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在发展党内民主和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就是由农村基层党员在一律平等的原则下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党组织内一切重大事务的权利,它涵盖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和民主程序建设两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现状与人们期望的理想状态仍有较大的差距。结合农村实际,须从提高农村基层党员的主体地位意识和权利意识,加强和完善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和民主程序建设等方面来发展农村基层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层党内民主是中国共产党追求和努力的方向之一,其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村基层执政能力,增强广大村民的民主意识,并在农村形成良好的民主氛围。由于受封建落后思想、部分农民党员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及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不强的影响,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对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加强教育,提高素质,加强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建立农村基层党内民主长效机制,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为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创设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带动人民民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实现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新时期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着眼于提高党员民主意识,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着力于党内民主制度和民主程序建设。  相似文献   

4.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民主建设,对于提高民主意识、发展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至关重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民主建设,必须培养党员的民主素质,营造发展民主的意识氛围,关注新形势下党内民主发展的新问题,加强民主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中共党内民主运行机制构建途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作为执政党的中共党内民主建设的需要,本文提出了"培育一种意识,完善两个体系,建立三种机制"的构建党内民主运行机制的途径。培育一种意识,就是要培育党员的民主意识,从而营造浓厚的党内民主文化,这是构建党内民主运行机制的基础;完善两个体系,就是要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和党内权力运行体系,这是构建党内民主运行机制的核心;建立党内民主决策机制、党内民主监督机制和党员权利保障机制是实现党内民主的三种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党内民主建设和党员权利保障问题受到党内外的广泛关注。高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只有进一步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党员权利,才能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以党内民主推动依法治校、民主管理,进而提升办学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从自身结构上讲,党内民主应包括三个方面:党内民主意识、党内民主制度和党内民主行为.党内民主就是在三者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党内民主结构中,党内民主意识是党内民主的心理形态,是实施和发展党内民主的思想前提和心理动因;党内民主行为是运作层面的党内民主,是以民主意识引发和民主制度保障的党内民主,主要体现为党内民主的原则、方法和作风,是最具实践意义的党内民主;党内民主制度是党员的民主权利和党内民主原则得以实现和落实的保障,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特征,认识和发展党内民主首要的和根本的就是把党内民主看做是一种制度.就党内民主结构的三个层面而言,党内民主意识是核心,党内民主行为是关键,党内民主制度是保障.  相似文献   

8.
党内民主可以分为党内民主思想、党内民主制度和党内民主文化三个方面。其中,党内民主文化是最核心的层面。虽然以党章为核心的中共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对党内民主建设进行了诸多制度规定,但是许多民主制度并没有得到落实,因此每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务必将党内民主制度内化为党内民主文化,养成民主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根据革命和建设形势的需要,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关于党内民主建设的思想。他既强调原则和制度意义上的党内民主(狭义的),更强调实践意义上的党内民主(广义的)。重视在建立健全制度基础上的党内民主教育,通过党内民主的实践活动将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与党内民主思想教育统一起来,着重从提高党员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方面来发扬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10.
党员权利保障制度是党内民主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党以来,党员权利保障制度经历了初步形成、遭受挫折和恢复发展三个历史阶段,这一发展历程蕴含着丰富的基本经验教训:必须确立起党员主体地位的观点,必须加强党员权利保障制度建设,必须提高全党的民主素质。  相似文献   

11.
张参战 《文教资料》2007,(8):99-100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员作为党内民主的主体,党员权利的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党内民主的发展。党员权利的历史沿革是党内民主发展的一个缩影,什么时候尊重党员权利,党内民主气氛就浓厚;什么时候党员权利没有保障,党内民主就遭到践踏。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经历了“提出——勾销——确立——发展”的历史沿革,这一过程对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促进党内民主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相对于其他基层党组织,高校具有知识分子云集、民主思想活跃的特点,更应自觉地把党内民主视为党的生命,在规范、创新和落实党内民主制度方面先行一步,巩固扩大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增强党组织的生机活力,推动党的建设科学化,引领和服务于高教事业的科学发展。因此,发展党内民主是高校特殊校园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提升高校党内民建设科学化水平,要以完善党内选举、党内决策、党内监督制度为重点,推进制度创新;以培育党员主体意识、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营造校园民主氛围为主要路径,规范制度执行。  相似文献   

13.
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是发展党内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成立85年来,党内民主建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经过长期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党的三代领导人在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和完善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逐渐形成一整套制度。这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党内民主意识的内涵及其培育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内民主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具有很强独立性的政治意识,是党内民主的基础,是形成党内民主制度的直接原因,根据不同的分类法,它可划分为党内民主心理和党内民主思想;个人党内民主意识,群体党内民主意识和社会党内民主意识;普通党员的党内民主意识与党的领导人的党内民主意识,培育党内民主意识的路径是;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和法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党的制度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新的历史时期不断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加快民主制度创新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固本之策。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改革和完善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推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要真正实现民主选任干部;要建立健全党内权利监督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党内民主的建设发展,首先是认真总结了党内民主遭致破坏的深刻教训,在此基础上,党选择了通过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来发展党内民主的新路,致力于党内民主生活、干部管理和权力制约监督这三大方面制度的建立。贯彻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推进党内民主的制度建设,要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使党内民主制度系统化;要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为核心,继续完善党内民主的各项具体制度;要推进党务公开,在全党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  相似文献   

17.
周杏芬 《文教资料》2011,(16):110-111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线,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邓小平非常重视党内民主建设,认为发展党内民主至关重要,并指出,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强化党内民主监督。  相似文献   

18.
党内民主问题不仅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课题。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建设经历了艰辛的探索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回顾和总结建党以来党内民主建设的发展轨迹和历史经验,络终坚持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以及抓好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对于加强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下召开的,它在群众路线的丰富与发展、民主集中制的完善与创新、监督机制的改进与健全、党员民主权利的扩大与保障四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党内民主建设理论。其启示是当代共产党人必须坚持发扬理论创新精神,加强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切实推进党内民主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是体现党自身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只有发展党内民主,才能使我们党顺应时代进步的潮流,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巩固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强化党对人民群众的号召力,保证党和各级组织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本文主要从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改革体制机制,创新党内民主制度,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促进党内民主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