意识形态烙印。嘹歌形象地记录了壮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已经走过了五千年的岁月,在这时间的长河中也孕育了无数的经典文化,壮族嘹歌也是历史长河中所激起的一个绚烂的浪花。如今,壮族民歌已经走过了无数的日夜,并经过先人的不断的改进,形成了如今这种脍炙人口的表演方式,并且在右江流域广为流传。壮族民歌是当地的文化、风俗以及历史记录的一个载体,更是伟大先人智慧的结晶。本文就是对壮族嘹歌在右江流域所占据的地位,以及其自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0.
刘三姐:华南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歌神与爱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麽经布洛陀》中的嘹三妹是壮族的歌神与爱神,嘹歌是壮族歌谣文化的经典,嘹三妹是嘹歌的化身。刘三姐经历了从嘹三妹到刘三妹、刘三姐的演变,体现了壮汉文化的碰撞融合及嘹三妹由神到仙到人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1.
女性在壮族民歌的传承,尤其是在嘹歌的传承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叙述平果县一位普通的民间歌手——农美英的唱歌经历,从中可以看出女性在民歌传承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2.
潮汕的民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极高的文学价值.潮汕古民歌由居住在潮汕的疍、畲、獠、俚等少数民族传唱,但根据潮汕民歌文献资料记载,至迟在明代潮汕地区已经有民歌文献资料存在,而清代以后潮汕民歌呈现了辉煌状态,渐渐被地方文献和文人笔记、诗词所关注.这些民歌呈现了潮汕地区丰富的人文景观,狂欢化的精神便是这种人文景观的直接呈现.本文拟从巴赫金诗学出发,探讨潮汕民歌的狂欢化精神.  相似文献   

13.
辽水为我国古代六川之一,其名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东经》。辽水之内涵为辽地之水。由于"辽水"与"辽东"的悠久性和代表性,对一系列以"辽"字冠名的地名的衍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辽海"是除辽东、辽水之外又一个十分重要的"辽"字地名。根据史料分析,辽海难以涵盖我国东北地区,但基本涵盖了今天辽宁的大部分区域,同时辽海一名充分体现了辽宁地域文化、流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特点,适合冠名辽宁的历史与文化。  相似文献   

14.
《资江耆旧集》的成书过程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末清初,湖南士子如周圣楷、廖大隐等人已开始注意对本土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清代前期产生了一大批与湖南文学有密切关系的诗文集,但没有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湖南本土诗歌总集。合邓显鹤与陶澍二人之力编辑并刊刻成书的《资江耆旧集》,是湖南文学史上第一部地方性的诗歌总集,它的成书过程复杂艰难,本文就这一过程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5.
壮族民间歌曲以各地山歌最为出名。以坡芽歌书、马骨胡之歌、嘹歌、房屋等壮族山歌中的歌词为例,说明壮族山歌继承与发展了《诗经》中赋、比、兴的笔法。山歌中运用“赋”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在壮族地区,壮族民众的歌谣一般均采用即兴的直白唱法,来表达劳动、爱情与生活的事件与情绪;比就是现代文学的比喻。它是壮族山歌歌词最普通的手法;兴,是先唱他物,再引起歌者要唱之物的意思,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从表现手法上分析,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一般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以及重叠与对仗文学修辞方法的运用,证明了壮族山歌具有原生态、民歌特色和古代文学等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东辽河流域的古代历史上的重镇——辽阳古城,就坐落在今天辽阳市的老城区内。辽阳,古称襄平,又称辽东城、辽州、辽城州、辽东国、东平郡、南京城、东丹图都、东京城、辽阳城等。关于“辽阳”这一地名究竟源于何时。学术界大致有两种观点:其一,源于“渤海回”;其二,始于辽代。但是,一般学者认为:公元938年,辽朝在东京道设置东京辽阳府。是“辽阳”正式被列为行政区名称的开始。古代的辽阳城曾经是东北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统治的中心。自战圉以来。它的中心地位就从来没有动摇过,直到后金政权将统治中心从辽阳迁出,并确定在今天的沈阳城后,辽阳城作为东北地区的政治统治中心的地位才逐渐衰弱。其实,长期以来,辽阳城的存在几乎影响了整个中国东北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不仅如此,这座古城还曾深刻地影响着朝鲜半岛,乃至整个东北和东北亚地区。因此,弄清辽阳城古代历史与文化,对于深刘理解辽河流域的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0世纪至13世纪前期,契丹和女真族相继建立了辽、金两大帝国王朝。辽、金两朝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从20世纪初至今,考古工作者在辽宁省境内发现了大量辽金时期古城遗址。这些古城遗址充分说明了辽宁省在辽、金两朝时期的古代城市和交通驿道、商品贸易和货币经济的发达繁荣景象。辽宁省是辽金两朝古城遗址分布最为密集和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对辽金古城的分布规律、建筑特点、行政建置、道路交通、城市规划、防御工事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会加深人们对辽金史的整体了解和把握,更为重要的是对辽宁省中世纪古代城市繁荣的过程和原因也会有充分地理解。  相似文献   

18.
10世纪至13世纪前期,契丹和女真族相继建立了辽、金两大帝国王朝。辽、金两朝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从20世纪初至今,考古工作者在辽宁省境内发现了大量辽金时期古城遗址。这些古城遗址充分说明了辽宁省在辽、金两朝时期的古代城市和交通驿道、商品贸易和货币经济的发达繁荣景象。辽宁省是辽金两朝古城遗址分布最为密集和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对辽金古城的分布规律、建筑特点、行政建置、道路交通、城市规划、防御工事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会加深人们对辽金史的整体了解和把握,更为重要的是对辽宁省中世纪古代城市繁荣的过程和原因也会有充分地理解。  相似文献   

19.
10世纪至13世纪前期,契丹和女真族相继建立了辽、金两大帝国王朝。辽、金两朝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从20世纪初至今,考古工作者在辽宁省境内发现了大量辽金时期古城遗址。这些古城遗址充分说明了辽宁省在辽、金两朝时期的古代城市和交通驿道、商品贸易和货币经济的发达繁荣景象。辽宁省是辽金两朝古城遗址分布最为密集和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对辽金古城的分布规律、建筑特点、行政建置、道路交通、城市规划、防御工事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会加深人们对辽金史的整体了解和把握,更为重要的是对辽宁省中世纪古代城市繁荣的过程和原因也会有充分地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