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最近,我教到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古诗三首》中的《前出塞》,对其中的"列国自有疆",有的教学参考书中解释为"杀人也应当有个节制,各国本来都有自己的边界.有限,有节制.列国,一说'立国',建立国家……"有的干脆解释为:列国即立国、建国.  相似文献   

2.
教学答疑     
1.“列国”应怎样解释?(南康方卫东)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古诗《前出塞》中有“列国自有疆”一句。“列国”,有的解释为“立国”,即“建立国家”之意。这是不妥当的。我们看看几部词典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列国”为“某一时期内并存的各国:列国相争《东周列国志》。”《辞海》解释为“列国.犹言各国。在春秋战国时代,指当时的诸侯之国,亦称诸侯之中较大者。”《辞源》解释为“古称诸侯国为列国。”不管是“各国”也好,“诸侯国”也好,“列国”都没有“立国”之意。根据诗句的意思,应解释为“各国、各个国家”。2.小学语文教学中,让低、中年级学生每篇课  相似文献   

3.
“故人”辨     
高中语文第三册《五蠹》有句云:“以是言之,夫古之让天子者,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今之县令,一旦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对“故人重之”句,课本没作注,人教社出版的《教参》将这句话译为“旧时相识者也都很敬重他们”。显然,《教参》将“故人”译为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第六册文言部分选编了诸葛亮的《出师表》,该课对“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一句中“不毛”的注释为“不长庄稼(的地方),意思是荒凉的地区。”认为“毛”同“苗”,意即生长庄稼。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第六册》的译文将“深入不毛”一句译为“深入到寸草不生的地方。”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薛儒章、孔祥珍等知名学者编译的《中学语文课本文言语言分析》(初中五、六册)一书,该书也把“不毛”译为“不长庄稼的荒凉地区”,也认为“毛”“苗”同音,是个名化动词,为“生长庄稼”。于是乎许多中学语文教师在讲授《出师表》一课时,都把“不毛”译为“不长庄稼的地方”。或“寸草不生的地方”。对此诠释,笔者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5.
《芋老人传》“唯恐或后”一句,部编语文课本未加译注。笔者见到的对此句的译法有两种:一是译为“只怕落后” (见五省(区)初中语文五册教学参考资料);二是译为“只怕落在别人后面”(见《教学月刊》八三年七月)。这两种译文都是把“唯恐或后”句中的“或”字撇开不译。我认为这样的译注,既破坏了原句的语法结构式,又削弱了原句的表达力。  相似文献   

6.
“《阿房宫赋》中“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亦不甚惜。”这句话在人教版中没有加注释,不知道是编者觉得太简单还是说法太多不方便加注释。但不管怎样,这样一句有疑义的话,加注释,以便于学生理解是很有必要的。但刘允声等人编的《古诗文译注》“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亦不甚惜”译为:(可是)一旦(国家灭亡)不能享有,(就都被秦人)运到阿房官里去了。(泰国人)把宝鼎看作铁铛,把美玉看作顽石,把金子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珠砾,扔得到处都是,秦国人看着这些东西(被糟蹋),也不是很珍惜。但笔者认为,这还有待商榷,就此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7.
吴均的名篇《与朱元思书》中有如下一节精美的文字: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其中“负势竞上”一句,是“高山”“负势”还是“寒树”“负势”?郭锡良等编的《古代汉语》译为“两岸的高山都依仗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中学语文课本也将此句译为“(高山)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两种译文都将“负势”的主体断为高山。山“负”山“势”,在逻辑上、在情理上显然是不通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就  相似文献   

8.
王洪春 《今日教育》2010,(11):51-51
近日读到杜甫的诗《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仔细思量,我发现,这其中隐含着班级管理之道。  相似文献   

9.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韩非子的《五蠹》中有“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一句。对这句话,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1988年7月版)译为:“近古时代,桀、纣残暴,(天下)混乱,而汤和武(起兵)讨伐(他们)。”显然,《教参》是把这句话中的“乱”字释为“(天下)混乱”。查《辞源》“乱”字条,共有⑨个义项,其中  相似文献   

10.
郦道元的《三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有“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之句。对于句中的“陵”字,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参考译文和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学教材全解》都把其译为“小山包”,而长春出版社的《初中文言文译注及赏析》则把其解释为“丘陵”。笔者以为,把“夏水襄陵”之“陵”解释为“小山包”或“丘陵”都不够准确。  相似文献   

11.
《论积贮疏》一文中有“政治未毕通也”一句,课本注释为:“意思是,政治没有完全上轨道。”《教学参考书》译为:“政治没有完全安定下来。”这两种说法都把“政治”当作和现代汉语中的“政治”差不多的一个词语,以致不能准确地把握文句的原意。  相似文献   

12.
王晓维 《学语文》2006,(4):48-48
苏洵《六国论》中有“: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句,教材注为:“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课文注释并未对这句话作具体的解释《,教师教学用书》将这句话译为:“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很显然,它是把“抱薪救火”之“抱”理解为“抱着”。这是不恰当的。有些工具书对“抱薪救火”的解释也是不恰当的。《中国成语大辞典》释为:“薪:柴草。抱着柴草救火。比喻以错误的做法消除患害,结果反而使患害扩大。《”辞海》释为“:亦作‘负薪救火’。比喻想消灭灾害…  相似文献   

13.
教学高中语文课本《赤壁之战》一文时,参阅了一些参考书,对其中关于“如”、“欲”两个字的训释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分别说明如下。 先淡“如”—— “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中学语文教参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将此句译为:“现在我鲁肃可以向曹操投降,像你就不可以。”黄大荣、邱漱因等人编撰的《古文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将此句译为“现在我鲁肃来说可以投降曹操,像  相似文献   

14.
《赤壁之战》中“卿能办之者诚决”一句,现行各种译本对它的翻译不甚一样。《教学参考书》译为“你能够对付他(曹操)(的话),就一定(同他)决一胜负。”《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译为“你能对付得了曹操的话,就请决战。”《高中古诗文对译》译为“(凡是)您能对付曹操时,(您就)确实(和他)决一胜负。”这些翻译不尽相同,但对“能”的翻译却是一致的,都把“能”看作能愿动词,理解为“能够”,这是不妥贴的。  相似文献   

15.
何武功先生把《江乙对荆宣王》一文中的“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一句译为“现在你吃了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这里把“今”译作“现在”这是否准确,值得商榷。《康熙字典》、许慎的《说文解字》,这两本书对“今”字的解释是:“今,是时也。”即为“现在”、“当前”之意,这是没有什么怀疑的。《词源》里的解释也是那样。这样看来,把“今”译为“现在”,似无不当。  相似文献   

16.
王曲梅 《甘肃教育》2013,(21):73-73
高中语文教材《荀子·劝学》中有“学不可以已”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师用书把它译为“学习不可以停止。”很明显,译文以今律古,把“可以”当成了现代汉语。笔者查检身边的古汉语工具书,竟未能找到“可以”这个词,比如《辞源》中以“可”字冠头的词条就有三十多个,但其中就无“可以”这一个。  相似文献   

17.
袁枚《祭妹文》中有“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一句,《古文鉴赏辞典》将“义绝”译为“断绝关系”.这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所以”这个结构,在古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韩愈《师说》中,就多次出现。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所有译文,都把前句中的“所以”译为“凭借(他)”或“依靠(他)”,而把后句中的“所以”译为“……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对《曹刿论战》中“下视其辙”一句,人教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六册《教师教学用书》把它翻译为“(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显然,这里把“下”译为“下车”。这样翻译,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一、当时的战车比较笨重,车轮碾过的痕迹应该是显而...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课本选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文中有一句话:“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个“有”字当作何解?有的选本采取回避态度,不注不译。语文教材对这句也不加注,大概编者认为这个“有”字的解释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不成问题的。当然也有不少研究资料和注释本将这句译为“不知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