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胡河宁 《报刊之友》2010,(11):24-26
组织传播发展历史中,比较有影响并获得公认的学派包括古典学派、人际关系学派、行为科学学派和批判学派。这些学派都由关系密切的学者组成,有自己的一套概念和假设,在关于如何控制组织传播方面,每一学派也都各自信奉某种观点,都主张建立一个科学的基础,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的研究推动了组织传播理论和方法论的进步。本文介绍了以泰勒、法约尔和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理论学派中蕴含的组织传播思想。  相似文献   

2.
胡河宁 《报刊之友》2010,(12):43-45
组织传播发展的历史中,比较有影响并获得公认的学派,在我们上一篇讨论的古典学派之后,继起的就是人际关系学派。本文介绍了以福利特、梅奥和卢因为代表的古典理论学派中蕴含的组织传播思想。  相似文献   

3.
胡河宁 《今传媒》2010,(12):43-45
组织传播发展的历史中,比较有影响并获得公认的学派,在我们上一篇讨论的古典学派之后,继起的就是人际关系学派。本文介绍了以福利特、梅奥和卢因为代表的古典理论学派中蕴含的组织传播思想。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6,(8):25-32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并分析当前国内学者们对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理论探讨、研究方向以及对该学派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以求全景展现在当前国内传播学界重要学术期刊以及相关研究专著中对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思路和格局。参照当前西方学者们对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情况,可以进一步发现在理论研究、研究方法论、主要观点等方面国内外学者有着明显的研究差异,这对考察传播政治经济学派在中国传播学界的研究情况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促进对西方传播学批判学派相关理论研究的推进。  相似文献   

5.
与传播学的传统学派相对的 ,是传播学的批判研究。活跃在批判舞台的传播学研究主要有两大学派 :一个是文化批判学派 ;另一个是政治经济学派。他们都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密切的联系 ,而与行政学派的研究思路大相径庭。政治经济学是传播研究的一种思路 ,是将传播活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 ,以生产、分配、流通、交换及其宏观决策活动这种政治经济学的思路来观察媒介及其传播行为的。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中 ,学科的母体或者方法论是政治经济学 ,研究对象是以传播媒介为核心的人类传播行为及其活动。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传统上主要有三大分支 :自由主义 (现在的新经济学派 )、马克思主义、制度学派。制度学的分析不仅预示了霸权产生的方式 ,而且指出了传播在其中的重要性———传播创造了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王鹏 《新闻世界》2012,(6):247-249
互联网和移动媒体出现,受众能动性不断增强。这给传播学界和业界带来了变革。这种变革赋予了盛行于百年之前芝加哥学派理论以新的生机,使其对当下的网络传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该学派的传播观、受众观、信息观和效果观。本文通过分析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的观点和目前网络出版事业的现状,以期探究芝加哥学派理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芝加哥学派的理论来源及其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芝加哥学派作为美国传播研究的源泉,是美国传播研究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本文试从芝加哥学派的基本传播思想出发,梳理了其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的思想渊源、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和当时工业移民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芝加哥学派与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正确地认识它对传播学的贡献,以引起我们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从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主持召开第一次传播学座谈会至今已近三十年,虽然传播学研究经历从无到有、前景看好,但是传播学派在中国还没有出现。本文以2011年北京大学传播学博士入学考试中的一道题"论两个传播学派在中国的发展"为引子,从学派特征入手,认为中国尚无传播学派,因此并无"传播学派在中国的发展"一说。并针对该判断从学派产生的条件和现状做出理由阐释,包括在学派标签之下的中西传播研究差距分析。  相似文献   

9.
蒋艳芳 《新闻知识》2006,(11):26-28
任何传播活动都是为了取得某种效果,“不为效果而从事传播及传播研究,同不为胜利而进行战争,是一样荒谬,一样不可思议。”[1]在传播效果研究中,最具实用价值的当属劝服理论。西方传播学中的劝服理论(p e r s u a s i o n),又译为“说服理论”,是传播者试图利用传播的信息来改变他人的态度与行为的一种研究。最早对劝服理论开展系统研究,并卓有影响的是以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霍夫兰(1912-1961),他是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之一。1953年出版的《传播与劝服》被视为霍夫兰及其耶鲁学派的代表作。新闻评论作为一种传播活动,也是…  相似文献   

10.
王勇 《新闻界》2007,(4):19-2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传播研究领域存在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两大对立学派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但近年,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三分化"。本文梳理了传播研究学派划分的历史,分析了各种"三分化"的实质及提出背景。本文认为,无论是学术成果,还是社会影响,传播研究领域尚没有能和经验学派、批判学派相提并论的学派。目前,传播研究领域还只是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双峰并峙,麦克卢汉学派只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学派。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系统学派的组织理论,考察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竞购优尼科事件中的传播行为,分析其成败得失,探讨企业传播这一组织传播方式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2.
在传播学界中,为了简明起见,一般将西方传播学思想分为两大学派: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又一种传播思想不断的引入与介绍,区别于传统媒介思想的“第三学派”——媒介生态学开始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以赫茨伯格、马斯洛、麦格雷戈和阿吉里斯等人为代表的行为科学学派中蕴含的组织传播思想。  相似文献   

14.
胡河宁 《今传媒》2011,19(1):33-35
本文介绍了以赫茨伯格、马斯洛、麦格雷戈和阿吉里斯等人为代表的行为科学学派中蕴含的组织传播思想。  相似文献   

15.
胡河宁 《今传媒》2011,19(2):29-31
本文介绍了哈贝马斯和姆贝等人为代表的批判学派中蕴含的组织传播思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哈贝马斯和姆贝等人为代表的批判学派中蕴含的组织传播思想。  相似文献   

17.
杨击 《新闻大学》2004,8(4):43-47
法兰克福学派通常被认为是"批判理论"(criticaltheory)的始作俑者,而英国文化研究又被视为传播批判理论的重镇。如果仅仅从字面上是无法对两者的批判实质进行区分的。从理论渊源上看,英国人受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是相当有限的,[1]英国人除了沿用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的这一表述之外,在批判的矛头和实质上都有相当大的差异。粗略地讲,法兰克福学派是站在文化精英的审美立  相似文献   

18.
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泰斗达拉斯·斯麦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达拉斯·斯麦兹不仅是一位倾向于马克思主义的学者 ,而且是一位将理论研究成果运用于社会实践的身体力行者。他开辟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 ,建立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批判学派。他是将学术分析、政策研究和行为参与结合为一体的典范。其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有“受众商品论”、“依附理论”等 ;其实践贡献体现在积极参与并影响了建立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的运动 ,并始终关注传播领域的公共利益和公共控制。  相似文献   

19.
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的特点有三:一是将传播看作民主政治的核心环节,二是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看作传播的普遍化形式,三是具有人本主义取向.从渊源上说,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主要受乡镇自治传统、实用主义哲学、齐美尔社会学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贵斌 《当代传播》2021,(6):100-102,112
传播研究如何增进学术间实质交流的话题备受学者关注.本文介绍了不莱梅学派的传播构型研究,并将其置于比较研究的视野中,分析传播构型在理论框架、方法和观点等方面的优势.作为构建对话的传播研究理论,传播构型有发展为媒介对话和传播范式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