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pH对黄芩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芩苷浓度的增加引起BSA在345am处荧光有规律地猝灭.荧光猝灭光谱及Stem—Volme方程分析发现,在pH为2.5、4.5和7.4体系中均为静态猝灭,且两者猝灭常数随pH增加而增加;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计算pH7.4、温度为290K和310K下,黄芩苷和BSA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K_(290)K=1.2894×10。L·mol^(-1)和K。。:1.0979×10。L·mol^(-2)由热力学参数确定黄芩苷与BSA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为静电作用力.同步荧光光谱表明,黄芩苷使BSA芳香性氨基酸(Trp,Tyr)残基微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用荧光和紫外光谱法研究Tris-HCl缓冲溶液中拉米夫定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作用机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拉米夫定对BSA的荧光猝灭光谱,并对其猝灭机制进行了讨论,认为拉米夫定对BSA的猝灭为静态猝灭;运用位点结合模型,计算得到298K时拉米夫定与BSA结合常数KA为1.79×105L.mol-1和结合位点数n为1.04,说明二者存在一定相互作用,其作用力主要为氢键或范德华力;根据F 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原理,求得拉米夫定在BSA上距色氨酸残基的距离r为2.21nm;最后通过同步荧光光谱发现拉米夫定对BSA构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模拟生理条件下磺脲类降糖药物格列美脲、格列本脲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格列美脲、格列本脲均对BSA的荧光有猝灭作用,其猝灭机理均为静态猝灭.根据不同温度(298/297,302,310K)下格列美脲、格列本脲与BSA作用的荧光强度,由修正的Stern-Volmer方程计算了二者与BSA反应的结合常数,其值分别为2.239×105,1.857×105,1.247×105 L·mol-1和1.549×105,0.825 2×105,0.386 5×105 L·mol-1.根据van’t Hoff方程计算了反应的热力学参数,并讨论了格列美脲、格列本脲与BSA的主要作用力类型,其结果表明二者与BSA间的作用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生理条件下呋喃唑酮与牛血红蛋白(BHb)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呋喃唑酮分子与牛血红蛋白发生反应生成基态复合物,导致BHb内源荧光猝灭,该猝灭属于静态猝灭.测定了279.15 K,292.15 K温度下该反应的结合位点数,结合常数(K)和结合热力学参数.K值分别为1.884×10^5L/mol^-1和1.714×10^5L/mol^-1,标准焓变和熵变分别为-8.25 Kjmol^-1和-0.83 jmol^-1K^-1.热力学参数的变化表明呋喃唑酮与BHb之间以氢键或范德华作用力为主.  相似文献   

5.
运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研究在离子液体双水相体系中单宁酸与胰蛋白酶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TA对TP产生荧光猝灭作用,且属于静态猝灭过程.计算得到在298 K和310 K下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771×105L·mol-1和1.216×105 L·mol-1,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3和1.2.热力学参数表明TA与TP之间的相...  相似文献   

6.
利用荧光光谱技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模拟生理条件下Cu2+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Cu2+使得内部疏水区域的色氨酸(Trp)等芳香环氨基酸逐步暴露出来,在荧光光谱中表现为BSA内源荧光的猝灭,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Cu2+与BSA的结合常数为8.73×104,结合比为1:1。  相似文献   

7.
5-氟脲嘧啶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5-氟尿嘧啶(5-Fu)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在pH为7.4三羟甲基胺基甲烷-盐酸缓冲溶液(Tris-HCl)中,随着5-Fu浓度的增加,BSA的特征紫外吸收峰逐渐增强,特征荧光峰的荧光强度逐渐减弱,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计算得到25℃时5-Fu与BSA的表观结合常数KA为7.1×104L·mol-1,结合位点数为1.18.5-Fu与BSA的相互结合作用为荧光静态猝灭过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并确定了药物阿德福韦酯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低温时两者间的作用机制为静态猝灭,而在较高温度和较大浓度时表现为静态和动态混合猝灭方式.求得它们在15℃和25℃下结合常数分别为K1=2.534×104L/mol和K2=1.968×104L/mol,结合位点数分别为n1=0.836和n2=0.442;根据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求得阿德福韦酯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热力学参数(15℃)为:ΔH=2.44 KJ.mol-1、ΔS=93.59 J.mol-1.K-1,其主要结合作用力的类型为疏水作用力,并讨论了药物对蛋白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运用荧光光谱对酒石酸美托洛尔与牛血清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酒石酸美托洛尔对BSA的内源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猝灭机制为动态猝灭.测定了酒石酸美托洛尔与BSA在不同温度下的表观结合常数Ksv,Ksv分别为2.271×10~5、3.698×10~5、5.923×10~5.同时也测定了两种物质分子之间的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其中不同温度下酒石酸美托洛尔与BSA的结合位点数都约为1,说明酒石酸美托洛尔与BSA有单一的结合位点且受温度影响较小.在酒石酸美托洛尔与BSA的作用过程中反应的焓变ΔH0、熵变ΔS0,说明酒石酸美托洛尔与BSA之间的主要相互作用为疏水作用力;吉布斯自由能ΔG0,表明结合过程是一个熵增加、吉布斯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荧光光谱、粘度测定、磷酸盐效应、热变性实验研究镧-邻菲罗啉-氟尿嘧啶三元配合物(LAPF)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T-DNA能使该配合物的荧光强度产生猝灭,其猝灭常数为Ksv=(1.9±0.2)×105 L.mol-1,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同时,该配合物可使DNA的粘度降低,热变性温度升高,说明该配合物主要以部分嵌插的作用方式与CT-DNA结合.磷酸盐效应表明该配合物与CT-DNA之间存在非特异性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Tris缓冲溶液(pH7.1)体系中,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水溶液中司他夫定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司他夫定对牛血清白蛋白内源荧光产生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根据不同温度下司他夫定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作用,证明其为静态猝灭机制,运用位点模型计算出298K,310K时其结合常数KA(分别为1.01×10^4,4.17×10^4L·mol^-1)和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0.99,0.93),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其作用力以氢键或VanderWall's作用为主;蛋白质变性剂尿素的存在导致上述荧光猝灭效率减少;运用FS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原理,计算了司他夫定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距离r为3.79nm.  相似文献   

12.
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地美硝唑与牛血清蛋白的结合反应,发现地美硝唑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该猝灭过程主要为静态猝灭过程。从荧光光谱数据,由Stern—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方程分析并处理实验数据得到了23℃时结合反应的结合常数K=1.03×10^4L/mol,结合位点数为0.70,结合反应的标准焓变、标准熵变、和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分别为~63.48kJ/mol,-96.22J/K,-35.00kJ/mol。  相似文献   

13.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298K时Tris-HC l缓冲溶液(pH=7.1)中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N-十六烷基-羟乙基-二甲溴化铵(CHDA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考察了BSA浓度对结合作用的影响,用Stern-Volmer方程探讨了CHDAB在浓度较低区域与BSA的作用机制,用位点结合模型计算了CHDAB与BSA结合反应的结合常数KA和结合位点数n,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CHDAB对BSA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CHDAB对BSA的内源荧光有猝灭作用,并导致其最大发射波长蓝移;相同温度下,BSA浓度越小,其Stern-Volmer猝灭常数Ksv越大,CHDAB对BSA的猝灭作用越强,同时其结合常数也越大,结合越强;同步荧光光谱表明CHDAB对BSA构象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110树脂对铅的吸附行为,考查介质pH、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测得在HAc—NaAc体系中pH=5.73时吸附最佳;静态饱和吸附容量为681.75mg.g-1;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298=3.39×10-5s-1;表观吸附活化能Ea=17.52kJ.mol-1;吸附服从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式;热力学参数ΔH=43.31kJ.mol-1,ΔG=-15.24 kJ.mol-1,ΔS=0.196kJ.mol-1.K-1;HCl和CdCl2使树脂的吸附量减少,而MgCl2和NaCl对吸附量基本没影响;并对负载树脂解吸进行探讨,用红外光谱方法讨论了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15.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π电子受体茜素红与电子给予体头孢呋辛钠的荷移反应.实验表明,在水溶液中,中性条件下头孢呋辛钠与茜素红在室温下即可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λmax=520 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1.13×104 L·mol-1·cm-1.头孢呋辛钠药物浓度在7.52×10-6~6.66×10-4 mol·L-1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A=0.204c(×10-4 mol·L-1)+0.222,r=0.9992,相对标准偏差为1.2﹪.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16.
在pH=7.40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粘度法研究了8-羟基喹啉(HQ)与鲱鱼精DNA的作用方式.用摩尔比法确定了HQ与DNA的结合比为12∶1.通过热力学研究得出,在27℃时HQ与DNA之间相互作用的Kφ27℃=3.844×105L/mol,热力学函数ΔrHφm=-5.08×104J/mol,ΔrGφm 300.15K=-3.2×104J/mol,ΔrSφm=-62.6 J/(mol.K).结果显示该反应为焓驱动.实验表明HQ与DNA的作用方式为部分嵌插与静电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法建立一种测定药物中头孢他美酯含量的新方法。[方法]牛血清白蛋白(BSA)具有很强的内源荧光性,而头孢他美酯溶液本身不产生荧光。当头孢他美酯与BSA结合后,会导致其荧光强度下降。BSA在λex=342nm处的荧光猝灭程度与头孢他美酯的量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建立测定药品中头孢他美酯含量的新方法。[结果]该结合物的最大发射波长为λmax=342nm,与头孢他美酯摩尔浓度在2.07×10^-6-2.58×10—5mol·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1.9684×10^7Ccp+25.6288,相关系数r=0.9958,检出限为1.01×10^-7mol·L^-1,RSD为0.66%,加标回收率为85.0%-100.99/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用于实际样本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