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二十六式陈式太极拳套路创编理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式太极拳为各流派太极拳发源之本,其养生与技击并重的技术特点,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推崇,早已成为世界第一健身文化品牌。而目前的陈式简化太极拳或易或难,不利于初学者的学习和演练。经研究和教学实践证明二十六式陈式太极拳难易适度,完成时间为3~5分,运动量适中,其科学性更强,更加易于推广普及和竞赛。  相似文献   

2.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文化之魂宝,合儒、释、道、医、兵五字之蕴意,集养生、健身、技击为一体,陈氏太极拳为现代社会上流传的陈、杨、吴、武、孙、和式太极拳之鼻祖。精要十八式是当代陈式太极拳掌门人陈正雷大师为了更好地普及陈式太极拳,在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基础上精造了十八个动作为精要十八式。本文通过笔者长期从事太极拳练习及教学过程中的体会,通过几个主要的发力动作,简要阐述太极拳的特点、发力及注意问题等。  相似文献   

3.
徐海涛 《考试周刊》2010,(5):153-154
陈式太极拳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习练陈式太极拳可以平和阴阳,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全面提高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健身的作用。我们应把陈式太极拳的建身特点与当前青少年群体中出现的健康问题相结合,发挥陈式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专家访谈、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讨初学者如何正确合理、系统有效地进行陈式太极拳的训练。笔者认为,应以桩法为基础训练的方法之一,通过主要典型动作练习、发力动作的单式练习、套路的分组分段和整套练习,逐步掌握陈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和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5.
传统陈式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但它的时代价值,是人们更重视它的养生健身功能。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对人体的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八大系统都有良好的锻炼与调节作用,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法、访谈法,对河南省新乡市12个武术活动场所的300名从事武术活动的城市居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居民进行武术活动已经是一个自觉现象,活动的内容主要是24式太极拳、42式太极拳、太极剑、陈式太极拳、太极扇等;活动的时间主要在清早;每周练习频数是4~6次;参与武术活动的女性明显大于男性,年龄在40岁以上较为广泛,从消费水平看还较低,并且缺乏技术指导,存在场地不足等现象.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法、访谈法,对河南省新乡市10个武术活动场所的300名从事武术活动的城市居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居民进行武术活动已经是一个自觉现象,活动的内容主要是24式太极拳、42式太极拳、太极剑、陈式太极拳、太极扇等;活动的时间主要在清早;每周练习频数是4~6次;参与武术活动的女性明显大于男性.年龄在40岁以上较为广泛,从消费水平看还较低,并且缺乏技术指导,存在场地不足等现象。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实验法、录像观察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演练节奏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认为,节奏鲜明体现了陈式太极拳独特的韵味。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从头到尾有快有慢、有高潮有舒缓、波浪式前进。套路中的每个动作组合、每个段落都是由刚柔相济的动作相互衬托、鲜明对比构成的。在研究动作的基础上,对如何准确掌握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演练过程的动作节奏变化规律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式太极拳是产生于明末清初的优秀拳种,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武术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陈式太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阴阳相济、相反相成的朴素辩证核心,贵柔守雌、欲取先予的思想精髓和传统兵学的战略战术思想,对弘扬太极文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的核心,本文诣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较系统、全面地掌握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运动技术,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玉国 《考试周刊》2011,(81):127-128
作为中华传统武术套路之一,陈式太极拳的缺点是难学,为解决这一难点做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一整套经过教学实践验证的方案,把陈式太极拳的推广普及和提高密切结合了起来。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法、实验法、数理法对陈式太极拳与足球运动的准备活动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陈式太极拳作为足球运动准备活动的可行性,为两者结合的进一步实践与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郗锋  魏菲菲 《陕西教育》2007,(7):42-42,55
陈式太极拳弹抖发劲的技击原理 1.弹抖发劲概述.太极拳的核心是技击,技击的核心是劲力.在陈式太极拳中,人体发出的力分为肢体力、气力、念力;将太极拳运劲发力的过程分为产生、运行和发放三个阶段,并根据劲力在三个阶段中的不同特征,将太极劲转化为爆发力发放出去.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从陈式太极拳的桩法、套路、推手和技击的关系出发,对太极拳的技击性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对太极拳的教学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资料分析法,对陈式太极拳国际竞赛套路各类动作及动作组合进行统计,分析套路动作各个组成部分的意义特征,重点讨论了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的技击性。研究结果表明:陈式太极拳国际竞赛套路全面包含了、捋、挤、按、采、肘、靠等技法,动作缠绕折叠、刚柔相济、爆发力强,同时具备了老架一路的缠丝劲和老架二路的弹性劲,有较强的技击性特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陈式太极拳的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施锦华 《考试周刊》2009,(31):146-147
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从42式太极拳的特点、健身功效、教学体会、练习效果等方面,分析、探讨了中老年知识分子学练42式太极拳的可行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陈式太极拳弹抖发劲规律与现代竞技足球射门技术的相关因素进行初步分析.认为,将陈式太极拳弹抖发劲规律应用到现代竞技足球射门技术当中,可在实践上丰富足球射门技术,可为提高中国足球定位球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实验法对攻防技击在太极拳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在太极拳课的讲解、示范、练习等教学过程中引入技击方法,使之与拳式的教学有机地结合,结果显示攻防技击练习对太极拳教学具有特殊的作用,表现在能增进对太极拳拳式和拳理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效率,便于他们记忆的同时能培养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以自身多年太极拳教学经验结合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研究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方法。以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分别从基本功组合教学法、攻防技击含义、分解教学法等方面对二十四式太极拳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论述,结合具体的实例对二十四式太极拳的练习和职业岗位身体素质要求对接进行了研究。旨在提高高职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陈式太极拳是太极拳流派中最为古老的拳种。它在保健、强身、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上有着良好的效果;它的一着一势,在技击应用上,也久享盛誉。其所以能够如此,主要是因为陈式太极采纳运用了易学理论,是易学理论使拳术与易学、医学相结合,从而使之具有显著的较技防身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