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生本来叫康生旺,康生是他写诗的笔名.他来自闽西的一个贫困乡村,在班上是个出了名的书呆子.我开始注意康生的确是在他发表诗歌以后,我承认这里头有某些佳人才子的情绪作祟,但也不排除他纯朴的个性对我的吸引.  相似文献   

2.
1966年5月25日,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贴出了一张反革命大字报,践踏历史、颠倒敌我,敲响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开场锣鼓,因而被林彪、“四人帮”、康生之流称为“二十世纪北京公社的宣言书”。时隔不久,康生毫不掩饰地说:“这张大字报是我搞出来的”。历史喜欢捉弄阴谋家。当年,康生洋洋自得的丑表功,今天,却成了他利用教育阵地策划反革命阴谋的自供状。既然康生等人是从教育阵地向中国人民“开刀”,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一场浩劫的,那么,揭露康生破坏我国教育事业的罪行,对于人们认识康生的真面目,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鸟(缩写)     
康生本来叫康生旺,康生是他写诗的笔名。他来自闽西的一个贫困乡村,在班上是个出了名的书呆子我开始注意康生的确是在他发表诗歌以后,我承认这里头有某些佳人才子的情绪作祟,但也不排除他纯朴的个性对我的吸引。我渐渐有些喜欢上康生了,我开始经常和他在一起,说我先追求他也可以。当时我的举动引起了一片哗然,苏林说,你真的要嫁给他我反问道,为什么就不能嫁给他?苏林迟疑了一下,说,不是我说的我们都觉得这事很奇怪。我说,“你们”是什么人?这纯粹是我的事,跟你们有什么关系?我决定把这事告诉康生,对于我这样一个被称为“校花”的女孩来说,这…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康生同志,在10月28日到11月1日,视察了我省的教育工作,并且参观了一些工业与农业生产单位。视察期间,康生同志就目前教育工作中的各个重要问题,作了指示。  相似文献   

5.
下面谈谈《一封信》中提到的有关问题 关于所谓“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确实是康生捏造出来强加给我的。我在《略论两种范畴的同一性》一文中,只是说黑格尔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心主义,如此而已。康生认为,说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心主义,就是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这是一九五八年八月康生这样说的。  相似文献   

6.
梁红伍 《老年教育》2008,(11):16-17
“文化大革命”结束三十多年了,而“文革”中的一些人和事却依然耐人寻味。“文革”后期,康生揭发江青、张春桥是叛徒一事,就是其中一例。对于康生此举的动机,有不同说法有的说这是他惯于投机的本性使熙有的说这是他“迫害狂”的本能反应;粉碎“四人帮”之初,有人甚至公开宣称,这是康生同“四人帮”有过斗争的证明。  相似文献   

7.
康生将柳亚子先生“大儿斯大林,小儿毛泽东”印章打成“反动印章”,歪曲印之意,制造莫须有的冤案;但是,《后汉书》本传所载祢衡称“大儿孔举,小儿杨德祖”原意是指“大儿子孔举,小儿子杨德祖”。研究把“大儿”“小儿”解释为“汉代称谓中的一种特殊用语,是对杰出男子的一种尊称”,则是对语言事实的不尊重,也是对柳亚子先生的不尊重。  相似文献   

8.
在延安就有过一段争论众所周知,在延安整风审干中,康生有个“发明”,叫做“抢救运动”,整了一大批人,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当时住在他家隔壁的张闻天曾为此同他发生过一场激烈争论,对康生把那么多干部,特别是来延安的知识青年整成“特务”,张闻天很有意见,当面问他,知识分子中哪来这么多特务?向他严肃指出:  相似文献   

9.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康生,在十年浩劫期间,与林彪、“四人帮”狼狈为奸,残害忠良,罪恶滔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康生迫害革命干部并非始于一九六六年,他猖狂陷害革命同志比较集中地在三个历史阶段,即:一九四三年延安整风运动中的审干时期;一九五九年的“反右倾”时期和十年浩劫时期。现在“四人帮”已经垮台四年,必须彻底清算康生的反革命罪行。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战,迎接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早日到来,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彻底批判和清算以王明为代表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从一九四一年起,在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在这次运动中,党中央规定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达到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经过系统总结和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毛泽东同志起草的关于《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标志着我们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但是,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的。在前进的道路上,曾经受到了康生的干扰和破坏。1937年11月康生回国后,以共产国际主席团候补委员的身分,先后担任了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央社会部部长和情报部长。整风运动开始后,又担任党中央党与非党干部审查委员会主任、中央学习总委员会副主任(毛泽东任主任)等要职,康生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生杀大权,对广大知识分子进行“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而康生推行的一整套极左主张,又是同共产国际的领导者斯大林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一些“左”倾错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在抗日战争时期(1942年他病逝于四川江津)曾受到一阵子批判,对他批判最起劲的要算是康生,另加陈伯达.在他们的鼓噪下,什么“汉奸”、“日寇侦探”、“走狗卖国贼”等等大帽子遮天盖地而来.对于这种“批判”,当时就引起一些有正义感的人士不满.今天对这段历史仍有重新研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十月二十八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后补委员康生伯怕来到了我们的学校。陪他一同来的还有省委、地委和县委叔叔、们伯,这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相似文献   

13.
从法律方法论上看,以三段论为逻辑的法律适用过程中,大前提和小前提的建构是十分重要的.小前提建构包括生活事实到法律事实再到证明事实的过程.从生活事实到法律事实的过程形成了诉讼证明的对象.证明对象是法律构成要件所对应的要件事实.证明对象的范围包括实体法事实和程序法事实.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伊始,林彪、江青、陈伯达、康生之流,为了打倒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实现其篡党夺权的目的,于是便无中生有,造谣中伤,硬说牺盟会是反动组织,决死队是反动军队,从而把成千上万的牺盟会和决死队的同志,都打成所谓“薄一波叛徒集团”这条“黑线”的人。然而历史是由人民写定的,真理的火光是扑不灭的。林彪、陈伯达、康生、以及“四人帮”的一切倒行逆施,终于为人民所识破,被打倒。为了澄清是非,以正视听,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七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确定山西“牺盟  相似文献   

15.
好的新闻作品,能让读者“第一眼”就被打动.新闻事实分为四类,即概括事实、骨干事实、背景事实、细节事实.记者运用这四种事实采写稿件往往能够打动读者.  相似文献   

16.
罗素提出命题是用来指称使其成为真或假的事实的方式,从而构造了命题与事实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方面,罗素把所有的命题都以或真或假的方式来对应肯定的事实,另一方面,把事实以及事实的形式归属为两个相反的性质:肯定的性质和否定的性质.这一做法直接导致命题与事实的同构不一致,同时多出来一个本体:否定事实.否定事实是否存在,关键在于对事实的否定性质的解释.罗素认为否定事实是个终极的不可归约的,但是这无法论证否定事实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康生,早已死了。然而,他在我党窃据尊位高职几十年推行的一套极“左”路线,在人们的记忆中不会轻易忘掉,特别是当年晋绥的一些老同志谈到土改的情景,更是不寒而栗。  相似文献   

18.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央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最近联合召开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工作(自然科学部分)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康生同志到会讲话,指出今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必须要立大志,下决心,鼓干劲,登高峰。聶荣臻副总理作了“当前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就时风言,就常情言,著作出版,要找位宜于作序的人写篇序言,冠诸卷首,这样可以提高作者声誉,扩大作品影响。我自知不是宜于作序的人,所以朋友出版著作,约我作序,我都婉言谢绝。万康生同志这次出版散文集《心在荒村听雨》,约我写篇序言,我却欣然接受了。康生上高中时,我是他的老师;高中毕业,他进了我的母校,学的也是中文专业;“文革”之后,我俩又先后被调到省教育厅工作。我知道,康生约我写序,是想借此铭记我俩这种既是师生、也算同窗,又是同事的不同寻常的情谊。  相似文献   

20.
程序法事实关系到诉讼程序的发生、发展、中止和终结,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一旦程序法事实发生争议,应当按照诉讼模式、证明能力、程序利益的归属合理地分配证明责任.文章从程序法事实与实体法事实的关系出发,将程序法事实分为竞合的、依附的、独立的程序法事实,并且分别探讨了相应的程序法事实的证明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